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工业(第2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工业(第2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4.2.2 工业
一、教学目标
1、联系身边实际和运用资料,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2、运用数据或其他资料,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分布特点。
4、运用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分布状况。
二、教学重难点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及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
2.重要的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工业的分布及高新技术产业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观察图片,电力机车、电脑、飞机、轿车这些都与哪些工业部门有关系呢?
课件展示:
学生:机械工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工业的其它类别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容。
【探究活动一】工业的分布?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这节课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另外的两大基础工业: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
课件展示:
教师:结合课本96页内容及机械工业分布图,回答:1.我国机械工业的主要类型有哪些?2. 找出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重庆等全国型机械工业基地?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1.机械工业主要类型: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电力机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2.我国机械工业基地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国基本形成了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电力机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的生产大国。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中国加快了新能源汽车、节能型汽车的研发步伐。
过渡:除了机械工业,青岛地区的纺织工业在全国也是有名的。那么纺织工业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呢?
课件展示:
教师:纺织工业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
课件展示:
教师:结合课件所展示的两图,说一说中国主要棉纺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我国东、中、西部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大多靠近棉花产地和对外联系便利的沿海地区。
教师:中国最初所形成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哪些?又分布在哪呢?
课件展示:
教师:中国最初所形成的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位于北方地区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长江流域的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南部沿海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型工业区。这四个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过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我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中,主要负责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部分,在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还处于相对弱势,在国际贸易中还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国特别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探究活动二】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教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呢?
教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度增加。
课件展示:
教师:中国现已成为计算机、手机、软件制造大国,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跃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产业的类型: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技术。请同学,阅读教材100页,找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
课件展示:
教师:中国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有四大密集区,即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五、板书设计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工业 工业的分类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工业的发展 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工业而已趋于合理
中国工业的分布 能源工业分布、钢铁工业分布
机械工业分布、纺织工业分布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抽象,所以教学时尽力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讲授知识,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分析基础工业的分布因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举出适当的例证,不仅表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分析钢铁工业基地的形成,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全面考虑,分析影响的多个因素,并进一步确定其主导因素,然后进行深刻的分析。学会一种综合分析某一地理事物的基本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会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激发自豪感。还要认识到加入WTO后,我国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