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2 农业一、教学目标1.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2.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3.运用资料,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4.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5.能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我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的分布。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主要经济作物及畜牧业的分布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情趣)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有人最喜欢面食、有人喜欢米饭,一顿美食,你还想有哪些内容呢?学生:一些蔬菜、水果等。教师:既然同学们喜欢这么多的美食佳肴,可你知道他们主要产于我国的何地吗?课件展示: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我国经济作物的种类及分布。【探究活动一】: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教师:同学们,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学生:有。教师: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这些都是由农作物制成或加工而成的。它们是由经济作物加工而成的。课件展示:教师:请你说出这些作物分别有哪些种类?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纤维作物——棉花、麻类植物;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等;饮料作物——茶叶、可可、咖啡等;药用作物——人参、天麻、黄连等。读图,说一说中国棉花、甘蔗、甜菜、油菜和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课件展示: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棉花主要分布在三大产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新疆。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甜菜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油菜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教师:通过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区,思考:中国北方有一家制糖厂,拟在附近开辟一个甘蔗生产基地,以满足制糖原料的需求。这种想法是否可行?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不可行,因为甘蔗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南部地区,不适合在北方种植。【探究活动二】:畜牧业的分布?课件展示:教师:这几幅图片所表示的是农业的哪一部门?学生:畜牧业。教师:前一个属于牧区畜牧业,后一个属于农耕区畜牧业。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教师:牧区畜牧业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高原、山地;农耕区畜牧业分布在我国东部、南部的农耕区。结合中国畜牧业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1)中国的四大牧区是指哪些地区?主要畜种有哪些?(2)读图分析中国牧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3)中国农耕区的畜牧业主要饲养的禽畜有哪些?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1)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是中国的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畜种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畜种伊犁马、新疆细毛羊;西藏牧区畜种西藏牦牛;青海牧区畜种青海牦牛。(2)有利条件:中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3)农耕区主要饲养的禽畜有鸡、鸭、牛、猪等。课件展示:教师:通过观察以上两幅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哪一幅图反映的是中国牧区畜牧业的景观,哪一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农耕区畜牧业的景观?(2)填写下表,比较中国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的差异。学生:左侧图片为牧区畜牧业,右侧图片为农耕区畜牧业。教师总结:主要畜产品 饲养方式 饲料来源牧区畜牧业 牛、羊、马 放养 天然草场农耕区畜牧业 家禽和生猪 圈养 粮食教师: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和相关地图,比较洞庭湖平原和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特点。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平原名称 耕地类型 农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洞庭湖平原 水田 一年两至三熟 水稻 油菜、棉花三江平原 旱地 一年一熟 小麦 甜菜教师: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课件展示:课件展示: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自然地理条件包含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农业的发展应该考虑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做到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农业。地势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降水较少、牧草茂盛的西部和北部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东部地区,利于耕作;水源丰富的沿海、沿河地区,适宜发展渔业。五、板书设计农业的概念农业 农业的类型: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取得的成就 历史上近现代阶段 南方:水稻主要农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北方:小麦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南方:油菜、甘蔗北方:甜菜、花生棉花畜牧业分布 牧区畜牧业:四大牧区及主要牲畜农耕区畜牧业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七、教学反思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与生活息息相关;祖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通过探究分析,理解了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一种农作物的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还知道要了解一个部门的发展状况,不仅要看现在,还要看以前状况、未来前景,以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我国自然环境复杂,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多种可能性选择,但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有待同学们积极探索新的开发利用方式,但依靠科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了解了我国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情况;尝试了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情况的方法,充分认识到因地制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开阔了眼界,对祖国农业生产的未来充满信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