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1工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2.1工业 教案

资源简介

4.2.1 工业
一、教学目标
1、联系身边实际和运用资料,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2、运用数据或其他资料,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分布特点。
4、运用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二、教学重难点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及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
2.重要的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工业的地位及发展、分布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观察图片,冰箱、收割机、轿车、电脑、服装这些是哪一产业的产品呢?
学生:工业。
教师:这些工业产品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及生产密切相关,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工业。
课件展示:
【探究活动一】工业的地位及分类?
教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工业,那么什么是工业呢?
课件展示:
教师:工业是对自然物质资源进行开采并以此为原料,生产加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产品的产业。工业都有哪些生产活动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根据工业生产活动的不同,工业可以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如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重工业是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要的工业,如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工业在我国地位如何呢?比较下面表格,思考该表格说明什么问题呢?
课件展示:
教师:我们吃、穿、住、行、玩等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产品大多是工业产品;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工业产品比重最大;工业生产为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如为农业提供农药、化肥、农业机械,为服务业提供服务设备等。所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与农业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工业生产是采掘自然资源进行生产,或对农产品、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是直接利用土地资源,通过生物的生长繁殖获得产品的生产活动。两者之间生产对
象、组织方式、生产产品都存在明显差异。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对工业生产影响相对较小。
过渡:工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明显,各地区发展经济往往会把工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但发展工业不能盲目,也要因地制宜。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当地有石油开采工业吗?为什么?
近30年来,许多工业企业纷纷由发达国家迁入我国,我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你
知道我国的哪些优势条件吸引着这些企业迁入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1.当地如果有石油开采,说明当地蕴藏有石油资源;如果没有,是因为当地还没
有发现石油资源。2.我国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优惠政策等。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与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以及现有经济基础等来发展工业。
过渡: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探究活动二】工业的发展?
课件展示: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不仅表现在时间上,而且在空间分布上也有很大的变化。
课件展示:
教师:阅读 “1949年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工业分布变化示意图”,说出此阶段中国工业分布变化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过去,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新中国成立后,对沿海地区的工业进行了改造,在中西部地区兴建了一系列工业中心或工业基地。
课件展示: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过去,中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系列工业中心或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工业布局以沿海地区相对集中。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均衡。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特点,目前中国主要工业部门的分布状况如何呢?
【探究活动三】中国工业的分布?
教师:思考以下2个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能源吗?2.你生活中用到过哪些能源?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能源?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1. 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2. 石油、天然气、煤、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中国能源情况如何呢?观察下面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件展示:
教师:煤炭、石油、水电是中国三大能源,煤炭是中国的一大能源。阅读课本93页内容及中国煤炭工业基地分布图,得出煤炭的地位以及主要的产区及其所形成的的煤炭基地?
课件展示:
教师: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的主要产煤区。山西的大同煤矿是中国最大的煤矿,贵州的六盘水煤矿是南方最大的煤矿。
教师:阅读课本93页内容及中国石油资源的分布图,得出石油的地位及主要油田。
课件展示:
教师: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其中中国最大油田是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
教师:读课本94页内容,得出水力资源及其主要的水电站。
课件展示:
教师: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西北。目前中国最大的水电站是长江三峡水电站。电力工业主要有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两种形式。我国北方的电力工业以那种形式为主?南方以哪种为主?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北方以火电为主,南方以水电为主。因为北方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而水能资源缺乏;南方是水能资源丰富,煤炭等资源不足。将山西省的煤炭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北京、天津等地,这种方式与运输煤炭相比,有什么优点
学生:自由发言,如减少环境污染等。
教师:可以更加省时、省运费,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并减少输入地环境污染等众多优点。
过渡:能源工业的分布跟能源资源的分布是基本一致的,那钢铁工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我国钢铁产量如何呢?
课件展示:
教师:这个表格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
教师:我国钢铁产量要占到全球的一半左右,我国铁矿资源十分丰富,为什么我国还需要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呢?
教师: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我国的铁矿大部分是贫铁矿,所需要的富铁矿多由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
课件展示:
教师:钢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以华北和长江流域最为集中。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它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各种性能和形状的钢材,例如机械工业,建筑业等,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机械工业的情况。
五、板书设计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工业 工业的分类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工业的发展 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工业而已趋于合理
中国工业的分布 能源工业分布
钢铁工业分布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抽象,所以教学时尽力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讲授知识,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例如有关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和地位的资料、图片、所见所闻等,鼓励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录像,趣味故事,分组探究等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兴趣。
分析基础工业的分布因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举出适当的例证,不仅表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能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分析钢铁工业基地的形成,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全面考虑,分析影响的多个因素,并进一步确定其主导因素,然后进行深刻的分析。学会一种综合分析某一地理事物的基本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