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章末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章末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第1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及其景观差异,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
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5.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6.知道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7.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1.我国的地理位置。
2.我国领土“四至”及其景观差异;濒临的四海一洋以及台湾海峡。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
4.居世界第一位的人口总数;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特点。
5.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第一章学完了。请同学们随着老师阅读教材目录和每一节小标题,进而清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
1.我国的地理位置。
2.我国领土“四至”及其景观差异;濒临的四海一洋以及台湾海峡。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
4.居世界第一位的人口总数;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特点。
5.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
【考点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师:图示中国的地理位置,找出证据说明中国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
让学生们进一步指图,从而达到熟练的应用地图。
生:按照要求,在图上,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填注太平洋、亚洲。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中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师:判别一个国家的位置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也就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而纬度、半球位置的判别需要同学们清楚初一内容所学的地球五带的划分和半球的划分,那么请同学们回答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半球的划分界线?
生:五带的划分界线:温带和热带以南北回归线为界,温带和寒带以南北极圈为界;半球的划分界线: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
师:以旧知来达到新知识的学习,是我们常见的学习方法,那么,通过典型题例检测本环节内容。
【考点二】中国的疆域
师:通过中国领土面积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比,进而说明中国疆域辽阔。
课件展示:
生:中国领土面积辽阔,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课件展示:
师:通过观察中国领土四至点,进而概括中国疆域辽阔。南北纬度差近50°,南北距离长5500千米;东西经度差62°,东西距离长5200千米。东西经度差与南北纬度差会引起哪些地理现象呢?
课件展示:
生:东西跨经度引起时差,差4个多小时;南北跨纬度引起温差。
师: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使得我国出现以下不同的景象差异:①“同一时刻,不同景象”,
②“同一季节,不同衣着”, ③“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④“哈尔滨与乌鲁木齐中学作息时间的差异”。
师: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能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国家的名称,并识记。
课件展示:
师:国家的记忆应该按照方位顺序,并加以顺口溜的形式来记忆中国的14个陆上邻国,如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或可以让学生尝试编成小故事来记忆这些国家名称。
课件展示:
师:对于中国的四个临海及主要的岛屿、海峡,能在图中找出其位置,并按顺序记忆名称,特别强调台湾海峡属于东海海域。
【考点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师:清楚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组成,可以把这些读成一串数字,“12345234”,而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在恰当的地方做一些停顿,也就是“1、23、4、5、2、34”,那么停顿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1”代表1个大中国,“23”代表23个省,“4”代表4个直辖市,“5”代表5个自治区,“2”代表2个特别行政区,“34”代表34个省级行政单位。
课件展示:
师:识记34个省级行政区,1.可以按照一定沿线穿过的省区记忆分组:(1)沿国界线;(2)沿海岸线;(3)沿黄河干流;(4)沿长江干流;(5)沿北回归线。
生:(1)沿国界线,分别是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云、桂共9个省区;(2)沿海岸线,分别是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港、澳、桂、台、琼共14个省区;(3)沿黄河干流,分别是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共9个省区;(4)沿长江干流,分别是青、藏、川、云、渝、鄂、湘、皖、赣、苏、沪共11个省区;(5)沿北回归线,分别是台、粤、桂、云共4个省区。
师:识记34个省级行政区,2.可以分类识记:(1)自治区;(2)直辖市;(3)特别行政区;(4)有两个简称的。
生:(1)自治区:五个,分别是内蒙古、宁、新、藏、桂;(2)直辖市,四个,分别是京、津、沪、渝;(3)特别行政区,两个,分别是港、澳;(4)有两个简称的,五个,分别是陕、云、贵、川、甘。
师:识记34个省级行政区,3.可以以一省为中心,记忆相邻省。4.也可以分区记忆,如将中国分为东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等。
生:学生自由发言,加强记忆。
师:对于34个省级行政区,也可以利用平时时间,制作地图,做成拼图小游戏,进而在游戏中记忆这些内容。
【考点四】人口的分布
课件展示:
师: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通过人口的分布图,进而清楚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记住中国人口地理界线。
生: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人口地理界线:黑河——腾冲。
【考点五】民族的分布特点
课件展示: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通过民族分布图,可以得知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分布地区。
生: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民族分布地区: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五、板书设计
1.我国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
2.中国领土四至点及其景观差异,我国的领土面积,14个陆上邻国,濒临四海一洋。
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
4.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我国的人口政策。
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6.我国民族概况。
7.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多种记忆方法,尝试记忆本节课内容,如故事法、顺口溜等。结合多煤体课件,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根据复习课的特点,采用题目带动复习策略。通过习题,发现问题,对点解决,再补偿训练,课堂效果好。但教师关键点的点评要恰到好处,把握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