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1农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1农业 教案

资源简介

4.1.1 农业
一、教学目标
1.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3.运用资料,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4.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
5.能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我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的分布。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农业的发展及主要粮食作物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穿戴的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的或由哪一个产业提供原料?
课件展示:
学生:农业。
教师: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我国的“农业”。
【探究活动一】:农业的概念?
教师:什么是农业呢?
课件展示:
学生:农业就是指种植业。
教师:农业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种植业,而从广义上来说,农业还包括什么呢?
课件展示:
教师总结: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饲养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就是农业,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清楚了什么是农业,那么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首先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农业包括四个部门,分别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判断以下活动是否属于农业?
课件展示:
教师:这两个图片所展示的都属于农业,分别是渔业和畜牧业。
课件展示:
教师:这两个图片所展示的也属于农业,分别是种植业和林业。
课件展示:
教师:这个图片所展示的不属于农业,属于工业。
过渡:清楚了农业的类别,那么我国农业从过去到现在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探究活动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教师:读课本84页阅读材料,概括我国农业在历史中所取得的成就。
学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中国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
教师:清楚了农业在历史中所取得的成就,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业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我国粮食、肉类、棉籽、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近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教师:在我国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提高?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展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科学技术投入不断增加,国家政策支持等。
课件展示:
教师: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新型农业,如创汇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创汇农业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以水果、蔬菜、花卉、畜禽等农产品的外向型经营为重点。
课件展示:
教师:观光农业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引导游客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如游览、垂钓、采摘水果和蔬菜。
课件展示:
教师:绿色农业侧重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改变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
过渡:在农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农业最主要的一个价值就是满足人们的温饱问题,为人们提供粮食作物,那么我国的粮食作物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呢?
【探究活动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课件展示:
教师:通过观察得出,说出中国主要有哪些粮食作物呢?
学生: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
教师:中国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是我国食物的基本来源,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这些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哪呢?
课件展示:
教师:读上面两幅图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的主食各是什么?(2)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不同,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关。想一想,北方与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
学生:(1)左侧反映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右侧反映南方人的饮食习惯,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2)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过渡:那么,南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在哪呢?
课件展示:
学生: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
教师:南北方粮食作物的不同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影响的?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气候的差异是主要原因:北方年降水量较少,以旱地为主,适宜种小麦;南方年降水量较多,以水田为主,且热量充足,适宜种水稻。除了气候的差异是造成南北方粮食作物不同的主要原因外,还受到地形、土壤、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根据不同的播种期,小麦可分为冬小麦与春小麦。结合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区别,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所种植的小麦品种类型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适合种植春小麦,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气温较高,适合种植冬小麦,农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适合种植水稻,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珠江流域以南属于热带,适合种植水稻,农作物熟制一年三熟。
教师: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地方生产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中国有一些地区产粮量较高,不仅可以供本地区使用,还可以用作商品销往其他地方,这些地区就可以称为商品粮基地。投影展示课本1-6图,请把①三江平原、②松嫩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江汉平原、⑦江淮地区这7个商品粮基
地的序号标注在图中。
课件展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由南部沿海到东北平原都有分布,集中分布于秦淮线以南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小麦主要分布于北部,集中在华北、东北的平原、河谷和高原地区。
五、板书设计
地位: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部门: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农业的发展 成就 历史上
及主要粮食作物 新中国成立后
粮食作物 南方:水稻
北方:小麦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清楚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农业的主要部门。了解农业从过去到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并清楚农业所提供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以及这些粮食作物的分布地区。通过本节课内容,使学生们清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满足人们温饱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粮食,保护土地,使农业能够很好的发展下去,为人们带来福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