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章末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章末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第4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及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运用资料,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能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5.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分布特点。
6.运用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7.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8.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9.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10.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二、教学重难点
1.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我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的分布。
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及我国工业的发展概况。
4.重要的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6.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7.我国重要铁路线及铁路枢纽的分布。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第四章学完了。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目录和每一节小标题,进而清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
1.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运用资料,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畜牧业的分布特点;能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5.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分布特点。
6.运用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7.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8.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9.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10.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考点一】农业的概念及主要部门
师: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首先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判定以下活动是否属于农业?
课件展示:
生:图片E不属于农业,其它的都是。
师:农业包括四个部门,分别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A图属于渔业、B图属于畜牧业、C图属于种植业、D图属于林业,这四个都属于农业。E图属于工业。
课件展示:
师: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中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一些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展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科学技术投入不断增加,国家政策支持等使得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新型农业,如创汇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
【考点二】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课件展示:
师:中国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是我国食物的基本来源,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
课件展示:
师:通过观察中国小麦、水稻的分布图,得出南方和北方和粮食作物及主食?
生:南方粮食作物为水稻,主食米饭;北方粮食作物为小麦,主食面食。
师:根据不同的播种期,小麦可分为冬小麦与春小麦。结合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区别,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所种植的小麦品种类型相同吗?为什么?
生:东北平原以种植春小麦为主,华北平原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教师:由于纬度位置的不同,进而影响农作物的品种及熟制。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适合种植春小麦,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气温较高,适合种植冬小麦,农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适合种植水稻,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珠江流域以南属于热带,适合种植水稻,农作物熟制一年三熟。
教师:投影展示课本1-6图,请把①三江平原、②松嫩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江汉平原、⑦江淮地区这7个商品粮基地的序号标注在图中。
课件展示:
师: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由南部沿海到东北平原都有分布,集中分布于秦淮线以南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小麦主要分布于北部,集中在华北、东北的平原、河谷和高原地区。
【考点三】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
课件展示:
师:通过观察以上图片,说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类?
生: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师:纤维作物——棉花、麻类植物;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等;饮料作物——茶叶、可可、咖啡等;药用作物——人参、天麻、黄连等。读图,说一说中国棉花、甘蔗、甜菜、油菜和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课件展示:
生:抢答,自由发言。
师:棉花主要分布在三大产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新疆。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甜菜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油菜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在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考点四】畜牧业的类别及分布
师:观察我国畜牧业的分布图,概括我国畜牧业的分类及主要分布区。
课件展示:
生: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地区。
师: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是中国的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畜种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畜种伊犁马、新疆细毛羊;西藏牧区畜种西藏牦牛;青海牧区畜种青海牦牛。西部、北部发展牧区的有利条件:中国西部、北部草原辽阔,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农耕区主要饲养的禽畜有鸡、鸭、牛、猪等。
课件展示:
教师:通过观察以上两幅图片,填写下表,比较中国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的差异。
学生:
主要畜产品 饲养方式 饲料来源
牧区畜牧业 牛、羊、马 放养 天然草场
农耕区畜牧业 家禽和生猪 圈养 粮食
【考点五】工业的地位与发展
师:我们吃、穿、住、行、玩等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产品大多是工业产品;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工业产品比重最大;工业生产为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所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工业生产活动的不同,说出工业的分类?
课件展示:
生:工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师: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如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重工业是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要的工业,如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
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考点六】工业的分布
课件展示:
师: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的主要产煤区。山西的大同煤矿是中国最大的煤矿,贵州的六盘水煤矿是南方最大的煤矿。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其中中国最大油田是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
师:北方以火电为主,南方以水电为主。因为北方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而水能资源缺乏;南方是水能资源丰富,煤炭等资源不足。
课件展示:
师: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钢铁产量要占到全球的一半左右。钢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东部和中部,以华北和长江流域最为集中。机械工业是中国主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
课件展示:
师: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体系。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棉纺工业基地大多靠近棉花产地。
【考点七】高新技术产业
课件展示:
师: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分布为“三带四区”。中国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各具特色的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有四大密集区,即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考点八】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师: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课件展示:
师: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完成表格内容。
运输方式 运载量 运价 运速 灵活程度 投资量 受自然条件影响程度
铁路运输 较大 较低 较快 较低 较大 较低
公路运输 较小 较高 较慢 高 较大 较高
水路运输 最大 最低 最慢 低 较小 高
航空运输 最小 最高 最快 低 大 较高
管道运输 大 低 快 低 大 低
师:人们出行或运送货物,要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路途的远近和具体的要求,来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完成下面连线题。
生:
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 航空运输
液体、气体等物资 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 管道运输
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 公路运输
【考点九】铁路运输干线
课件展示:
师:我国交通运输网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中国铁路干线“三横五纵”。横向干线主要是三横,从北向南依次是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纵向干线主要是五纵,从东向西依次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五纵三横的口诀:铁路三大横,京包包兰通、陇海兰新线、上海至昆明。五纵是京沪、京哈、京广、京九,太焦连焦柳,成昆接宝成。
师: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读“全国主要铁路图”,说出北京、郑州 、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会处?
生:
铁路干线 铁路枢纽名称
京广线与陇海线 郑州
京沪线与陇海线 徐州
包兰线、兰新线与陇海线 兰州
京沪线与沪杭线 上海
京哈线与哈大线 哈尔滨
成昆线与宝成线 成都
沪昆线与京广线 株洲
五、板书设计
1.农业的概念及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类别及其分布。
3.我国畜牧业的类别及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5.我国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分布特点。
6.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分布地区。
7.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
8.我国铁路干线的名称及分布格局。
9.正确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10.我国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多种记忆方法,尝试记忆本节课内容。本章内容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发挥地理教学方法的指导作用,体现课程基本理念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材利用图像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方式得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地图和“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忆图,结合所学主干知识,充分挖掘出图像中隐含的地理信息,形成基本的地理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