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章 地球的面貌章末复习(2)一、教学目标1.知道五种陆地地形形态特征;记住世界的主要山脉、高原和平原、盆地的分布;知道海底地形概况和大陆架的经济意义。2 知道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并知道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山不同部位的判读教学难点:知道海陆变化的原因,掌握板块构造学说,能用其解释一些现象。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目标展示本节课所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目标的了解,使得学生对本节复习课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从而导入正式的复习课模式。(二)知识梳理1、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1)海拔 、相对高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会使用等高线地形图2)五种基本地形通过图片展示五种基本地形,使学生直观的分辨七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进行表格总结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平原 低(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地面起伏小高原 较高 起伏不大,边缘陡峻山地 较高(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丘陵 较低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3)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出示图片分析山峰 山脊 山谷 盆地 陡崖 鞍部等部位的判读。第四节:海陆变迁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2)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3)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4)火山地震带1.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三)典例精析考点一:海拔和相对高度(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这个高度指 ( )A.一般高度 B.海拔高度 C.相对高度 D.以上都不是(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二地相对高度是 ( )A.1 988.2米 B.2186 米 C.19882米 D.9882米考点二:五种基本地形(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2).平原与高原的相似点是( )A海拔低 B起伏大 C相对高度小 D坡度大3)世界地形区之最考点三: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B 等高线密集 坡度较陡。3.读图 1-3,完成下列要求(1)图上比例尺为 1∶_______,即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千米。(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3)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 2 厘米,而实地距离是______米。(4) 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 高度,表示高出_____的垂直距离。考点四:六大板块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2)北美洲的落基山脉的形成与哪些板块有关?五、板书设计第二章 复习和测验(2)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地形图的判读第四节 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学说—六大板块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七、教学反思对知识点框架的总结,很好的给学生建设了一个本节知识的平台,并进行讲练结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