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1天气和气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1天气和气候 教案

资源简介

4.1.1 天气和气候
教学目标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及其特点。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难点:初步形成基于探究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教师提问:
你经常注意天气现象吗?
清晨,当你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远足郊游或长途旅行,你最关注的又是什么?
导入课题“天气和气候”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天气及其特点
观察图片,贝贝在上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天气?
总结天气的概念及如何描述某地的天气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
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 ,风力小。
请根据图片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冷热、晴雨)。
晴朗 下雨等。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天气的主要特点。
6月7日,我市天气快速好转,包括主城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天气将以阴天间多云为主,偶有阳光相伴,最高温可较6日回升8℃,达到31℃。由于前期基础气温偏低,7日尽管升温了8℃,这样的气温条件下,人体仍不会感觉太热。8日,我市又将遭遇一轮降雨天气,主城区以阴天转阵雨天气为主,气温受影响不明显,仅下跌3℃。
天气的特点是短时间、多变。
讨论: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跟天气有关吗?
教师提示:讲解故事梗概,确定故事跟天气有关。
讨论: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描述天气和气候的成语或诗句
风和日丽 暴风骤雨 四季如春 阴转多云
提示:风和日丽 暴风骤雨 阴转多云
过渡:四季如春是对气候的描述,什么气候?气候又有什么特点呢?
探究二:气候及其特点
提问:什么是气候?气候有什么特点?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请根据图片描述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
提示:干旱少雨 寒冷等
讨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填表格。
天 气 气 候
概 念
区 别
合作讨论:下列那些描写的是天气,哪些描写的是气候?
1.风和日丽
2.昆明四季如春
3.暴风骤雨
4.春旱多风沙,夏热多暴雨,秋短晴朗,冬季干寒
5.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局部有雷雨,南风2-3级
6.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7.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8.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9.昨夜雨疏风骤,满地落花飞走
1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探究三: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考虑天气和气候影响了你生活的什么方面?
今年寒假我要去东北的长白山旅游。听说那时那里每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下20多摄氏度,真够冷的,但我喜欢,可以乘雪摩托车上山。
今年春天的那场大风可真厉害,马路两边的水泥座椅都被大风掀翻了,许多房屋被吹倒了。炎热的天气正在日益逼近美军作战部队。对于美军大兵来说,高温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更可怕的是,由于美军担心伊军在巴格达保卫战中会使用化学武器,所以美军得在高温中穿着厚厚的防化服,这种情况可以用“炼狱”来形容。
立春以来,我省雨雪天气频繁,雨量大,光照不足,从导致田间作物苗情长势较差。
通知:因雨,校运动会推迟至下周五进行。
2001年2月28日,法国东南部突降大雪,在通向圣马克曼的A8号公路上,滞留了约4000辆机动车。
总结:天气和气候跟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农业 旅游 军事 城市建设 交通 健康 体育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及影响。
(三)当堂训练
1.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①生活方面 ②农业生产方面③军事④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 ⑤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
A.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① ② ③ ④ ⑤
2.下列语句表示气候的是( )
A、昆明四季如春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阴雨连绵
D、明日有霜冻,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4.读下列有关天气和气候的谚语,判断哪些是描写天气的?哪些是描写气候的?
1、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2、华北和黄淮地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3、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五、板书设计
天气和气候(1)
天气的概念及特点。
气候的概念及特点。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天气和气候,通过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的了解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通过讲练结合的形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