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章世界的气候复习与检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章世界的气候复习与检测 教案

资源简介

第4章世界的气候复习与检测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知道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3、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会读各种气候图。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利用图表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目标
展示本节课所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目标的了解,使得学生对本节复习课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从而导入正式的复习课模式。
二)知识梳理
1.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2.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多变(短时段)
3.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你能说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吗?
天气:多变,时刻在变化;(短时段)
气候:一般变化不大。(较长时段)
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海洋为蓝色,陆地为绿色,云雨区为白色。白色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下面的雨雪越大。
6.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
7.风向: 指风吹来的方向。
注意:表述风时,一定要先说 风向,再说风级!!!
8.天气预报要求
先预报阴晴状况,(再预报风向和风级)最后预报气温。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气温是空气的温度,常用 ℃表示。
3.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4.气温的测定
把2、8、14、20时4次测量的气温数值相加除以4所得的数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5.陆地 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6.等温线:
气温相等的点连接的线就是等温线。等温线稀疏,温差小;等温线稠密,温差 大
7. 一般情况下,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而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上最高和最低气温比陆地上要来的晚一些。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1、从低纬度向极地气温逐渐降低
2、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3、同纬度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低
10.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11.降水的主要类型
依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地球的形状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高 ,太阳辐射强 ,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减弱 。
2、地球的运动
北半球节气 日 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总结规律:
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②赤道地区一年中昼夜总是等长.
③夏至日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④冬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⑤南半球与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正好相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归纳。
:世界的气候类型
归纳总结知识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 东非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亚洲西部 非洲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上海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严寒 夏季温和 北京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罗马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伦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乌鲁木齐
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西伯利亚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 亚欧大陆东部
苔原气候 寒冬无夏 南极洲 格陵兰岛
城市 气候类型 候特征
新加坡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布宜诺斯艾利斯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罗马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伦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莫斯科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稀少
上海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旧金山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墨西哥城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开罗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三)典例精析
选取有代表性的习题,搭配涉及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下巩固所学知识。
热点一:天气和气候
1.下列叙述中,有关天气的是(  )。
A.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B.昆明四季如春
C.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 D.华北地区气温将下降,并有霜冻
2.下列天气状况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对应妥当的是(  )。
A.沙尘漫天——在操场打篮球 B.台风将至——捕鱼船队起航
C.久雨初晴——带儿童日光浴 D.雷雨大风——在大树下避雨
3.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现象的是(  )。
A.风和日丽 B.终年严寒
C.寒风骤雨,电闪雷鸣 D.寒风刺骨
热点二:气温和降水的判读
1.从下图可以看出,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_____月,最少的是______月;该地气温最高的三个月份是_______月,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月;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热点三:世界降水的分布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当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据此回答3~4题。
日期 3日 5日~6日 10日 21日 24~25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3mm 35mm 41mm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50mm B.25mm C.5mm D.530m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和气压计
B.相对全年平均来说,该地当月降水量较少
C.该地当月下旬降水较多、强度较大
D.该地当月降水分配很均匀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怎样的?
①赤道地区降水_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__ ;
②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________, 内陆降水__________;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_,大陆西岸及内陆降水__________。
热点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导致赤道一区出现“雪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分布 B、人类活动 C、地球运动 D、地形地势
2.有关青岛地区的温差比乌鲁木齐小,降水比乌鲁木齐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3.海南省比黑龙江省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应了( )对气候的影响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5.读图,填表格
节气(北半球)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A
B
C
D
热点五:柱状折线图的判读
1.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4年、2008年、2012年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雅典、北京、伦敦举行,下图示意上述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读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雅典终年温和湿润; ②伦敦各月降水比较均匀,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③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④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雅典正值高温多雨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热点六:气候类型的判读
1.
2.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复习与检测
天气和气候
气温和降水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采取讲练结合,大量运用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巩固知识,由于内容较多和繁琐需要学生在课下对相应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练习。在课堂上有很好课堂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