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分子和原子【预习导航】一、预习要求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2.除了八年级所学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有间隙等特性外,还有其他特性。3.试着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二、自主学习1.思考分子的什么特性?2.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体现 ,分子间隔最大的是 。3.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4.分子是由 构成的,若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氧原子,“○”为氢原子则一个水分子由 个氢原子和1个 原子构成。5.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了 。原子论与分子学说告诉我们,在化学变化中, 发生分裂, 从新组合成新的物质。如:水电解时:水分子被分解成 原子和 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 ,形成了新物质。*特别提示: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 ,原子重新结合成 。三、预习测评1.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C.分子是不断运动 D.分子间是有间隙的2.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大小不同 B.能否直接构成物质C.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新知探究】课堂学习1.组内分享自主学习内容,用生活中的现象或事实解释分子的性质2.认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P49探究,做好实验现象记录烧杯A 烧杯B 烧杯C现象解释【精炼反馈】1.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A.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B.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C.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氢氧化钾 B.铝 C.金刚石 D.水5.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6.利用蒸发、冷凝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蒸发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B.蒸发时,海水的质量变大C.冷凝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变D.冷凝时,淡水的体积不变7.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 C70表示一个_______________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 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___________。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请回答:反应前后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名称是: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9.下图是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观察到的信息写出你所获得的化学知识。(1)微观上:过氧化氢是由______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______(填“改变”或“不变”,下同),原子的种类_____________。(2)宏观上:过氧化氢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 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下同) ,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10.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1)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__(2)装水的杯子长期敞口放置,水不断减少,说明________(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①_________;水电解实验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②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2.D3.A4.D5.D6.A7. 分子 分子间隔变小8. 氧气 9.(1) 过氧化氢分子 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改变 不变(2) 氢元素和氧元素 改变 不变10.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