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2 我们怎样学地理一、教学目标1、能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2、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3、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4、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5、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明确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提高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和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难点: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辨别地图的方向、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看“荆轲刺秦王”的图片,想一想荆轲用什么打动了秦王从而进入秦王大殿内进行刺杀行动?从而得出地图无论是在古代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年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首先看自己上节课所画学校平面图,比较一下自己所画与其他同学的区别。进而引入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二)互动探究探究一、地图上的方向通过作业,虽然学生画的都是同一所学校,但是各不相同,为什么?如果一个从未到过我们学校的人拿着你们的图,能找着北么?在地图上怎样才能表示出正确的方向?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的方向是北。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探究二、地图上的比例尺引导学生说出比例尺的定义与公式。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反复练习加深印象。通过分数的性质引申出比例尺的大小。(分子不变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利用不同的地图观察总结地图比例尺大小对地图的影响。当图幅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比例尺 范围 内容大 大 详小 大 略如何测量距离计算比例尺,以及如何利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也需要反复练习。探究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出示一幅台湾地图,然后请同学们找出图中的图例和注记。出示定义:图例: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2.指导学生读教材10页上的图,“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待学生熟悉后,老师询问一些最基本的图例符号:如首都、河流等。(探究问题)思维点击:1、在图上找到宾馆和火车站的位置。火车站在宾馆的什么方向?西北当我们拿到一幅地图后,先读图名,再熟悉图例、方向、比例尺等基本内容,然后根据需要查找相关内容。2、这是一幅有指向标的地图, 根据指向标指示的方向来判断思考:某人从左侧沿公路前进,他前进 的方向是先朝( )方向后朝( )方向3、参考教材第10页图上的比例尺,算一算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教师精讲点拨:搜集大量资料,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分析地图三要素的定义,公式等。牢记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详略情况。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越大。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应统一为数字式后比较大小探究结论:西北东北 正东三千米四、总结延伸本节课,我们主要讲了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大家了解了辨认方向的办法,牢记了计算比例尺公式和一些基本的图例,知道了如何利用地图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课后多多观察和积累,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五、板书设计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七、教学反思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本节课利用课件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生动的向学生展示了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也使学生了解了地图基本的使用方法,实现了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初衷。本节讲练结合,夯实双基,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潜移默化能力,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