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再见吧!拖延君》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微课名称 《再见吧!拖延君》——抗疫心理健康微课之“克服拖延”授课对象 小学高年级理论基础 《拖延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学目标 知识内容 学生了解什么是拖延以及拖延产生的原因,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觉察拖延技能内容 学生熟练运用克服拖延的3个小妙招,提高执行力态度内容 学生通过克服拖延能得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学情分析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深圳市积极响应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三月初,深圳市各学校的小学高年段学生开始了近两个月空中课程的学习。面对教学环境及学习方式的变化,小学生普遍存在新的适应问题。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特殊的学习环境,考验着每一位小学高年段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而许多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管理能力本就不足,更由于线上学习需要用到电子设备,给许多学生提供了新的刺激源,许多学生出现学业拖延的情况,普遍表现为学习拖拉,时间概念模糊,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等等。 本课结合小学高年段学神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经验背景和实际情况为设计基础,将《拖延心理学》中对拖延心理成因以及应对方法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力图让小学高段学生了解什么是拖延以及拖延产生的原因,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觉察拖延,懂得采取有力措施克服拖延,提高学习效率。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产生拖延的原因并能实际运用克服拖延的小妙招教学设计 ☆ 导入阶段: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利用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还原疫情隔离期间宅家学习学生的真实状态,激发学生的真实体验,引发学生共鸣,导入本次微课课题, 二 小红的烦恼—— 1 通过观看视频《小红的烦恼》,学生更直观了解什么是拖延以及拖延的表现和危害 2 闭眼回忆:拖延君什么时候会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 展开阶段:层层揭开拖延的面具 1 恐惧失败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威廉.克瑙斯提出拖延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在于对失败的恐惧。 2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希望让他人满意,担心自己不完美不被他人喜欢,担心自己没价值 3 及时行乐 TED演讲者Tim Urban用“及时行乐猴”来比喻拖延的心理机制,“及时行乐猴”常常突然出现,只看到眼前的快乐和需要。 ☆ 深入阶段:克服拖延小妙招 1 重新认识“拖延君”和你的关系 2 觉察和对话 3 有效的时间管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