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记忆有方——学习能力之记忆力提升一、方案设计理念记忆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学习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保持,并在一定的时候将这种信息重新提取出来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识记即信息的输入,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也可分为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等等。通过保持过程将识记所获得的信息长期保持在大脑中而不遗忘。通过再认或重现,可以将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为其所用。在这三个基本过程中,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识记和保持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再认和回忆。识记和保持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其规律就可增强记忆力。其规律为:1、中间的材料比较难记,最前面的和最后面的比较容易记。(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干扰理论等)2、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理解的材料更容易记(记忆的材料:有意义或无意义)。根据这些记忆规律,可得出相应的方法、策略:1、学习的过程中可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去记忆。2、学习后要及时复习。3、把材料理解后再记忆。一个人如果识记迅速准确,保持长久而少遗忘,又能随时提取所记的信息,那么,他的记忆力就强。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人在十到十七岁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在十八岁时可以达到记忆力发展的最高峰。由于记忆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极其重要,尤其是对正处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其所处的阶段正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了解记忆的规律并掌握记忆的方法,促进其记忆力的发展,引导其注意用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显得非常有必要。该课正是基于上述理念而设计的。二、辅导目标认知目标:通过闯关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情况,从而掌握记忆的三条规律并总结出与之相对应的记忆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闯关挑战,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习他人的记忆技巧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记忆力强弱通过后天的努力、经过科学的训练是能得到提高的,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三、辅导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四、活动准备1、PPT 2、多媒体设备 3、视频五、课程思路热身阶段通过讲笑话《乔治的糗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进入到课堂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今天学习的主题《记忆有方》。冲突阶段老师播放视频《女孩记忆力超强,九岁上初中》,让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分享与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把诸如“为什么我就那么笨?记忆力那么差呢?我要想记忆力变得好,我可以做些什么呢?”的矛盾、焦虑情绪转化为积极、有建设性的行为——学习记忆的方法。从而自然地进入到第三阶段。转化阶段设置了三个挑战活动,通过三个挑战活动让学生在认识自己记忆水平的同时,总结出记忆的规律,并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记忆方法。成效阶段设置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协助学生在团队经验中进行认知重建。有良好记忆力的同学把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记忆力不好的同学通过吸收他人的经验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结束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把今天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记忆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对每位同学今天的挑战记忆力表现给予肯定,让大家在愉悦的心情中结束本节课!六、活动过程(一)热身阶段通过《乔治的糗事》这一个笑话作为导入,让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记忆力不好,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从而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记忆有方》。《乔治的糗事》火车停靠站台时,乔治想下车买点吃的,下车前他仔细看了看车厢的号码,为的就是避免一会上车的时候走错车厢。这节车厢的列车员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微笑地对他说:“1492,不难记,正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那一年。”乔治放心的下车了。几分钟后,火车鸣起了预备铃,大家纷纷跳上车。乔治抱着一堆食品,慌慌张张的问周围的人:“先生,你知道哥伦布是哪年发现美洲大陆的吗?”“小姐,你知道哥伦布是哪年发现美洲大陆的吗?”【设计意图】笑话的题目是《乔治的糗事》,对于现阶段的孩子来说,对于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糗事,他们异常关注,因此通过讲笑话的热身小活动,能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进入到课堂中。老师在讲笑话的时候注意声情并茂,当表情动作丰富夸张时,更能让学生开怀大笑,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为后面的课堂做好了铺垫。同时也自然地亮出了今天学习的主题,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记忆有方》。(二)冲突阶段老师播放视频《女孩记忆力超强,九岁上初中》,让学生观看后分享自己的想法。借助学生的分享,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我们愿意,经过科学的学习,我们的记忆力也是可以提高的。以此提高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积极性!【设计意图】本阶段主要是要引起学生自我的内心冲突,推动真实自我的展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位比自己年龄小了两岁的孩子都已经上初中了,他们在感叹羡慕的同时,可能也会出现一定的焦虑,如为什么我就那么笨?记忆力那么差呢?我要想记忆力变得好,我可以做些什么呢?在这个阶段,通过学生的分享与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把这些矛盾、焦虑转化为积极、有建设性的行为——学习记忆的方法。从而自然地进入到第三阶段。(三)转换阶段1、闯关一、魔法数字下面这组数字,你能在30秒内把它们都记住?65、84、38、13、46、59 、27 、64 、52 、75 、93 、18呈现40秒以后,教师把数字隐藏,然后问学生几个无关的问题(这个时候不立刻提问以上的数字,是为了防止学生靠的是短时记忆和不断复述记住的,这就不能很好地总结出记忆规律)。经过无关问题的提问后,对学生起到了干扰的作用,之后再进行提问就是学生真正记住的。通过部分学生的回答与全班同学的投票,大部分学生能记住的是前面几个数字与后面几个数字,中间的数字被记住的很少,引导学生总结记忆的第一个规律。规律一:中间的材料比较难记,最前面的和最后面的比较容易记 。启发一:学习的过程中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去记忆。 对于中间的材料,我们要多记几遍。学以致用:让学生从刚总结的记忆规律中找记忆方法,对于下面常见的材料我们怎么记忆会更好呢?(1)13632342506(2)acquaintanceship(3)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从而引出与记忆规律相对应的其中一个方法。方法一:分段记忆法(对于长长的材料,我们进行分段会更好记忆哦!)(1)136∕323∕42∕506(2)a∕cquain∕tance∕ship(3)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2、闯关二、魔法秘图通过呈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让学生尝试找出记忆的第二个规律。在呈现之前,老师注意用语言进行渲染,如“下面这个图片,蕴藏了拥有良好记忆力的第二个秘密,但是要看懂它有点难,哪位同学愿意来挑战一下呢?”鼓励学生回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记忆的第二个规律。规律二:我们记忆的内容,一开始遗忘得比较快,但后来忘得就慢了。启发:学习之后要及时复习。同时呈现科学家做过的实验数据,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及时复习的重要性。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为了更好联系学生实际,结合学生常有的经历提问:“语文老师说今天要抽背课文,你昨晚明明已经把课文背下来了,但今天抽背还是背不出,为什么呢?”(学生的回答有可能会说到因为紧张,老师可以适当引导,紧张是一个原因,如果我们记得足够牢固的话,无论多紧张,都不会忘,如李白的《静夜思》)。从而引出与记忆规律相对应的第二个记忆方法。方法二:过度复习法(会背后还要多背几遍才记得更牢呀!)念10遍达到背诵程度,再念5遍,其记忆效果最好,但若再重复多遍,其效率就会愈加递减。3、闯关三、魔法文段同学们,现在让我们进入第三个挑战,大家准备好了吗?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因攫(jué)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从前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一天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来到集市上,走到卖金子的地方,抢了金子就走.巡官抓住了他,问他:“人们都在场,你怎么敢抢人家的金子呢 ”那人回答说:“我抓金子的时候,根本没看到人,只看到金子.”)老师引导总结得出记忆的第三个规律。1.昔: 以前。2.欲金者: 想要(买)金子的人。3.清旦: 清早.4.衣冠: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穿衣戴帽。5.之:到,去。6.市:集市。7.适: 往,到。8.鬻(yù):出售.卖。9.鬻(yù)金者:卖金子的人。10.所: 地方。11.因: 于是,乘机。12.攫(jué):夺,抢。13.去: 离开。14.徒: 只,仅仅。15.对曰:回答道。对:回答。16.子:你。这时老师可以再具体地解释一下文言文里面重点字的意思,让学生感受到理解得越透彻,记起来更容易,记忆也会更深刻。引导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有疑问要及时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把问题理解透彻。规律三:理解的材料更容易记住。启发三:把材料理解后再记忆。方法三:理解记忆法。(理解真的很重要,认真听课不可少。)【设计意图】转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协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并鼓励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这个阶段设置了三个挑战活动,通过三个挑战活动让学生在认识自己记忆水平的同时总结出记忆的规律,并在挑战活动的同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四)成效阶段闯关四、合作共赢同学们对老师给出的记忆任务挑其中一个或多个任务进行讨论,讨论后每组代表分享他们组的记忆方法。任务1 巧记英语单词ambulance [‘ mbjul ns] 救护车family [ f m li] 家庭任务2 按顺序把下面的词语记下来水牛 健壮 河 水草 骏马 山羊 大树 西瓜任务3 如何更好地区分下面的“四胞胎”戌 xū ,戍 shù,戊wù,戎 róng学生分组讨论后,分享记忆方法,老师总结记忆方法。(老师总结自己记忆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对于学生分享的记忆方法要鼓励,并强调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老师的方法只作为参考。)方法四:谐音记忆法ambulance [‘ mbjul ns] 救护车俺不能死方法五:单词拆分法family [ f m li] 家庭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方法六:联想记忆法一头水牛,非常健壮,在河边吃水草,骏马对它说:“看山羊在大树上偷西瓜。”方法七:比较记忆法横“戌” xū点“戍” shù“戊”中空,wù一横一撇就是“戎” róng。【设计意图】经过转换阶段的三个挑战活动,同学们的记忆热情已经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记忆力表现出足够的信心,但也有部分同学在转换阶段中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如他人而可能产生一定的压力与焦虑。因此在成效阶段我设置了一个小组讨论合作共赢的活动,就是为了协助学生在团队经验中进行认知重建。有良好记忆方法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与其他同学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也是一个检验记忆方法的过程,因为如果他的记忆方法能让记忆力不是特别好的同学也记住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五)结束阶段老师最后简单介绍几个常见的记忆方法,让学生知道记忆的方法非常多,需要我们以后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发现运用。方法八:规律记忆法“急躁”、“暴躁”、“烦躁”和“干燥”、“燥热”哪个该用足字旁,哪个该用火字旁 ?人急了往往会手脚不安或跺脚,“急躁”、“暴躁”、“烦躁”都隐含着着急的情绪,与脚的活动有关,应该用足字旁;人或事物缺水分,感觉干热,跟受火烤晒有关,因此“干燥”、“燥热”等词要用火字旁。方法九:歌诀记忆法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澳港西台贵云川。(澳门、香港、西藏、台湾、贵州、云南、四川)四市二宁甘青陕,(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宁夏、辽宁、甘肃、青海、陕西)海内五疆福吉安!(海南、内蒙古、江苏、江西、浙江、黑龙江、新疆、福建、吉林、安徽)【设计意图】本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要把今天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记忆的方法是无穷多的,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最后,简单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对每位同学今天挑战记忆力的表现给予肯定,让大家在愉悦的心情中结束本节课!六、活动反思(一)课程亮点1、记忆三大规律是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总结得出,能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2、本节课介绍了多种有趣的记忆方法,在挑战的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乐于在课后运用到各科学习中。3、本节课记忆挑战的材料都是学生现在或以后需要背诵的,如分段记忆法中要记忆的文段,就是节选于学生语文课本要求背诵的内容,还有英语单词背诵、拼写的小窍门、难读字、错别字的区分都与学生现在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4、通过课程的巧妙设计让心理课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有利于让学校领导与各科任老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记忆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引起大家对心理健康课的重视。(二)目标达成注意事项1、课前需要准备的材料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如视频、ppt等等,提前到教室进行播放调试,可以让本节课更流畅、紧凑。2、本节课内容相对丰富,因此对老师时间的把握和学生的纪律有较高要求。老师可在课前与学生约定好,确保课堂纪律。3、授课老师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记忆方法,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学生的回答与老师准备课件内容不一致时无需过度纠正。多强调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老师的只作为参考。可以向学生传达一个观点:如果记忆方法是建立在记忆规律上的话,我们的记忆效果会事半功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