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道书定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能力 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与分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讨论为主线。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新课 大家小时候坐过跷跷板吗?书写化学方程式就如坐跷跷板一样有趣。 学生看着展示的跷跷板动画,学生回想。知识回顾 多媒体展示知识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齐读请你判断 1.某网络广告:“最新技术,只需要家中一种常用物质做催化剂,就能使水变汽油,经济收入惊人,现进行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呢?请谈一谈你的想法?(提示:燃油中含有碳、氢等元素。) 2.下列两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吗?若不是,请说明原因。 (1)4Fe+3O2== (点燃)2Fe2O3 (2)P+O2== (点燃)P2O5 学生思考、回答: 1.不加盟。因为水中没有碳元素,不可能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油。 2.(1)不是方程式,我们学过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为四氧化三铁。(2)不是,左右两边的原子个数不相等。讲 解 新 课 (一) 1.(板书和展示:)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 1.学生阅读第一段,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学生分析、回答:(1)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2)违背了了客观事实;(3)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二) 多媒体展示课本两个简单化学方程式,分析 与老师一起分析,观察,引入化学方程式配平。(三) (板书和展示)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原理: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数字(称为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数目相等。 再次通过跷跷板的形式讲解其原理,并强调在配平时,绝对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式,即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 并通过跷跷板原理,讲解H2+O2——H2O的配平过程。 学生认真聆听,注意观察多媒体 展示的跷跷板动画,注意关键点。 ……新 课 讲 解 (三) 2. 配平方法: (1)观察法:简单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 学生观察,直接读说配平系数。(2)最小公倍数法: 以配平:P+ O2 ——P2O5 为例进行讲解。 方法指导:①找出反应前、后数量变化最大的原子,求出最小公倍数,先配平该原子;②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原子; 练习:KClO3-KCl + O2 ;Mg+O2-MgO 1.学生在草稿本上写、划,配平。 2.学生练习,完成后同桌交流。3.书写化学方程式步骤(以氯酸钾分解为例) (1)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化学式和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改变化学式前的系数,使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 (3)等:将短横线改写成“=”。 (4)注:注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或”↓”。 (5)查:一查化学式;二查配平;三查条件;四查“↑”“↓”标注。 1.学生再按步骤进行书写,并反思与完善刚才的配平。 2.学生齐读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4.注意事项: (1)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不能改动。 (2)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简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 (3) “↑” “↓”都只能在生成物中出现。①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则生成物中气体不用 “↑”;②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则生成物中固体不用“↓”。 (4)加热可用“△”表示,但点燃≠加热≠高温。 1.学生自学学P100倒数第二、三段及P101第一段,结合所学知识,与同桌讨论书写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些什么? 2.讨论:在下列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应如何标注“↑”“↓” S+O2=SO2;Fe+CuSO4=Cu+ FeSO4 3.比一比,谁发现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多,并能说出理由。(P101)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本101页:第1,2,3题写在作业本上; 第4,5题写在课本上。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