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烦”记忆力 教案 六年级心理健康上册 (深圳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非“烦”记忆力 教案 六年级心理健康上册 (深圳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微课名称 《非“烦”记忆力》
授课对象 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
理论基础 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模式发展规律;记忆的分类与规律;识记的过程;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防止遗忘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内容 1、使学生掌握大脑记忆的特点;2、使学生掌握记忆规律的因素;
技能内容 1、培养学生掌握巧妙记忆的能力;2、培养学生遵循识记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态度内容 1、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心理的乐趣。
学情分析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但仍不够完善,加之学生学习知识繁重,有趣、巧妙的学习方法可以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 掌握巧妙记忆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教学设计 1、导入:记忆能力小测试(1):呈现12个数字,让学生识记。(时间大概30秒) 2、让学生写来识记的内容,引出主题:大脑的记忆容量:因为人的瞬时记忆容量:7±2(5-9)个模块。 3、参照对比数字的前、中、后的识记效果,引出记忆的规律:处在前面、后面的材料相对容易记,而处在中间的材料不易记。 4、记忆能力小测试(2):记忆20个单词(可以不按照顺序记忆),
规定记忆时间为40秒,40秒后即行默写。引出记忆的方法:(1)优先记忆熟悉的;(2)有关联的词语一起记;(3)“连词成句”记忆法。(联想法) (4)对内容进行理解,产生画面感。 5、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析遗忘的规律和避免遗忘的方法,引出记忆的秘诀:(1)多读几遍,多记几遍;(2)及时复习;(3)带着问题(学习目标)去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