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会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
2、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
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
5、初步建立起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和合理顺序,学习沿着知识的内在脉络进行学习的初步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
难点: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具准备
实验用品:木炭、硫粉、细铁丝、集气瓶(内盛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火柴、药匙、镊子、烧杯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一瓶收集好的氧气。
1. 请学生观察后描述氧气的颜色和状态。
2. 思考:氧气有味道吗?
3. 氧气能溶于水吗?(师提示:鱼在水里生存需不需要氧气,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二)新课讲授
1.氧气的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熔点
无色 无味 气态 1.429g/L 不易溶于水 -183℃ -218℃
注:
①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②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不易溶于水。
三态变化:氧气  →   液氧  →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探究实验2-2
学生分小组完成,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氧气能支持燃烧。
(2)师演示实验2-3硫的燃烧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
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3)师演示实验2-4,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现象(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不能燃烧,但是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固体。)
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总结: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上述反应的共同特点,得出化合反应的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作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
字母表达式:A+B+…… C
(2)氧化反应
以上反应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其中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师介绍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实例: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等等。
(三)小结作业
生小结收获,师予以补充。
完成教材36页1、2、3题。
五、版书设计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支持燃烧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二、化合反应: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三、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