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第1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第1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
2.能说明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
3.了解元素的分布以及简单分类;
4. 掌握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
教师:欣赏图片,引出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那什么是元素呢?我们今天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探究新知
1.元素
【投影】观察氧气袋和水杯中的水的图片,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都含有氧原子,像这些所有的氧原子就总称为氧元素。自然界中的氧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个,氧元素就是质子数都为8的原子就总称
氧原子
类推碳元素呢?
碳原子
氢元素呢?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并回答。
【投影或展示挂图】在上幅图片的基础上将两组原子分别归类为“碳元素”和“氧元素”、“氢元素”。
【提问】你能试着说一说什么叫元素吗?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并回答。
【总结】所有碳原子的质子数都为6,把质子数都是6的一类原子总称为碳元素;所有氧原子的质子数都为8,把质子数都是8的一类原子总称为氧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思考】怎样区分氢元素和氧元素?
【归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例如,所有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所有核电荷数为1的氢原子总称为氢元素等等。
阅读教材59页1、2、3段回答问题?
1. 什么是元素?
2. 已发现的元素有多少种?分几类?
3. 氧元素、碳元素、氢元素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4. 拓展:Na 和 Na+是同一种元素吗?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吗?
5. 元素和物质有什么关系?
6. 为什么百余种元素却能组成3000多万种物质?
通过以上问题学生总结元素的定义、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如同音乐,只有7个音符,可是,音乐大师们却用它谱写了无数优美动听的旋律。如同儿时玩的积木,区区可数的木块,组成了多种造型。就是这100多种元素在科学家的“指挥”下还在不断的合成着新物质。
注意: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 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判断:1. KMnO4是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个氧元
素组成。
2. 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
【思考】观看大屏幕的信息,思考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
拓展:1.加热高锰酸钾(KMnO4)为什么能产生氧气,而不产生氮气?
2.若用某种试剂制取氧气,则这种试剂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思考】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探究】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呢
【讲解】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提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过渡】物质的种类很多,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元素种类仅一百多种。你知道地壳中含量比较多的元素有哪些吗?
学生:阅读教材P60第一段,观察图3-17并回答。
(1)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4)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非元素是:
(5)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总结】在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由多至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养闺女贴心);生物体中含量前四位的是:氧碳氢氮(仰叹清淡菜)。鼓励学生巧妙记忆,如谐音帮助记忆。
【思考】展示某保健品的标签,如图所示的成分是指什么呢?老师您能给我一些钙元素吗?
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同类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而不同类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核内所含质子数不同,因此,放手让学生给元素下一个定义。物质、分子、原子、元素的联系。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元素
二、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