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程 第19课时-专题1第三单元第1讲-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程 第19课时-专题1第三单元第1讲-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资源简介

专题1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三单元 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
第1讲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环境的危害, 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3.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和原子利用率的大小比较。
4.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在高中化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本部分知识在高考的选择题中以拼盘的形式考查,在非选择题中常与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实验评价,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素养。
三、思维导图

四、课时安排建议
第1课时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1课时)
第1课时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1课时)
一、教学流程
活动一:构建知识体系
问题1:常见环境污染类型有哪些?
[例题1] 下列做法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B.研发可降解塑料,控制白色污染产生
C.直接灌溉工业废水,充分利用水资源
D.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
[归纳总结]
1.环境污染
(1)常见环境污染类型
酸雨 主要是SO2和NOx造成的
光化学烟雾 由NOx和碳氢化合物造成的
臭氧层空洞 主要是氟氯烃和氮氧化合物引起的
温室效应 主要是大气中CO2、CH4等含量升高引起的
白色污染 废旧塑料等大量使用引起的
赤潮、水华 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重金属污染 废旧电池中含Pb、Hg、Cd等重金属
(2)六大工业尾气的主要成分
硫酸工厂尾气 SO2、O2、N2等,一般用氨水吸收
硝酸工厂尾气 NO、NO2、N2、O2等,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
高炉煤气 CO、CO2、N2等,一般回收利用
炼钢烟气 Fe2O3烟尘、CO等,一般回收利用
焦炉气 H2、CH4、C2H4、CO等,可用作燃料、化工原料
氯碱工业 Cl2,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
[提醒] 尽管CO2能造成温室效应,但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问题2: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来源危害与防治方法?
2.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1)SO2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①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酸雨(酸雨pH 5.6)。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 。
②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含硫矿石的冶炼
③治理:开发新能源、处理工业废气、燃煤脱硫。
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一:钙基固 硫法用CaO或Ca(OH)2脱硫 反应原理为 ,

总反应方程式为2CaO+2SO2+O2===2CaSO4
或Ca(OH)2+SO2===CaSO3+H2O、2CaSO3+O2===2CaSO4
方法二:氨水脱硫法 2NH3·H2O+SO2===(NH4)2SO3+H2O
(或NH3·H2O+SO2===NH4HSO3)、2(NH4)2SO3+O2===2(NH4)2SO4
(2)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
①氮的氧化物都是有毒气体,都是大气污染物。常见的污染类型有
a.光化学烟雾: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b.酸雨:NO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c.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②来源:空气中的NO、N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的废气等。
③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
a.碱液吸收法: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一般适用于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
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
b.催化转化:在催化剂、一定温度下,NOx可与氨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H2O或与CO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如:4NH3+6NO===5N2+6H2O或8NH3+6NO2===7N2+12H2O
2NO+2CO===N2+2CO2或2NO2+4CO===N2+4CO2
[练习1]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与大气中的NH3发生如下作用,形成一种雾霾。 NOx N2O5 HNO3烟(一种雾霾)有关该雾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雾霾中含硝酸铵固体
B.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NH3是形成该雾霾的催化剂
D.NH3可能来自过度施用氮肥。
(练习1出处:2019·上海杨浦区高三模拟考试。推荐理由: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究雾霾的成份及氮氧化合物(NOx)性质,体现“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这一素养。)
活动二:重难点突破
问题3: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的探究?
典例简析
[典型题例]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典型题例出处:2018·全国卷Ⅱ试题。推荐理由:本题考查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对环境危害的原因。解答本题的关键,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简析] 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A项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形成雾霾的无机颗粒物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空气中NOx、SO2分别转化为HNO3、H2SO4后,吸收空气中的NH3生成NH4NO3和(NH4)2SO4,即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反应物,C项错误;过度施用氮肥,会导致空气中挥发的NH3浓度增大,与雾霾的形成有关,D项正确。
[练习2] 化学与资源、环境、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相同
B.煤燃烧时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可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
C.将造纸废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节约生产成本
D.用铁屑、CuO、稀硫酸为原料制铜: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原子利用率是100%
[例题2] 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一定条件下,NO 与NO2存在下列反应:NO(g)+NO2(g)N2O3(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 ;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该工艺需控制NO 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      ;若n(NO)∶n(NO2)<1∶1,则会导致 。
(4)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例题2出处:2020年哈尔滨模拟考试试题。推荐理由:污染治理有关的综合考查与化学反应原理联系起来,既增强课堂思维活动的模拟实践性,又提升实践活动的学科思维性;既弥补客观现实中课堂思维活动多、课堂实验少的缺陷,又常态实现学生的深度思考、深度体验和深度内化。)
活动三:巩固提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汽车尾气中的NO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氮气在内燃机的高温下参与反应生成的
C.硫的氧化物的排放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D.ClO2因为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3.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SO2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收,下列有关SO2的检测或吸收方法正确的是(  )
A.滴定法: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SO2的浓度
B.沉淀法:用Ba(OH)2溶液沉淀SO2,然后将沉淀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称重以测定大气中SO2的浓度
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
D.石灰石—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化可用于生产石膏
4.下列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塑料及钢铁制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使用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可减少PM2.5
C.开采使用地下可燃冰,可以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
D.创新生产工艺,实现电动机车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方式
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无关
B.臭氧的体积分数大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6.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家庭装修所产生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可用水溶解吸收
B.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C.含汞废旧电池需回收处理是因为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体
D.某酸雨样品放置过程中pH减小是因为溶解了更多的CO2
7.氮的氧化物(用NOx表示)是大气污染物,必须进行处理。
(1)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x等物质,这种尾气逐渐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汽车尾气中的CO来自___________,NO来自___________。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种)。
②汽车尾气中的CO、NOx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若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8.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绿色环保制氢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热电循环制氢”经过溶解、电解、热水解和热分解4个步骤,其过程如图1所示。
①电解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池中进行。阳极区为酸性溶液,阴极区为盐酸,电解过程中转化为。电解时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电解后,经热水解和热分解的物质可循环使用。在热水解和热分解过程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热循环制氢和甲酸”的原理为:在密闭容器中,铁粉与吸收制得的溶液反应,生成、和;再经生物柴油副产品转化为。
①实验中发现,在时,密闭容器中溶液与铁粉反应,反应初期有生成并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随着反应进行,迅速转化为活性,活性是转化为的催化剂,其可能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图所示的反应步骤Ⅰ可描述为____________。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的转化率、的产率随变化如图所示。的产率随增加而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物质转化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热循环制氢和甲酸”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 B 解析 A.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A错误;B.空气中的氮气在内燃机中发生反应产生一氧化氮,B正确;C.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C错误;D.ClO2因为具有强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用于杀菌消毒,D错误。
2. C 解析 A.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A正确;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B正确;C.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理为2CaO+2SO2+O2==2CaSO4),但在高温时生石灰不能吸收CO2,不能减少CO2的排放,故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错误;D.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C4H10)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D正确。
3. C 解析 A项,葡萄酒中的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对SO2的检测有干扰;B项,亚硫酸钡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大气中的CO2能被Ba(OH)2溶液沉淀,对SO2的检测有干扰;C项,氨水吸收SO2生成(NH4)2SO3或NH4HSO3,(NH4)2SO3或NH4HSO3与硫酸反应能产生SO2,SO2可以循环使用;D项,石灰石吸收SO2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4. C 解析 A.回收塑料及钢铁制品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A正确;B.使用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PM2.5,有利于保护环境,B正确;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化石能源,C错误;D.电动机车替代燃油机车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
5. A 解析 A.绿色食品与颜色无关,A正确;B.低空臭氧浓度过大对人体有害,B错误;C.NO能与O2发生反应2NO+O2===2NO2,NO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C错误;D.水体含磷量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错误。
6. C 解析 A.苯不溶于水,不可用水溶解吸收,A错误;B.明矾不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只能用于净水,B错误;C.含汞废旧电池需回收处理是因为汞等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体,C正确;D.某酸雨样品放置过程中pH减小是因为弱酸H2SO3转化为强酸H2SO4,酸性增强,不是因为溶解了更多的CO2,D错误。
7. (1)①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N2与O2在汽车汽缸内高温环境下反应 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等(任填两种即可)②2xCO+2NOx===2xCO2+N2
(2)NaNO2
解析 (1) ①汽车汽缸内不断进行着汽油的燃烧反应,当空气不足时,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N2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O。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温室效应等。②CO、NOx反应后生成的无毒气体为CO2和N2。
(2)NO中氮的化合价为+2价,NO2中氮的化合价为+4价,两者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时与NaOH反应生成的钠盐中氮的化合价必然为+3价,即为NaNO2。
8. (1)①. ②. Cu、O
(2) ①. ②. H的电负性大于Fe,小于O,在活性表面,H2断裂为H原子,一个吸附在催化剂的铁离子上,略带负电,一个吸附在催化剂的氧离子上,略带正电,前者与中略带正电的碳结合,后者与中略带负电的羟基氧结合生成H2O,转化为 ③. 随增加,生成和H2的速率更快、产量增大,生成的速率更快、产率也增大
(3)高效、经济、原子利用率高、无污染
二、教学建议
1.复习课不是把学过的知识简单罗列、机械重复,而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对比,达到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目的。
2.拓宽学生从掌握物质性质的认识视角,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构建氮氧化合物、硫的氧化物、绿色化学的知识体系,同时可以与化学反应原理题进行综合训练。
3.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高中化学复习,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中心由“老师的复习”向“学生的学”和“对学生的评”转移,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三、情境素材
1.反映有机物含量的水质参数
(一)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BOD )是指好氧条件下,单位体积水中需氧物质生化分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二)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 为单位表示。总耗氧量(TOD) (三)总耗氧量(TOD)是指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质燃烧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包括难以分解的有机物含量,同时也包括一些无机硫、磷等元素全部氧化所需的氧量。
2.环氧乙烷低温灭菌
近年来,SARS,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疫病的频频暴发,疾病传染和生物攻击的风险加剧,尤其是2020年初我国和全球暴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更给我国和全球公共卫生与生物安全拉响了警报。灭菌是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包括细菌,芽孢和原虫等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的处理过程,是抗击疫情和保护生物安全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使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主要有穿透力强,杀菌谱广,对物品损害小,灭菌效果可靠等优点。但环氧乙烷存在一定毒性,故在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其毒副作用。必须将环氧乙烷灭菌器,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中心供应室的专用灭菌室内,用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将吸附的药物残余驱散后才能使用,在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时,均应严格执行生产厂商所提供的操作规程,同时还必须采取切实的防护措施,以保护操作者和周围工作人员。操作室和储藏室严禁吸烟,避免其他电火花,防止泄漏.若皮肤或眼睛不慎沾上环氧乙烷气体,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至少半分钟),以免烧伤。工作人员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处休息,严重者立即治疗。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洛杉矶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