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溶液的酸碱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溶液呈一定的酸碱性,溶液可分为中性、酸性和碱性。
2、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
1、选择指示剂测试、推断溶液的酸碱性。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推断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溶液酸碱性与人体健康和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与溶液pH的测定方法。
难点: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及时运用→
引入新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回归现实生活
四、教学准备
实验试剂及药品: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氯化铵、碳酸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石蕊、酚酞。
实验仪器用品: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烧杯、广范pH试纸及标准比色卡。
其他用品:肥皂水、护发素、洗涤剂。
五、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我们知道生活中的食物都是有酸碱性的,像现在这个季节,我们家里吃的桔子,有酸有甜吧,那我们平时去水果店买桔子的时候,如果想知道这桔子是不是酸的,我们一般会做一件什么事情? (过渡)继续提问:同样的,化学试剂也有酸碱性,可是在化学上有规定,化学试剂药品是不可以通过品尝的方法来鉴别的,那大家来想想,我们应该如何检验它们的酸碱性呢? 一、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肯定同学提出的“指示剂”的方法,并加以完善。) 非常好,我听到有的同学说“指示剂”,我们化学中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到的就是——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两种,我们之前其实也有接触到过,一种是紫色石蕊试液,另一种是无色酚酞试液。(说的同时拿起相应试剂向同学展示一下)另外呢,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石蕊除了试液的形式,还有红色、蓝色两种试纸的形式。 (过渡)好了,那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要用指示剂来帮助我们,那同学们肯定想知道我们具体该如何运用它呢?先不急,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以前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自然会有想法的。 好,第一题我请同学来快速的回答一下。 然后我们看一下第二题,同学们你们觉得结果会是怎么样的? 猜想口说无凭,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一下,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做实验。 【实验探究1】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样物质:盐酸、石灰水和蒸馏水。它们的酸碱性同学们应该有所认识,那我们先来看看它们在滴加了紫色石蕊后的颜色变化。 教师演示实验: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不同的待检测溶液中。 好,我请同学来说一下所看到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刚才有些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结合之前的问题以及刚才的实验结果,同学们可不可以总结一下关于紫色石蕊试液的一些规律啊? 非常好,同学们刚才啊已经把石蕊的性质都概括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为红色。 紫色石蕊遇碱性溶液变为蓝色。 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仍为紫色。 这边啊,老师还列出了之前石蕊试纸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跟石蕊试液呢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红色石蕊试纸用来检测碱性物质, 遇碱性物质呈蓝色; 蓝色石蕊试纸用来检测酸性物质, 遇酸性物质呈红色。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刚才得到的结论来实战一下。现在我这里有氯化铵、碳酸钠、氯化钠三种溶液,那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它们的酸碱性。 教师演示实验: (过渡)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学会了用紫色石蕊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那无色酚酞呢?我们接下来继续利用实验的方法看看,上述六种溶液在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以后的颜色变化。 【实验探究2】 实验现象大家都看的很清楚吧,那我同样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关于酚酞的一些规律。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 仍为无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呈红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仍为无色。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几道练习,看看石蕊和酚酞的检测方法你都掌握了吗?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石蕊和酚酞这两种常见指示剂的检验方法,那么老师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 1、变色的是指示剂,不是溶液。 2、酸性溶液≠酸溶液;碱性溶液≠碱溶液。 酸碱性是一种属性,而酸碱则是物质的种类,这个我们在以后会学到。很多物质既不是酸也不是碱,但他们的溶液具有一定的酸碱性。就好像我们刚才试验中所涉及到的氯化铵,它就是这样的一种物质。我们中学阶段常见的一些物质我已经给大家罗列出来了,大家可以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 (过渡)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张表格,我把左边和右边划为两大块,是不是左边的都是酸性的物质,右边的都是碱性的物质啊? 那我们看左边一块,如果我现在想比较里面的氯化铵和盐酸的酸性谁更强? 二、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那接下来我们再来介绍一种指示剂,叫做pH试纸。 PH是用数值来表示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我们现在用的是广范的pH试纸,它只能精确到整数,所以如果我们测出来的颜色在两个数字中间呢,我们就要估读。当然如果我们想精确一点的话也有办法,就要用到精密pH试纸,它的精度是0.1。 那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我们发现: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 pH>7时,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那我们如何运用pH试纸呢,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pH试纸测定pH的具体操作步骤。 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里老师要强调一下必须是干燥的试纸,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度,至于为什么,等一会儿老师会揭晓答案,当然同学们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原因。 现在呢,我们要先做的呢是测定一下刚才六种溶液的pH值,解决一下它们酸碱性强弱的问题。现在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自己动手做一下这个实验。 【实验活动3】 那么现在大家一起来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同样,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一下。 三、改变溶液酸碱性方法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刚才讲操作步骤时老师强调的要干燥的试纸么?为什么不可以是湿润的呢?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呢? 我们来想一下,要是湿润的话我们拿什么来湿润?没错,是水,那在有水的条件下再把溶液蘸上去,是不是相当于我们之前学溶质质量百分数时,往溶液里面加了水啊?那溶液是不是就变稀了呀?那浓度不一样的两个溶液它的酸碱性还会一样么?是不是肯定变了呀?那测出来的pH也就会有偏差。大家明白了吗? 那老师现在想问,如果我现在想改变溶液的酸碱性,我应该怎么办?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等下我请几个同学来交流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完善,投影配合板书讲解) 下面看两道练习题。 四、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 好了这节课我们学了这么多检验酸碱性的方法,那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可以学以致用,用科学的方法去测定一下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不能靠尝来检验的物质的酸碱性了?接下来,我请同学来测测看我们的一些生活用品的pH。 除了生活用品,我们人体和农产作物等都有自己适宜生存的pH范围。下面表格中罗列了一些常见的值,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发现我们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而胃酸则呈现很强的酸性。另外我们看一下,这几样作物都是在弱碱性至中性的范围内适宜生存。那如果土壤等外界环境的酸碱性不适合作物的生长,我们就要通过一些外在的手段来改变土壤等的酸碱性,从而帮助作物的成长,对不对? 那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跟生活有关的指示剂的练习。 学生观看投影的图片, 有了兴趣。 学生回答:尝一尝。 学生展开讨论,部分同学能猜测到方法,提到“指示剂”。 学生边听边讲解边看实物进行学习。 投影回顾与猜想: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 H2CO3, 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红 __色。 学生回答 同学们纷纷回答,答案不一。 学生回答做实验。 观看教师做实验,认真记录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滴加后, 盐酸:红色 澄清石灰水:蓝色 蒸馏水:紫色 抽几个同学回答(一个同学可能回答不完整),概括出紫色石蕊的性质。 投影石蕊性质,学生听老师总结石蕊性质。 学生记笔记“酸红碱蓝中不变”。 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果。 滴加石蕊后颜色及溶液的酸碱性: 氯化铵:红色;酸性 碳酸钠:蓝色;碱性 氯化钠:紫色;中性 同学观看老师做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盐酸~氯化钠:无色 石灰水、碳酸钠:红色 学生回答概括出酚酞的一些性质。 投影酚酞性质,学生听老师总结酚酞性质。 学生记笔记:“碱中变红,其他不变”。 投影练习,同学回答。 投影表格: 学生认同。 投影问题,同学思考,讨论,不一定得出结果。 投影相关基本概念 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 投影操作方法步骤。 几位学生上台来做实验。 板书: 记录学生的实验结果 投影问题 投影练习 同学回答记得 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起来交流方法。 板书图表:(6张)略 PH 7 酸性溶液 加水量 回答投影的练习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练习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实情况,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带动他们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明白要用化学方法来研究物质性质,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展示实物,直观性教学。 利用旧知识来引导激发学生对获得新知识的思考。 实验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与掌握。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并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构建。 学习新知识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实验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与掌握。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并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构建。 学习新知识 巩固练习,使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避免理解误区 提问激发学生们思考及学习的兴趣。 学习新知识。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动手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更深掌握。 巩固练习,使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