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案

资源简介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学会灭火,防火原理和措施。
3.通过防火防爆和失火自救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安 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学习难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展示关于火的图片,引出“火可以为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那么我们怎样合理的利用火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燃烧和灭火。
[板 书]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探究活动]回顾之前学过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燃烧的定义。
[板书]燃烧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活动]通过对比试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
通过实验总结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缺一不可)
[板 书]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燃烧的起码温度);
3.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练习]1.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只要是可燃物
C.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
D.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
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D.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
[教师讲述]为了更好地利用火,我们不仅要了解燃烧还要了解灭火,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灭火的原理。
[板 书]二.灭火的原理
[探究活动]通过活动研究灭火的原理
[板书] 1.燃烧物质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
2.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教师讲述]对比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归纳总结。
[练习]一、、下列灭火实例用到哪些灭火原理
1、液化气着火先关闭阀门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3、森林着火时,用水去灭火
二、趣味小实验:
点燃蜡烛,把粗铜丝制成的线圈从火焰上方罩下去,火焰慢慢熄灭,分析原理。
[教师讲述]我们学习燃烧和灭火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火,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我们要学会防火,灭火和自救。
[板书]三.灭火和自救常识
[教师讲述]出示图片讲述灭火常识
[小结]
布置作业: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做法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请写出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家庭用的燃煤加工成蜂窝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燃烧的木柴架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厂烧锅炉的煤加工成粉末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香烟的烟丝中加入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厂炼钢时常充入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两种:(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浓度。
答案:(1)(2)(3)均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5)(6)均是增大氧气浓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剧烈的燃烧都会引起爆炸
C.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D.燃烧一定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
思路解析:A项灯泡通电是反例;B项缺少在有限空间内这个条件;C项气球、车胎爆炸是反例;D项符合燃烧的定义。
答案:D
3.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A.供给的氧气减少 B.供给的氧气增加
C.使蜡烛着火点降低 D.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
思路解析: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少,扇子一扇,风将热量带走,周围的温度降低,达不到蜡烛的着火点,从而使蜡烛熄灭。
答案:D
4.下列图示中的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
图3-20
思路解析:通电的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救火,应先切断电源,再选择合适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答案:C
5.用一块面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将手帕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3-21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图3-21
A.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思路解析: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上分析手帕未着的原因,只能是手帕的温度未达到棉布的着火点。而B项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这绝对不可能。
答案:C
6. 某班学生在野炊时出现了下列情况:第一小组的同学在背风的地段支起了炉灶,升起炉火后发现干燥的柴草燃烧不旺,只好使用锅盖往灶堂内扇风,才使得火势越燃越旺。
第二小组的同学接受了第一小组同学的教训,把炉灶支在了通风良好的空旷地段,结果发现必须找来物品遮挡在炉灶的进风口处,才能保证柴草顺利燃烧起来。
请你用所学的关于燃烧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二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运用上述理论可解释两个小组同学野炊时出现的问题。
答案:第一小组柴草燃烧时,因通风不畅,导致氧气不充足,所以要扇风才能越烧越旺;第二小组因通风良好,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所以要挡风。
我综合 我发展
7.氢气在氯气中点燃产生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反应属于燃烧 B.此反应不属于燃烧,因为没有氧气参加
C.此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思路解析:我们现在学习的燃烧的定义是狭义的,有些物质的燃烧不需要氧气参与。例如:镁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B项不正确。
答案:B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