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雁门太守行》课件(共1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6课《雁门太守行》课件(共15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解诗题
唐代中期,各地藩镇拥兵自重,不服从朝廷。于是朝廷派兵讨伐,亦不能制止。此诗写的是朝廷和河北藩镇之间的战争状况。
背景介绍
边塞诗
雁门太守行
李贺
  cuī lín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jiǎo sài yānzhī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juǎn zhòng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xié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读诗韵
雁门太守行
李贺
  cuī lín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jiǎo sài yānzhī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juǎn zhòng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xié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读诗韵
黑云压城城欲摧②,甲光向日金鳞开③。
角声满天秋色里④,塞土燕脂凝夜紫⑤。
半卷红旗临易水⑥,霜重鼓寒声不起⑦。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⑧。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贺
[注释]
  ①雁门太守行:乐府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之一。
  ②这句以黑云压城好象将要摧毁的形象,表现形势紧急。
  ③这句说,太阳照射在将士鱼鳞般的铠甲上,光芒耀眼。
  ④角:古代军中的号角。角声满天,是描写战斗的激烈。
  ⑤燕脂:即胭脂,指战士流的血象胭脂一样红。这句说,塞上战士们的鲜血在夜里和土壤凝结成紫色。
  ⑥半卷红旗:红旗不能充分展开,描写急行军的样子。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
  ⑦这句说天冷霜重,鼓皮受潮,响声不大。
  ⑧君:皇帝。黄金台: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战国时,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揽天下“贤能”。玉龙:这里指宝剑。这两句说,为了报答皇帝的重视,决心手提宝剑,为他战死。
明诗意
明诗意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压” 字在诗中是逼近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的境况,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品诗情
示例:我喜欢诗中的 (文中的字/词/句),它的含义是
,运用了 的手法(如没有可省略这一步),形象地写出了
,渲染了/表达了 。
品诗情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个字/哪个词/哪个句子?请仿照示例赏析诗歌。
雁门太守行
李贺
  cuī lín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jiǎo sài yānzhī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juǎn zhòng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xié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品诗情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
7岁时,李贺酷爱诗书,文思敏捷,很早便诗名远播。
21岁时,李贺通过河南府试,获“乡贡进士”资格。他一心想建功立业,但遭对手毁谤,被剥夺考进士资格。
27岁时,李贺由于颠沛流离,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现存诗两百多首,所写诗歌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自成一派,被人称之为“长吉体”。
作者生平
品诗情
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品诗情
年少的李贺心怀“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情,年迈多病的陆游仍有“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壮志,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赏析诗歌的方法:
一解诗题;
二读诗韵;
三明诗意;
四品诗情。
用本节课所学的诗歌赏析方法解读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