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和湖泊--长江教案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河流和湖泊--长江教案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3河流和湖泊--长江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的概况,清楚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及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
3.使学生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通过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江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列表法、小组讨论
教学设计
一、长江概况
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长江之歌》,配上音乐和长江的录像,展现长江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在介绍长江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长江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
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1)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2)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长江干支流的示意图。
(3)找出长江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加强读图分析能力,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
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长江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看长江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长江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结合前面所学的雨带移动,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教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上、中、下游的特征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
1、读“长江干流剖面图”。
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明确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
(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追问]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脉?(横段山脉和巫山)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读“治理荆江工程示意图”思考
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三峡急流河水冲入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有没有解决办法?
(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3、黄河与长江主要水文特征对比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有无结冰期
黄河
长江
课堂检测
1.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长江( )
A.年径流量大 B.水力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多矿产
2.长江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指( )
A.扬子江 B.沱沱河 C.荆江 D.岷江
歌曲《我的祖国》中有“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词,结合歌词,完成3~4题。
3.你认为这条大河最有可能是( )
A.长江 B.黄河 C.海河 D.黑龙江
4.有关这条大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B.下游江阔水深,有“黄金水道”之称
C.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
D.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
5、长江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长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板书设计
2.3河流和湖泊--长江
一、长江概况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下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