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6.2.3 盐的化学性质研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6.2.3 盐的化学性质研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盐的化学性质研究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化学 九年级第二学期 (试用本)》,第六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第二节《盐和肥料》,第二课时中的内容,第一课时介绍了盐的组成、分类、命名和溶解性。第五章关于酸和碱的学习,为本节课打下了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酸、碱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归纳出盐与酸、碱以及金属的反应,并进一步学习盐与盐的反应,总结出盐的四条化学性质,巩固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学情分析
通过对酸、碱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酸、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对于盐的四条化学性质,学生已经知道盐与酸、碱以及金属的反应,而盐与盐的反应在前面的学习中没有涉及,所以重点在于探究盐与盐的反应。学生在物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进行实验探究盐的化学性质。
3、设计思想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指纹显现之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从已经学过的酸、碱以及金属与盐的性质实验入手,归纳出盐与酸、碱以及金属的反应,复习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既巩固了已有知识,又对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梳理。围绕“指纹显现之谜”引导学生寻找检验指纹氯化钠的神秘液体,演示其原理氯化钠和硝酸银的反应。创设情境“钡餐”引导学生寻找不用碳酸钡的原因和解毒方法,演示其原理氯化钡和硫酸镁的反应,从个体到一般归纳出盐与盐的反应。最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鉴别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也为下节课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做铺垫。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碳酸钠与盐酸、硝酸银与盐酸、氯化钡与硫酸的反应,描述反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2)知道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氯化铁与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描述反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3)知道硫酸铜与铁、硝酸银与铜的反应,描述反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4)知道氯化钠与硝酸银、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描述反应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5)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判断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碱以及金属与盐的性质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通过从个体到一般总结盐的化学性质,初步形成迁移、演绎、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盐的化学性质,形成积极的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5、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分析实验现象,归纳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盐与金属之间反应的基本规律。
6、教学用品
药品: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铁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钙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铁丝、铜丝。
仪器:点滴板、培养皿、试管、大烧杯。
媒体:幻灯片。
7、教学案例
1、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min) 【创设情境】指纹显现之谜:警察破案时通常会将一种无色的神秘液体喷在作案人员用过的器皿或纸张表面,光照后指纹马上就会显现,你们知道其中的原理吗?【提问】①汗液中含有哪种物质?②喷的神秘液体是什么?③氯化钠和它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引入课题】为了破解指纹显现之谜,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学生思考】手指的汗液中含有氯化钠。 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指纹显现之谜”,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盐的化学性质。通过情境设置,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探究盐的化学性质(7min) 【提问】①盐是一类怎么样的物质?②你们能从这些物质中找出哪些属于盐吗?③你们能将剩余物质进行分类吗?【回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酸、碱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类物质都能和一类物质反应,这类物质是什么?【布置任务】酸、碱以及金属与盐反应:找物质去跟酸、碱以及金属反应,注意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 【学生回答】①盐是一类由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②盐:CuSO4、AgNO3、Na2CO3、BaCl2、FeCl3、NaCl、MgSO4、CaCl2③酸:HCl、H2SO4碱:NaOH、Ca(OH)2金属:Fe、Cu【学生回答】盐【学生活动】酸、碱、金属与盐反应。1-4组:酸篮5-8组:碱篮9-11组:金属篮 通过设置学生活动巩固酸、碱以及金属与盐的反应,复习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归纳盐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与酸、碱、金属反应(12min) 环节一:盐与酸反应【提问】进行了哪些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练习】书写盐与酸的化学方程式。【提问】如何检验盐酸?如何检验硫酸?【提问】盐能与哪类物质反应?【板书】与酸反应环节二:盐与碱反应【提问】进行了哪些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练习】书写盐与碱的化学方程式。【提问】盐能与哪类物质反应?【板书】与碱反应环节三:盐与金属反应【提问】进行了哪些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练习】书写盐与金属的化学方程式。【提问】盐能与哪类物质反应?【板书】与金属反应 【学生表达交流】【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用硝酸银检验盐酸,用氯化钡检验硫酸。【学生归纳】盐能与酸反应。【学生表达交流】【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归纳】盐能与碱反应。【学生表达交流】【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归纳】盐能与金属反应。 组织学生表达交流进行的实验,描述盐与酸、碱以及金属反应的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归纳出盐与酸、盐与碱、盐与金属的反应,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的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与盐反应(12min) 【情境引入】能破解“指纹显现之谜”了吗,怎么检验出指纹氯化钠?【提问】①检验钠元素还是盐酸根?②怎么检验盐酸根?【揭秘】神秘液体是硝酸银。【演示实验】指纹显现的原理:取少量氯化钠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再加入稀硝酸。【引导】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除了氯化银外还生成什么物质?【创设情境】盐和盐反应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有很多,你们知道“钡餐”吗?【提问】①为什么不用碳酸钡?②如果中毒了怎么办?【演示实验】解毒的原理:取少量氯化钡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镁,再滴加稀硝酸。【练习】书写盐与盐的化学方程式。【提问】盐能与哪类物质反应?【板书】与盐反应 【学生思考】【学生思考】①盐酸根②加硝酸银【学生观察】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学生回答】硝酸钠【学生思考】碳酸钡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学生观察】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归纳】盐能与盐反应。 通过“指纹显现之谜”引入,引导学生找出检验氯化钠的神秘液体是硝酸银,演示其原理氯化钠和硝酸银的反应。再创设情境“钡餐”,引导学生找出不用碳酸钡的原因和解毒方法。最终揭秘用泻药硫酸镁,演示其原理氯化钡和硫酸镁的反应。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落实教学目标。通过从个体到一般归纳出盐与盐的反应,初步形成迁移、演绎、归纳的学习方法。
学以致用(5min) 【学以致用】小组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鉴别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氯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鉴别的方法。
师生小结(3min) 【总结】盐的四条化学性质。盐+金属→新盐+新金属(置换反应)盐+酸→新盐+新酸(复分解反应)盐+碱→新盐+新碱(复分解反应)盐+盐→新盐+新盐(复分解反应)【课后拓展】设计实验鉴别一瓶溶液中有下列溶质:氯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 【学生总结】【学生课后探究】 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判断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设置课后拓展,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2、 主要板书
盐的化学性质
Na2CO3+2HCl→2NaCl+H2O+CO2↑ CuSO4+2NaOH→Na2SO4+Cu(OH)2↓
AgNO3+HCl→AgCl↓+HNO3 FeCl3+3NaOH→3NaCl+Fe(OH)3↓
BaCl2+H2SO4→BaSO4↓+2HCl Na2CO3+Ca(OH)2→CaCO3↓+2NaOH
CuSO4+Fe→FeSO4+Cu MgSO4+BaCl2→BaSO4↓+MgCl2
2AgNO3+Cu→Cu(NO3)2+2Ag Na2CO3+BaCl2→BaCO3↓+2NaCl




金属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