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一、教学探究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②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实验室里制取CO2气体的方法的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②感悟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②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研究性学习,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及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实验探究流程
设计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活动效果
从学生生活知识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生活中灭火的物质除水外,还有什么?舞台上云雾缭绕的景象是如何形成的? 【思考】实验室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思考后进行回答。 导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回答正确,导入成功
【板书】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从复习旧知识入手照顾知识的连续性,通过PPT使用,便于学生接受。 【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观看PPT,引导分析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装置、气体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观看,思考,回答 增强知识的连续性,便于对比 直观性强,效果较好
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 【总结】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学生进行归纳整合。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是:确定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满和检验方法。 初步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条理性强便于记忆
【过渡】下面我们就沿着这条思路来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首先来确定反应原理。
由此及彼,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提问】同学们以前学习了哪些能够生成CO2的反应?这些反应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CO2 ? 讨论、回答。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些反应并不适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生生合作能达到预期效果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根据事实进行选择实验方案的能力。 【探究活动一】反应原理的探究 【引导】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推荐几种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选择合适的反应原理。 根据要求,分组探究稀盐酸和碳酸钠、稀盐酸与石灰石,稀硫酸和石灰石的反应速率,观察现象汇报结果找出最佳方案。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意识。 学生参与意识强烈但动手能力需要提高
【板书】反应原理: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2HCl + CaCO﹦CaCl2+H2O+CO2↑
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探究活动二】制取装置的探究:从以上反应原理你认为实验室制取CO2应与哪套装置相同。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比能力。
自主学习,为收集装置的选取奠定基础。 问题:根据以上资料,你认为实验室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CO2?为什么? 阅读,思考收集的方法、 培养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比较熟练
通过组装实验装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装置选取】根据以上思考,从所给装置中,找出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 讨论、选取装置、并动手实验。 能正确选择实验所需仪器组装实验装置。 通过分析讨论学生能完成实验装置的组装。
通过动手,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装置设计】请同学们从给出的仪器中,进行组合,尽可能的设计出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并思考自己设计装置的优点。 小组讨论,发言,展示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设计整体实验装置的能力。 分组展示,能说出自己设计的优点
实验创新,开发学生智力。 【引导深化】组装一个能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简易装置。 观看、讨论该装置的优点。 培养学生实验变通和发散思维能力。 添加弹簧夹,达到实验目的
性质决定检验方法的具体运用。 【探究活动三】探究检验和验满的方法:讨论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根据CO2的化学性质,思考的检验和CO2验满方法。 确定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我们所要制取的气体 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检验和验满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具有系统性 【总结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参照氧气的制取步骤,进行推理,得出结论,顺序为: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收集,验满。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条理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试一试】学生亲自动手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验满。 分组实验,动手操作,小组之间合作完成。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合作能达到目的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具有系统性。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置;3、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从知识和方法上谈一下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和感悟,还存在哪些困惑。 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练习巩固 【练习】反馈、矫正 积极思考,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效果较好
【布置作业】 记录 知识巩固
教学探究总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反应条件:常温
反应原理:2HCl + CaCO3 ﹦CaCl2 + H2O+ CO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教学反思
 1、教法设计: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来组织教学,设计了“复习回顾,引导探索,开拓应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程序。利用多媒体、实验等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使学习过程更加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2、学法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探究气体制法的设计思路、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思考一些问题,经分析、探索、总结形成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再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
  3、教材处理及教学过程 本节重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难点是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回忆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再 讨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学生首先通过复习旧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共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探究,经观察、分析、讨论,选择较合理的方案。教师再及时引导即顺利突破难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具体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最后教师小结,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
  4、通过拓展迁移,学生探究碳酸钠粉末、块状大理石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及块状大理石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哪一组药品更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探究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
  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比较混乱,还无法准确得出探究的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