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 练习题一、选择题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二、填空题1. 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_______________。(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_______________。2.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三、简答题: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一、选择题1 2 3 4C C D C二、填空题1、(1)B(2)C(3)A(4)D2、(1)吸取少量液体(2)滤纸由右向左慢慢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3)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4)两种试剂放反了或两种试剂都放到了脱脂棉上;浓氨水三、简答题:上面的集气瓶中颜色逐渐加深,下面的集气瓶中的颜色逐渐变浅,这是因为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中的气体分子都在运动,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分子、氮分子运动到下面的集气瓶中,最后混合均匀,两瓶中颜色相同。分子继续运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人教版 九年级上新知导入八月桂花香,为什么桂花能十里飘香?科学家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新知导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新知讲解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如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这都充分证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微粒是如何构成物质的呢??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新知讲解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汞(Hg)铁(Fe)新知讲解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无数个水分子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大量分子的聚集可以形成物质。氢原子氧原子构成聚集水分子新知讲解无数个汞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汞(水银)。除了分子以外,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汞原子聚集新知讲解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新知讲解古诗有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我们能闻见花香?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烧杯中溶液变红,B烧杯中溶液不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烧杯的作用是作为对照试验注意改进思路:1.减少药品用量2.减少环境污染合作探究为什么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思考讨论新建马路和铁轨,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思考讨论你能设计实验证明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吗?合作探究请学生分别取50 mL水与50 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100 mL?实验现象: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实验结论:分子间有间隔。合作探究问题1: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一样吗?问题2: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状态变化和物质的热胀冷缩吗?固体液体气体思考讨论实验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实验结论: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例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C课堂练习例2.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用酒精和碘配制碘酒,说明酒精分子和碘分子可以合成碘酒分子B.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说明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C.酒精挥发到空气中,说明酒精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D.酒精溶液涂在皮肤上感到凉爽,说明酒精分子进入到皮肤中C课堂练习例3.医疗上使用的氧气钢瓶体积较小,却能将大量的氧气压缩于其中,是因为(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地运C课堂练习合作探究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分子之间有间隔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课堂总结作业布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ppt 第三单元课题1课堂练习.doc 什么是分子.flv 分子之间有间隔(化学大师).mp4 分子运动现象.mp4 品红在水中的扩散.mp4 无水酒精与水混合实验.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