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讲 烃和卤代烃(二)-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通关高考帮 通用版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1讲 烃和卤代烃(二)-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通关高考帮 通用版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十一讲 烃和卤代烃(二)
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3.了解烃类的重要应用。
4.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一 苯的结构与性质
1.苯的结构和芳香烃
(1)苯的分子式为C6H6,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苯分子具有__________结构;苯分子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长、键能相等,是一种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独特的键。
(2)分子里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2.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苯为____色、________气味的液体,有毒,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熔点仅为5.5 ℃。
(2)苯分子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兼有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即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①取代反应:
苯与溴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与硝酸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与硫酸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反应: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并冒出黑烟。
知识点二 苯的同系物
 由于苯环受烃基的影响,使苯的同系物与苯有所不同。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烃基一般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2)取代反应:
甲苯与浓HNO3、浓H2SO4的混合物反应:
知识点三 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芳香烃来源于煤的提炼和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
2.一些简单的芳香烃如苯、甲苯等可用于合成炸药、染料、农药等。
一、苯、苯的同系物、芳香烃
1.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采用的是液溴还是溴水,为什么?
2.是不是所有苯的同系物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苯的同系物与芳香烃有何异同点?从范围大小分析,二者有何关系? 
4.烃的来源及应用(填写下表空白处)
来源 条件 产品
石油 常压分馏
减压分馏
催化裂化、裂解
催化重整
天然气
煤 煤焦油的分馏
直接或间接液化
【疑难解析】
一、1.苯与溴单质要发生取代反应,必须用液溴,并且有合适的催化剂(如Fe)存在,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应,只能将Br2从水中萃取出来。
2.不是。当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时,此类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如
3.(1)相同点:①都含C、H元素;②都含苯环。
(2)不同点:苯的同系物只含一个苯环,通式为CnH2n-6,芳香烃含一个或多个苯环,没有通式。
(3)二者关系可表示为
4.
来源 条件 产品
石油 常压分馏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减压分馏 润滑油、石蜡等
催化裂化、裂解 轻质油、气态烯烃
催化重整 芳香烃
天然气 甲烷
煤 煤焦油的分馏 芳香烃
直接或间接液化 燃料油、多种化工原料
【疑难探究】
二、含苯环的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写出苯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的结构简式。
 
2.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3.乙苯的一氯代物有几种?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思维升华 怎样确定芳香族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疑难解析】
思维升华 芳香族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可分解成两个过程:一是取代基种类一定但在苯环上位置不同。当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时,二者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只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当有三个取代基时,它们在苯环上有“连、偏、匀”三种位置关系:
二是苯环上取代基的相对位置确定但取代基种类不同,此时可利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如一个—CH3与一个—C4H9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有3×4=12种(丁基有4种,每种与甲基均存在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
【典例】1.人们对苯及芳香烃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已知分子式为 C6H6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为
Ⅰ. Ⅱ.
(1)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Ⅱ能____(填字母,下同),而Ⅰ不能____。
A.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B.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定量方面(即消耗反应物的量的方面):1 mol C6H6与H2发生完全加成反应,Ⅰ需___molH2,而Ⅱ需____mol H2。
(2)今发现C6H6还可能有另一种如图所示的立体结构,该结构的二氯代物有____种。
【典例】2.蒽()与苯炔()反应生成化合物X(立体对称图形),如下图所示:
苯炔 蒽 X
(1)蒽与X都属于____________。
a.环烃 b.烷烃 c.不饱和烃
(2)苯炔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苯炔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3)下列烃一定既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4)是生产某塑料的单体,写出合成该塑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典例】3.化合物C是某合成路线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所得B的粗产品通常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
(3)在C的制备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 。
一、苯
1.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
B.反应②不能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
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一种烃的衍生物
D.反应④能发生,从而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2.关于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简式是CH B.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C.是甲苯的同系物 D.空间构型是平面形
3.如图(a)~(e)是脂环族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5种物质均易溶于水
B.(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不含立体异构)
C.(b)与(d)的性质完全相同
D.(c)与(e)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4.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
D.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色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取冷却后反应液,滴加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C 验证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D 验证苯和液溴在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通入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A.A B.B C.C D.D
6.如图是甲苯的一些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可能是
B.反应②说明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C.反应③溶液分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D.反应④的生成物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C.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完全水解后只生成一种有机物
B.从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C.测定溶液的pH,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因为溶液显弱酸性,所以常用作铜制线路板的腐蚀剂
二、芳香烃
9.工业生产苯乙烯是利用乙苯的脱氢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B.苯乙烯和乙苯都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面
C.乙苯的一氯代物有3种
D.煤的干馏可以得到苯和乙苯
10.布洛芬是一种用于小儿发热的经典解热镇痛药,异丁基苯是合成它的一种原料,二者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均属于芳香烃
B.异丁基苯的一氯代物有6种
C.异丁基苯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D.布洛芬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11.下列关于苯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苯乙烯与过量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溴(Br2) l mol
B.一氯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有3种
C.分子式是C8H8
D.常温常压下,苯乙烯不是气态
12.关于有机物a()、b()、c()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a、b、c的分子式均为C8H8
C.a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b的一氯代物有4种
13.下列关于芳香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烷和甲苯中都含有甲基,甲苯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苯甲酸,而乙烷不能被其氧化,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了影响。
B.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物在100—1100C才能生成二硝基苯,而甲苯在1000时即可生成三硝基甲苯,说明甲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
C.苯、甲苯等是重要的有机溶剂,萘(俗称卫生球)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杀虫剂。
D.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甲苯可加入适量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分液即可。
14.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生成)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1mol甲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5.下列有关甲苯的描述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产生影响的是
A.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B.甲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甲苯硝化反应后生成三硝基甲苯 D.甲苯在光照下与发生取代反应
16.下列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苯,工业上可以用苯和丙烯加成反应制得
B.它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有三种一溴代物
D.一定温度下可以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
17.工业生产苯乙烯是利用乙苯的脱氢反应:+H2(正反应吸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苯、苯乙烯都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B.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C.平衡后,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充入乙苯,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苯、乙苯的主要来源是石油的分馏
课程标准
基础知识通关
规律与方法
经典例题
基础通关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十一讲 烃和卤代烃(二)
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3.了解烃类的重要应用。
4.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一 苯的结构与性质
1.苯的结构和芳香烃
(1)苯的分子式为C6H6,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苯分子具有__________结构;苯分子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双键,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长、键能相等,是一种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独特的键。
(2)分子里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
2.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苯为____色、________气味的液体,有毒,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熔点仅为5.5 ℃。
(2)苯分子的特殊结构决定了苯兼有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即易取代,能加成,难氧化。
①取代反应:
苯与溴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与硝酸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与硫酸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反应: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并冒出黑烟。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苯的同系物
 由于苯环受烃基的影响,使苯的同系物与苯有所不同。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烃基一般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羧基。
(2)取代反应:
甲苯与浓HNO3、浓H2SO4的混合物反应:
知识点三 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1.芳香烃来源于煤的提炼和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
2.一些简单的芳香烃如苯、甲苯等可用于合成炸药、染料、农药等。
知识点二
一、苯、苯的同系物、芳香烃
1.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采用的是液溴还是溴水,为什么?
2.是不是所有苯的同系物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苯的同系物与芳香烃有何异同点?从范围大小分析,二者有何关系? 
4.烃的来源及应用(填写下表空白处)
来源 条件 产品
石油 常压分馏
减压分馏
催化裂化、裂解
催化重整
天然气
煤 煤焦油的分馏
直接或间接液化
【疑难解析】
一、1.苯与溴单质要发生取代反应,必须用液溴,并且有合适的催化剂(如Fe)存在,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应,只能将Br2从水中萃取出来。
2.不是。当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时,此类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如
3.(1)相同点:①都含C、H元素;②都含苯环。
(2)不同点:苯的同系物只含一个苯环,通式为CnH2n-6,芳香烃含一个或多个苯环,没有通式。
(3)二者关系可表示为
4.
来源 条件 产品
石油 常压分馏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减压分馏 润滑油、石蜡等
催化裂化、裂解 轻质油、气态烯烃
催化重整 芳香烃
天然气 甲烷
煤 煤焦油的分馏 芳香烃
直接或间接液化 燃料油、多种化工原料
【疑难探究】
二、含苯环的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写出苯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的结构简式。
 
2.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3.乙苯的一氯代物有几种?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思维升华 怎样确定芳香族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疑难解析】
思维升华 芳香族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可分解成两个过程:一是取代基种类一定但在苯环上位置不同。当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时,二者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只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当有三个取代基时,它们在苯环上有“连、偏、匀”三种位置关系:
二是苯环上取代基的相对位置确定但取代基种类不同,此时可利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知识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如一个—CH3与一个—C4H9在苯环上的位置关系有3×4=12种(丁基有4种,每种与甲基均存在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
【典例】1.人们对苯及芳香烃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已知分子式为 C6H6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为
Ⅰ. Ⅱ.
(1)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Ⅱ能____(填字母,下同),而Ⅰ不能____。
A.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B.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定量方面(即消耗反应物的量的方面):1 mol C6H6与H2发生完全加成反应,Ⅰ需___molH2,而Ⅱ需____mol H2。
(2)今发现C6H6还可能有另一种如图所示的立体结构,该结构的二氯代物有____种。
【答案】 ABD AB 3 2 3
【解析】
(1).Ⅱ中含有碳碳双键,I为苯,苯的化学键是介于双键和单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既有单键的性质,也有双键的性质,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等。
(2). 判断该化合物的二氯取代物,可先判断等效氢原子,固定一个氯原子,将另一个氯原子放在不同的位置,写出二氯取代物,注意不要重复。
(1).由于Ⅱ中存在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能与溴水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Ⅱ能发生的反应是ABD;I是苯环,苯环性质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也不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I不能发生的反应是AB;因苯环完全加氢后得到环己烷,比苯多6个氢原子,故I发生加成反应需要3molH2,而Ⅱ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时消耗2molH2,故答案为ABD;AB;3;2;
(2). 为对称结构,只有1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先固定一个氯原子,将另一个氯原子放在不同的位置,两个氯原子的位置只有三种情况:一是都位于正方形面的边上(连接两个三角形面的边),二是正方形面的对角线上,三是三角形面的边上,所以二氯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3。
【典例】2.蒽()与苯炔()反应生成化合物X(立体对称图形),如下图所示:
苯炔 蒽 X
(1)蒽与X都属于____________。
a.环烃 b.烷烃 c.不饱和烃
(2)苯炔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苯炔不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3)下列烃一定既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4)是生产某塑料的单体,写出合成该塑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ac C6H4 ad D n
【解析】
(1)蒽和X的结构和组成元素进行分析;
(2)根据苯炔的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所有的烃都不溶于水,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的烃其碳原子数不超过4;根据苯炔分子内含有 键、—C≡C—键分析其可能的化学性质;
(3)既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机物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据此条件进行分析;
(4)根据不饱和烃发生加聚反应规律书写方程式。
(1)蒽和X都只含C、H两种元素,有环状结构,且含有不饱和碳原子,故a、c均正确;
故答案选ac;
(2)由苯炔的结构简式,结合碳的四价结构,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6H4,不溶于水,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的烃其碳原子数不超过4,因苯炔分子内含有 键、—C≡C—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故苯炔不具有的性质是ad;
故答案为C6H4;ad;
(3)既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机物结构中含有不饱和键,满足条件的只有有机物D。
故答案选D。
(4)结构中含有C=C,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学方程式为:n ;
故答案为n 。
【典例】3.化合物C是某合成路线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为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所得B的粗产品通常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
(3)在C的制备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 。
【答案】 加成反应 重结晶 催化剂、吸水剂
【解析】
试题分析:(1)A与氢气反应时在苯环上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2)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时—CH3被氧化成—COOH,故B是;苯甲酸提纯时用重结晶方法。(3)在C的制备过程中发生的 是酯化反应,在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
一、苯
1.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
B.反应②不能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
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一种烃的衍生物
D.反应④能发生,从而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答案】B
【解析】
A.常温下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A错误;
B.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苯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有分层现象,故B正确;
C.反应③为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故C错误;
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但是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简式是CH B.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C.是甲苯的同系物 D.空间构型是平面形
【答案】B
【解析】
A.已知苯的分子式为C6H6,则其最简式是CH,A正确;
B.已知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分子中的六个碳碳键均为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一种独特的键,B错误;
C.苯和甲苯均只含一个苯环即结构相似,且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C正确;
D.苯是平面形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D正确;
故答案为:B。
3.如图(a)~(e)是脂环族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5种物质均易溶于水
B.(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不含立体异构)
C.(b)与(d)的性质完全相同
D.(c)与(e)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答案】B
【解析】
A.上述5种物质均难溶于水,A项错误;
B.(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丙烯,B项正确;
C.(b)与(d)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C项错误;
D.(c)与(e)分子中均有sp3杂化的碳原子,是四面体空间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项错误;
故选B。
4.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
D.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色
【答案】D
【解析】
A.在催化剂作用下,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故A正确;。故苯层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层的位置关系是苯层在上,的苯溶液层与水层的位置关系是水层在下。
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B正确;
C.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由于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则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上层为本,下层为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C正确;
D.苯不能与溴水反应,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由于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则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上层为橙色的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下层为水,故D错误;
故选D。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检验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取冷却后反应液,滴加硝酸酸化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C 验证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D 验证苯和液溴在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通入溶液,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发生消去反应后,只有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可检验乙烯,A正确;
B.检验卤素离子,水解冷却后,滴加硝酸酸化后的硝酸银溶液可检验溴离子,B正确;
C.生成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等,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验证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错误;
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Br,则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先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可验证取代反应,D正确;
故答案选C。
6.如图是甲苯的一些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可能是
B.反应②说明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C.反应③溶液分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D.反应④的生成物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答案】B
【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①的反应条件为光照下进行取代,氯原子应在甲基上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
B.反应②中甲苯的邻位和对位同时被取代,说明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B正确;
C.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与水互溶,不分层,C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④的产物为甲基环己烷,含有5种等效氢,即一氯取代物有5种,D错误;
故选B。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浓硫酸,再加苯,最后滴入浓硝酸
C.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
【答案】C
【解析】
A.取溴苯应用液溴,不能用溴水,故A错误;
B.为防止酸液的飞溅,应先加入浓硝酸,最后加入浓硫酸,故B错误;
C.己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可鉴别,故C正确;
D.应先加入硝酸酸化,否则不能排除氢氧根离子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完全水解后只生成一种有机物
B.从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可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C.测定溶液的pH,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因为溶液显弱酸性,所以常用作铜制线路板的腐蚀剂
【答案】B
【解析】
A.蔗糖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选项A错误;
B.煤干馏的产物为煤焦油,并可从中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选项B正确;
C.溶液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值,选项C错误;
D.溶液常用作铜制线路板的腐蚀剂,利用了Fe3+的氧化性,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二、芳香烃
9.工业生产苯乙烯是利用乙苯的脱氢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B.苯乙烯和乙苯都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面
C.乙苯的一氯代物有3种
D.煤的干馏可以得到苯和乙苯
【答案】C
【解析】
A.逆反应为苯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该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A正确;
B.苯环为平面形结构,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取代苯分子中H原子的位置,在苯分子的同一个平面上,则苯乙烯和乙苯都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面,B正确;
C.乙苯分子中有5种不同的H原子,所以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C错误;
D.煤的干馏可得到芳香类物质,可得到苯、乙苯等,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0.布洛芬是一种用于小儿发热的经典解热镇痛药,异丁基苯是合成它的一种原料,二者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均属于芳香烃
B.异丁基苯的一氯代物有6种
C.异丁基苯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D.布洛芬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A.两者均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但布洛芬中还含有氧元素,则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
B.异丁基苯含有6种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6种,故B正确;
C.苯环上所有原子共平面,甲基和亚甲基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该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故C错误;
D.布洛芬中含有苯环、羧基,具有苯和羧酸的性质,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羧酸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环上有侧链能被强氧化剂氧化,而且有机物燃烧也是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聚合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B。
11.下列关于苯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苯乙烯与过量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溴(Br2) l mol
B.一氯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有3种
C.分子式是C8H8
D.常温常压下,苯乙烯不是气态
【答案】B
【解析】
苯乙烯含有1个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结合苯、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解答该题。
A.苯乙烯含有1个碳碳双键,1mol苯乙烯与过量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l molBr2,故A正确;
B.苯乙烯分子中有5种类型氢原子,若不考虑立体异构,一氯代物有5种,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苯乙烯分子含有8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分子式是C8H8,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苯乙烯为液态,不是气态,故D正确;
答案选B。
12.关于有机物a()、b()、c()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a、b、c的分子式均为C8H8
C.a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b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C
【解析】
A.b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
B.a、b、c的分子中,只有a的分子式为C8H8,b、c分别为:C10H16、C9H11,故B错;
C.分子a为苯乙烯,可看成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苯环所取代所得的产物,由于苯环和乙烯分子均为平面型分子,故C正确;
D.b中只含有2种环境的H,则其一氯代物由2种,故D错;
答案选C。
13.下列关于芳香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烷和甲苯中都含有甲基,甲苯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苯甲酸,而乙烷不能被其氧化,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了影响。
B.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物在100—1100C才能生成二硝基苯,而甲苯在1000时即可生成三硝基甲苯,说明甲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
C.苯、甲苯等是重要的有机溶剂,萘(俗称卫生球)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杀虫剂。
D.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甲苯可加入适量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分液即可。
【答案】C
【解析】
A、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说明苯环上的甲基比乙烷上的甲基活泼,所以苯环对侧链产生了影响,A正确;
B、甲苯中苯环上的氢的取代比苯上的氢的取代所需的条件更容易,说明甲苯苯环上的氢比苯上的氢更活泼,说明侧链对苯环产生了影响,B正确;
C、苯、甲苯等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但萘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不属于绿色杀虫剂,C错误;
D、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甲苯可加入适量的酸性KMnO4溶液,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将苯甲酸转化为易溶的苯甲酸钠,苯不溶于水,然后分液即可得到苯,D正确;
正确答案为C
14.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生成)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1mol甲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
A.与HNO3反应只能生成与HNO3反应生成,说明—CH3对苯环的性质产生了影响,A项正确;
B.CH4、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与之反应生成,说明苯环对—CH3产生了影响,B项错误;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说明该有机物中C的质量分数大,C项错误;
D.1mol甲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苯也与氢气加成,所以无对应关系,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15.下列有关甲苯的描述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产生影响的是
A.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B.甲苯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甲苯硝化反应后生成三硝基甲苯 D.甲苯在光照下与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
A.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这是由于碳不完全燃烧导致的,不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A错误;
B.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因为高锰酸钾氧化了甲苯上的甲基,不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B错误;
C.苯与浓硝酸只能生成硝基苯,甲苯能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可以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的影响,C正确;
D.甲苯在光照下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是甲基上的氢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不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D错误;
故答案选C。
16.下列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苯,工业上可以用苯和丙烯加成反应制得
B.它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有三种一溴代物
D.一定温度下可以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A.题中所给的有机物为异丙苯,工业上可以用苯和丙烯发生加成反应制得,该烃属苯的同系物,故难溶于水,易溶于苯,A正确;
B.因该物质属苯的同系物,侧链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褪色,B正确;
C.苯环上烃基邻间对位有三种取代物,应考虑侧链上的氢原子也可被溴取代,故它有5种一溴代物,C项错误;
D.根据苯的性质,推断此物质一定温度下可以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D正确;
故选C。
17.工业生产苯乙烯是利用乙苯的脱氢反应:+H2(正反应吸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苯、苯乙烯都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B.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C.平衡后,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充入乙苯,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苯、乙苯的主要来源是石油的分馏
【答案】A
【解析】
乙苯和苯乙烯都是芳香烃,乙苯是苯的同系物,苯乙烯是不饱和芳香烃,不属于苯的同系物。
A项、乙苯和苯乙烯都是芳香烃,都能够燃烧发生氧化反应;都能与氢气加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项、苯乙烯分子中含有单键,单键是可以旋转的,苯环和乙烯基上的原子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项、平衡后,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充入乙苯,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项、苯、乙苯的主要来源是煤的干馏及石油的催化重整,故D错误。
课程标准
基础知识通关
规律与方法
经典例题
基础通关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