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班级 科目 化学 教学时数 课时
课题 第三章 第三节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2、了解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及生产实际得出防火、灭火的有效措施。交流并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等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燃烧的条件”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研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开阔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思维。
重点难点 1、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2、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问题导思、实验探究等方法
教具 实验所需仪器、药品
复习检查 做饭时怎样做就可以使燃烧更充分而又节省燃料?出现火灾时怎样处理就能够及时有效的制止火的进一步蔓延呢?
板书设 计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燃烧的三个条件①物质本身是可燃物;②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③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可燃物能够维持燃烧的最低温度)。可燃物要燃烧。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①燃烧:在通常状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②缓慢氧化:物质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③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3、灭火的原理①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②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③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西安市教育委员会监制
课堂练习 见教案中
课后作业 见教案中
实践活动 如果你身处于大火之中,你应该怎样逃生和自救呢?
课后记: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引入]“钻木取火”是我们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就开始的。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作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火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火,但火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我们就很有必要来学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也就是说,做饭时怎样做就可以使燃烧更充分而又节省燃料?出现火灾时怎样处理就能够及时有效的制止火的进一步蔓延呢?[板书]§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设问]燃烧是生活只常见的一种现象,那么要使燃料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探究]实验3—6假设1:火柴可燃,水泥块不可燃。假设2: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不会燃烧,但点燃后可燃烧。假设3:在空气中,已点燃的蜡烛能维持燃烧,用烧杯倒扣住后会慢慢地熄灭。[板书]1、燃烧的三个条件①物质本身是可燃物;②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③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可燃物能够维持燃烧的最低温度)。[展示]“火三角”图片[总结]可燃物要燃烧。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做饭、取暖等火灾等认真思考物质可燃要升温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图3—10
西安市教育委员会监制
西安市教师教案专用纸副页(乙种)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过渡]各种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尽相同的(参阅课本80页表格“着火点”数据),但其燃烧时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发光、发热、且为氧化反应。[设问]到底什么是燃烧呢?[板书]2、相关概念:①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讲解]有些特殊的燃烧,不一定与氧气接触,比如:钠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所以我们所说的燃烧,是指在通常状况下进行的,不是绝对的。[过渡]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伴随着反应的进行有发光、发热等现象的产生。但有些氧化反应又进行的很慢,比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制等,甚至不易觉察。我们就把这类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称之为缓慢氧化。[板书]②缓慢氧化:物质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讲解]物质在进行缓慢氧化时也会放出热量,如果此热量没有及时散失,就会造成热量积累,最终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便会发生自动燃烧,这就是自燃。[板书]③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讲解]比如在自然界火仓库里堆积时间较长的煤炭、稻草、麦秆、落叶、有油污的废布、棉纱等,若通风不好,都可能引起可燃物的自燃而发生大火。这也就提醒我们,对于那些可燃物的保存,要定期给与通风,以使所聚集的热量散失掉,从而防止自然现象的发生。[过渡]燃烧能造福人类,但了解不足或运用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常说:水火无情,无知和疏忽让火灾已经多去了太多人们的生命。[资料] 时间:1994年12月8日下午 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友谊馆 死亡:288小学生,37个教师干部工作人员 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团到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克市教委组织中小学生在友谊馆为验收团举行汇报演出,部分中小学生、教师、工作人员、验收团成员及当地领导共796人到馆内参加活动。 当地时间16时20分左右,由于舞台上方7号光柱灯烤燃附近纱幕,引起大幕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约一分钟后电线短路,灯光熄灭,剧厅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判断: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对吗?学生倾听,通过火灾的实例,明确它的危害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西安市教育委员会监制
西安市教师教案专用纸副页(乙种)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致使众人被烧或窒息,伤亡极为惨重。共死亡325人,其中小学生288人,干部、教师及工作人员37人,受伤住院130人。整个火灾现场的确是惨不忍睹。[讲解]这些沉重的代价告诉我们,必须掌握关于燃烧的相关知识。只有明白了燃烧的条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灭火的原理。[板书]3、灭火的原理[探究]课本81页“讨论与交流”[归纳]a、降低了温度bc、隔绝了空气 d、使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板书]①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②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③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思考]如果你身处于大火之中,你应该怎样逃生和自救呢? 从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中来归纳灭火的原理。
西安市教育委员会监制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三个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三个燃烧的必要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个条件满足其一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