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碳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2 碳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猜测、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等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
2.进行生命教育,树立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三、教学媒体:实验 、多媒体
四、教学模式:“引导-探究”模式
五、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看视频:可乐加薄荷糖 激发兴趣,引入课堂
(二)新课
实验探究一:CO2 能否溶于水对比实验:把水和石灰水分别倒入塑料瓶中 学生跟老师共同参与演示、观察、分析,得出结论:CO2 能溶于水 通过对比实验,既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又能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实验探究二:CO2 能否与水反应1、将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水中和塑料瓶中的水中2、将紫色石蕊滤纸条分别放入CO2、H2O、湿润滤纸条放入CO2中3、将变红的滤纸条加热 学生跟老师共同参与演示、观察、分析,得出结论:CO2 能与水反应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实验探究三:CO2 能与石灰水反应 回顾对比实验,分析,得出结论:CO2 能与石灰水反应 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进行教学。
故事:“死狗洞” 分析,得出结论:不供给呼吸密度大于空气 以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寓教于乐
科普知识:CO2与人体健康菜窖灯火试验 学生参与演示、观察、分析,得出CO2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 学生参与、体会灯火试验
实验探究四:熄灭蜡烛实验 学生参与演示、观察、分析,得出结论:CO2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良好习惯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总结:CO2的性质 学生发言、总结 及时梳理知识系统
由CO2的用途引出三态变化 观看干冰的视频,了解干冰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视频,学生对人工降雨的原理恍然大悟,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了干冰的特性和用途
科普知识:温室效应 观看视频,了解温室效应及其危害、减缓措施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结:我的收获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习题反馈 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巩固
作业布置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