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2、掌握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3、知道硬水的危害和硬水软化的方法;4、了解蒸馏实验。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正确理解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⑵掌握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⑶了解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等常见净水措施的净化效果。2、教学难点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三、教学准备实验4-3实验用品:试管、硬水、软水、肥皂水;实验4-4实验用品:铁架台、酒精灯、陶土网、烧瓶、温度计、单孔橡胶塞、玻璃管、橡胶管、烧杯、试管等。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回顾:⑴自来水生产有哪些主要环节?用到了哪些主要净水措施?⑵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分别能除去水中的哪些杂质?⑶过滤用到哪些仪器?有哪些重要注意事项?多次过滤仍然浑浊可能有哪些原因?⑷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自来水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2、展示附着水垢的开水壶,引入:你们知道用自来水烧开水的水壶中的白色物质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二)展示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2、掌握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3、知道硬水的危害和硬水软化的方法;4、了解蒸馏实验。(三)质疑探究1、探究活动一⑴引导学生回顾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中去掉了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自来水中还存在一些可溶性杂质,其中一部分就是可溶性钙镁物质,引出硬水水和软水。⑵介绍硬水和软水的概念:①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叫硬水;②软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叫软水。2、探究活动二⑴学生阅读P76实验4-3,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⑵引导总结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向水中滴加适量的肥皂水振荡或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有浮渣的是硬水。⑶展示P76图4-19,介绍用肥皂洗手过程中产生浮渣,就是因为水的硬度较大的缘故。3、探究活动三⑴学生阅读P76相关内容,展示附着水垢的水壶和管道,了解硬水在生产生活中的危害。⑵引导总结硬水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危害:①使衣服洗不干净,浪费洗涤剂;②产生水垢,浪费燃料,甚至使锅炉爆炸;③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不利。4、探究活动四⑴从硬水的危害引出如何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的问题。⑵介绍水垢产生的原理,引出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成软水的方法:煮沸。⑶讨论:①天然水一般是混合物,哪些情况下水是纯净物?②蒸馏水是硬水还是软水?⑷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并引出蒸馏水是如何 制取的呢?⑸学生阅读P76-77实验4-4及图4-20了解蒸馏水的制取装置和过程。⑹对照实验4-4,指出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①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加热前要向硬水中加入几粒沸石,防止发生暴沸;③冷凝管中的水下进上出,增强冷凝效果。⑺展示P77图4-21,引导学生分析图中的简易蒸馏装置,利用该装置演示制取蒸馏水,并检验其是硬水还是软水。⑻总结得出蒸馏也是硬水软化成软水的重要措施。⑼讨论:①蒸馏对水是否有净化作用?②常见的净水措施有哪些?③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等净水措施的净化效果的顺序是怎样的?⑽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⑾讨论:④生活中常见的饮用水有哪些?⑿引导学生讨论,介绍常见饮用水的优缺点,并总结。(四)归纳展示1、学生回顾本次课的目标。2、根据学习目标归纳本次课的内容:二、硬水和软水1、硬水和软水的概念2、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3、硬水的危害4、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蒸馏装置及其注意事项(五)课堂精练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B. 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 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D. 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2、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不利,下列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B.使用硬水烧水易产生水垢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D.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3、观察下图几种净水装置或净水方法,并比较净水程度,回答相关问题。(1)图①中的烧瓶加热需垫 ,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2)上述净水方法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填序号),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试剂是 。(3)图③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若所得滤液仍浑浊,应进行的操作是 ;图④中粒状活性炭层的作用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