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人文地理下册 4.3.1 秦岭-淮河分南北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历史与社会 人文地理下册 4.3.1 秦岭-淮河分南北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4.3.1 秦岭-淮河分南北
【基础巩固】
下面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据图回答1-2题。
1.浙江省所在的地理区域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导致图中②区域与其他三大区域景观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气候 D.地形
3.多数傣族同胞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穿短衣。这是因为云南南部( )
A.气候干热 B.气候干燥
C.地表崎岖 D.气候湿热
4.冬季时,我国的海南岛鸟语花香,而北方的黑龙江冰天雪地。造成南北气温差异显著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5.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全国均匀分布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由南向北递增 D.由东向西递增
6.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南方地区特点的是( )
我四有一座奇特的山脉,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据此,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的地理界线,与它的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湿润区与干早区的界线 ④旱地和水田的界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除纬度因素外,加剧图中对话双方气温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降水 C.海陆分布 D,地形
9.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反映的分别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景观
B.甲、乙两图反映的分别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景观
C甲、乙两图反映的都是北方地区的景观
D.甲、乙两图反映的都是南方地区的景观
10.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我回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 )
1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并回答问题。
请根据表格,举例说明气候是如何影响自然和人文环境的。
示例: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冬季河流结冰;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冬季河流不结冰。
【拓展提升】
读右侧关于我国五座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第1-2题。
1.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乌鲁木齐 B.呼和浩特 C.银川 D.南宁
2.下列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1-2题)
(1)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 地,农业最易受到春旱威胁的是 地。
(2)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
(3)a区域七月平均气温偏 (填“高”或“低”),这是因为 。
(4)b区域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5)图中放大区域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P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高原,该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治理该问题,主要采用的整治措施有 。
(6)M为 (填山脉名称),它与淮河形成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例说明该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答案
【基础巩固】
1.C 2.D 3.D 4.C 5.B 6.B 7.B 8.D 9.A 10.A
11.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一淮河以南
气候 气候类型名称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一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于800毫米 多于800毫米
河流(数量、水量、是否结冰) 数量少,水量小,冬季结冰 数量多,水量大,冬季不结冰
农 业 农作物种类 小麦、玉米等为主 水稻为主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生 活 饮食习惯 喜欢吃面食 喜欢吃米饭
民居特色 墙壁厚实,窗户严密,室内一 般有取暖设备 注重通风、防雨,屋顶坡度较 大,一般没有取暖设备
交通工具 陆路交通为主 陆路交通和水运均有
再如: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秦岭一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室内一般没有取暖设备,农作物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秦岭一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河流数量少,水量小,以旱地为主;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高于800毫米,河流数量多,水量大,以水田为主,房屋注重通风、防雨,屋顶坡度较大。(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提升】
A 2.B
(1)① ③
④ 位于地势第一级、第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低 海拔高,气温低
(4)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又受层层山岭的阻挡(合理即可)
(5)二 黄土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植树造林)等
(6)秦岭 是南方与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湿润与半湿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林等的界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