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溶液的酸碱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溶液呈一定的酸碱性,溶液可分为中性、酸性或碱性(2)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3)通过分组实验,掌握实验基本操作2.过程与方法(1)选择指示剂测试、推断溶液的酸碱性,探究指示剂变色与溶液酸碱性间的规律(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实验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的分工合作,学会知识的迁移(2)体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探究归纳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熟练使用广泛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三.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关于溶液特性知识的升华内容,了解溶液的酸碱性是酸、碱的起点知识,定性地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对后面定量认识溶液的酸碱度,是一个承前继后的过渡知识。学好这节内容,既对后面知识起铺垫作用,又能使同学们对生活中一些有关物质酸碱性的知识有简单的了解。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科学》课以及上半学年的学习中已经陆续学习过石蕊、酚酞试液的知识,基于该学习情况,综合本课时内容的特殊性,本课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实验的探究学习方式,教师辅以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使他们逐步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以及能从化学角度分析和认识社会、自然现象的科学习惯。五.教学环节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验引入] [问题1]有三种无色的液体,分别是白醋、蒸馏水和洗衣液,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 [讲述]我们可以利用石蕊和酚酞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我们把这类试剂叫做酸碱指示剂,它的作用就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板书]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思考、回答 带动学生回顾知识点 引入主题二.判断溶液酸碱性 [学生实验一] 分别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检测6种常见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 1、酸性溶液有:盐酸、氯化铵溶液 2、碱性溶液有: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3、中性溶液有:蒸馏水、氯化钠溶液 [阅读] 书本87页,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讲述]300年前,英国科学家波义尔的一个偶然间的过失,却使他成功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总结。 阅读书本P87 资料库。 对酸碱指示剂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归纳总结能力,达成知识的迁移 了解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三.检验溶液酸碱度 [提问设疑] [问题2]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了盐酸、氯化铵溶液都是酸性溶液,但它们的酸性强弱不同,利用酸碱指示剂无法区分它们的强弱,同学们有没有好的方法? [引入]pH [讲述]pH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取值在0-14之间。这些数字就可以衡量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板书]二、检验酸碱性强弱—pH 范围:0-14 [演示]介绍pH试纸使用方法 使用时,撕下一条,放在表面皿中,用一根干燥的玻璃棒蘸取一滴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中部,再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就可以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度(强调注意事项:表面皿擦干,手擦干,取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或滴管滴1滴即可,与比色卡颜色比对) [学生实验二] 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实验步骤: 1、取一块干净的表面皿,放两张pH试纸,用胶头滴管取分别取第一组:①盐酸②氯化铵溶液,各滴一滴溶液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 2、取一块干净的表面皿,放两张pH试纸,用胶头滴管取分别取第二组:③蒸馏水④氯化钠溶液,各滴一滴溶液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 3、取一块干净的表面皿,放两张pH试纸,用胶头滴管取分别取第三组:⑤碳酸钠⑥氢氧化钠溶液,各滴一滴溶液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 [讨论]测定结果,归纳pH与酸碱性的关系,并判断哪种溶液酸性更强?哪种溶液碱性更强? [结论]:pH<7的是酸性溶液,有盐酸和氯化铵,pH=7的是中性溶液,有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pH>7的是中性溶液,有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其中酸性最强的溶液是盐酸,碱性最强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思考。 观察pH试纸的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 引入酸碱性强弱的比较 通过实验获得体验,总结规律,培养分析、归纳能力三.小结 [小结] 1.判断酸碱性 2.判断酸碱性强弱(酸碱度) 回顾 回顾、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