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活中常见的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安排在酸碱相关内容之后,合乎学生接受知识的逻辑。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盐开始,介绍两类重要的盐—氯化钠和碳酸盐。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一部分先从生活常识着手,主要介绍食盐的性质、用途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根据分布情况提出得到粗盐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探究粗盐提纯。第二部分从图片展示开始,介绍碳酸盐在生活中的用途,并以回忆二氧化碳制法的手法引入正题,以比较碳酸盐和酸、碱反应寻找规律得出复分解反应,比较自然。人教版教材面向全国的,而各地情况不同。广州市为了与高中衔接在酸碱盐方面要求更宽更广。在教学中应对盐的性质进行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要求熟练掌握。教学重点:1、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和应用。2、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3、蒸发操作及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其应用。三、分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播放视频】两则“工业用盐”中毒新闻⑴南京某高校女生连吃多根火腿肠昏迷⑵某地误食工业用盐致多人死亡。【过渡】如果他们多一点盐的知识该有多好啊,也许惨剧就不会发生。食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我们真的了解它吗?【提问】盐的概念是什么?并填写下列练习:1.常见的金属离子: 2.常见的酸根离子: 3.请写出3种常见盐的化学式: 。【提问】食盐和盐是什么关系?【小结】生活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很多,例如碳酸钠、碳酸氢和碳酸钙、高锰酸钾、硫酸铜等。而有些盐是有毒的,如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当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硫酸铜也是有毒的。本节课我们先来讨论有关食盐的知识。食盐的功能用途【提问】这晶莹雪白的食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您对食盐又知多少?1.说一说食盐常见的用途。2.食盐的生理功能是什么?3.食盐从哪里来?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观看视频,讨论,渐入盐的世界。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练习答: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食盐是这类物质的一种。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食盐的相关知识学生活动 通过两则“工业用盐”中毒新闻,引起学生对盐的关注和思考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产生对盐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回顾和书写,使学生对盐的认识更具体化。通过讨论和观看录像,学生从中懂得了“我为什么要吃盐?”“盐从哪里来?”等生活常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学设 计 意 图【提问】通过阅读教材,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播放录像】介绍食盐的功能、用途、在自然界的分布。【投影】1.氯化钠的构成2.氯化钠的用途3.氯化钠的分布【过渡】人们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再次加工提纯可得精盐。实验探究粗盐提纯【提问】1、粗盐中可能含有那些杂质?2、可通过那些方法除去杂质?【小结】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铝)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化学试剂将杂质反应掉,同时不产生新的杂质除去不可溶性杂质的方法-过滤法(溶解、过滤、蒸发)【追问】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那些问题?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投影】过滤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设问】在粗盐提纯中还要涉及到新的操作-蒸发在蒸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投影、示范并讲解】蒸发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蒸发时应注意:1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2、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的溶液以不要超过蒸发皿的三分之二为宜,防止加热至沸腾时易飞溅。3、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过渡】了解了上述操作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活动与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巡回指导 搜集实验信息【交流】实验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原因. 口答观看录像尝试归纳讨论口答观察教师的一些示范动作记住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组实验将实验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并填写实验报告汇报讨论结果学生活动 习兴趣、参与度、主动性有效地提升,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得出除泥沙的方法。通过复习旧知识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操作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新仪器和新操作方法的适时指导、实验步骤的呈现等,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保证。通过分组实验,增进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基本、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设 计 意 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