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热点题型】40 沉淀溶解平衡的图像问题分析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这近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题型,该平衡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存在着共性,所以在高考中是保留题型,知识内容只是在几大平衡中来回切换,所以我们要根据其基本原理,结合图形和函数曲线的特点所表达出来的数学含义,来掌握其解题方法和技巧。1.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类似于溶解度曲线,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饱和溶液,当曲线的坐标表示离子浓度时,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此时有沉淀析出,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当曲线的坐标表示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时,曲线上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 2.从图像中找到数据,根据Ksp公式计算得出Ksp的值。3.比较溶液的Qc与Ksp的大小,当Qc>Ksp时,有沉淀析出,当Qc<Ksp时,无沉淀析出。4.涉及Qc的计算时,所代入的离子浓度一定是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因此计算离子浓度时,所代入的溶液体积也必须是混合溶液的体积。5.解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的三步骤第一步: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点、线外点的含义(1)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Ksp。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以外。(2)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Ksp。(3)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第三步:抓住Ksp的特点,结合选项分析判断(1)溶液在恒温蒸发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原溶液不饱和时,离子浓度都增大;②原溶液饱和时,离子浓度都不变。(2)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无关,在同一曲线上的点,溶度积常数相同。【典例精析】某温度时,卤化银(AgX,X=Cl,Br,I)的3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AgCl,AgBr,AgI的Ksp依次减小。已知pAg=-lgc(Ag+),pX=-lgc(X-),利用pX—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Ag+)和c(X-)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点表示由过量的KI与AgNO3反应产生AgI沉淀B.A线是AgCl的溶解平衡曲线,C线是AgI的溶解平衡曲线C.d点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形成的饱和溶液D.坐标点(8,4)形成的溶液是AgCl的不饱和溶液【专题训练】1.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处表示的不饱和溶液B.该温度下,C.升高温度,X线位置将发生变化D.X、Y分别为ZnS、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2.已知卤化银在水中的溶解是吸热过程。T1℃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C.升高温度,点沿方向移动D.的平衡常数3.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图:下列曲线图中从左到右依次表示上述过程中的①平衡移动过程 ②中和滴定过程③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过程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4.如图所示为某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Na2SO4(s)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B.在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c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D.升高温度,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c点5.回答下列有关水溶液的问题:(1)下列两种溶液中,室温下由水电离生成的浓度之比(①∶②)是_______。①的盐酸 ②的NaOH溶液(2)已知在25℃和9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①在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填“A”或“B”)。②曲线B对应温度下,的盐酸溶液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混合,溶液的_______。(3)某研究小组进行,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查阅资料)25℃时,,。(实验探究)向2支均盛有1 mL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制得等量沉淀。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不同试剂,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现象(用下列选项中字母代号填写)。试管编号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I 2滴溶液 _______II 溶液 _______A.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B.白色沉淀不发生改变C.红褐色沉淀转化为白色沉淀 D.白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②同学们猜想实验Ⅱ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两种:猜想1:结合电离出的,使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猜想2:_______。③为验证猜想,同学们取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固体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铵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和氨水混合液(),两者沉淀均溶解。该实验证明正确的是_______(填“猜想1”或“猜想2”)。6.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设计以下流程验证 SO2 的还原性。已知:沉淀 D 洗涤干净,加入过量盐酸时,部分沉淀溶解,剩余少量沉淀 F。(1)关于“白色沉淀 B”的成份分析:①甲同学推断白色沉淀 B 含 Ag2SO4。实验现象依据:“沉淀 F”说明“沉淀 D”中含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进而说明“白色沉淀B"中含 Ag2SO4。②乙同学认为“白色沉淀 B”中含有 Ag2SO3。实验现象依据:“沉淀 D 洗涤干净,加入过量盐酸时,部分沉淀溶解”,溶解的物质为 BaSO3, 进而推断沉淀 B 中含 Ag2SO3。为进一步证实 B 中含有 Ag2SO3,可取少量滤液 E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2)常温下,Ag2SO4 与 Ag2SO3 中 c(Ag+)与 c(SO3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Ksp(Ag2SO4)>Ksp(Ag2SO3),回答问题:①表示 Ag2SO4 的沉淀溶解平衡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 (填“a”、“b”)②Ksp(Ag2SO3)为________________mol3 L-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热点题型】40 沉淀溶解平衡的图像问题分析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这近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题型,该平衡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存在着共性,所以在高考中是保留题型,知识内容只是在几大平衡中来回切换,所以我们要根据其基本原理,结合图形和函数曲线的特点所表达出来的数学含义,来掌握其解题方法和技巧。1.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类似于溶解度曲线,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饱和溶液,当曲线的坐标表示离子浓度时,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此时有沉淀析出,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当曲线的坐标表示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时,曲线上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 2.从图像中找到数据,根据Ksp公式计算得出Ksp的值。3.比较溶液的Qc与Ksp的大小,当Qc>Ksp时,有沉淀析出,当Qc<Ksp时,无沉淀析出。4.涉及Qc的计算时,所代入的离子浓度一定是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因此计算离子浓度时,所代入的溶液体积也必须是混合溶液的体积。5.解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题的三步骤第一步: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点、线外点的含义(1)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Ksp。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以外。(2)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Ksp。(3)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第三步:抓住Ksp的特点,结合选项分析判断(1)溶液在恒温蒸发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原溶液不饱和时,离子浓度都增大;②原溶液饱和时,离子浓度都不变。(2)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无关,在同一曲线上的点,溶度积常数相同。【典例精析】某温度时,卤化银(AgX,X=Cl,Br,I)的3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AgCl,AgBr,AgI的Ksp依次减小。已知pAg=-lgc(Ag+),pX=-lgc(X-),利用pX—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Ag+)和c(X-)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点表示由过量的KI与AgNO3反应产生AgI沉淀B.A线是AgCl的溶解平衡曲线,C线是AgI的溶解平衡曲线C.d点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形成的饱和溶液D.坐标点(8,4)形成的溶液是AgCl的不饱和溶液【答案】A【分析】AgCl,AgBr,AgI的Ksp依次减小,则在银离子浓度相等的条件下,碘化银中碘离子的浓度最小,则pX最大,所以曲线C表示碘化银,B表示溴化银,A表示氯化银的溶解平衡曲线。【解析】A.e点在碘化银的溶解平衡上,没有AgI沉淀产生,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线是AgCl的溶解平衡曲线,C线是AgI的溶解平衡曲线,B正确;C.d点在溴化银的溶解平衡曲线上,则表示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形成的饱和溶液,C正确;D.坐标点(8,4)在氯化银的溶解平衡曲线的上方,则形成的溶液是AgCl的不饱和溶液,D正确,答案选A。【专题训练】1.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处表示的不饱和溶液B.该温度下,C.升高温度,X线位置将发生变化D.X、Y分别为ZnS、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答案】A【解析】A.a点处,应该为过饱和溶液,A项错误;B.,B项正确;C.升高温度,增大,X直线向右上方移动,C项正确;D.根据图像中所给数据分析,X表示阴、阳离子浓度变化倍数相同,为沉淀溶解平衡曲线,Y表示阴、阳离子浓度变化倍数不同,为沉淀溶解平衡曲线,D项正确;答案选A。2.已知卤化银在水中的溶解是吸热过程。T1℃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C.升高温度,点沿方向移动D.的平衡常数【答案】D【分析】由<可知,图中曲线L1为AgBr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曲线L2为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据此分析解答。【解析】A.由分析可知,L1为AgBr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N点处于沉淀溶解平衡,=a2=5.010-13,解得,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代表AgCl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B错误;C.升高温度促进溶解,AgBr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Ag+和Br-浓度都增大,点不可能沿方向移动,故C错误;D.的平衡常数,故D正确;答案选D。3.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图:下列曲线图中从左到右依次表示上述过程中的①平衡移动过程 ②中和滴定过程③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过程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曲线图中从左到右依次表示②中和滴定过程、①平衡移动过程、③沉淀的生成和溶解、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过程,选D。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图像的判断与分析。4.如图所示为某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Na2SO4(s)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B.在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c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D.升高温度,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c点【答案】D【解析】A、硫酸钡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a点在平衡曲线上,加入Na2SO4,会增大c(SO42-),平衡左移,c(Ba2+)应降低,故A正确;B、在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故B正确;C、c点时溶液不饱和,蒸发溶剂水,c(SO42-)、c(Ba2+)均增大,所以可能使溶液由c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故C正确。D、升高温度, 溶剂水蒸发,c(SO42-)、c(Ba2+)均增大,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不会使溶液由b点变为c点,故D错误。本题选D。5.回答下列有关水溶液的问题:(1)下列两种溶液中,室温下由水电离生成的浓度之比(①∶②)是_______。①的盐酸 ②的NaOH溶液(2)已知在25℃和9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①在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填“A”或“B”)。②曲线B对应温度下,的盐酸溶液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混合,溶液的_______。(3)某研究小组进行,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查阅资料)25℃时,,。(实验探究)向2支均盛有1 mL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制得等量沉淀。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不同试剂,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现象(用下列选项中字母代号填写)。试管编号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I 2滴溶液 _______II 溶液 _______A.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B.白色沉淀不发生改变C.红褐色沉淀转化为白色沉淀 D.白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②同学们猜想实验Ⅱ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两种:猜想1:结合电离出的,使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猜想2:_______。③为验证猜想,同学们取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固体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铵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和氨水混合液(),两者沉淀均溶解。该实验证明正确的是_______(填“猜想1”或“猜想2”)。【答案】(1) (2) A 9 (3) A D 水解出来的与电离出的结合成水,使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猜想1【解析】(1)酸溶液中水电离产生氢离子的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室温下的盐酸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1,碱溶液中氢离子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室温下的NaOH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1,由水电离生成的浓度之比(①∶②)是。故答案为:1:10;(2)①曲线A条件下,,曲线B条件下,,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加热促进电离,所以A曲线代表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95℃时水的离子积。故答案为:A;②曲线B对应温度下,,的盐酸溶液和的氢氧化钠溶液按体积比混合,碱过量,,,。故答案为:9;(2)①已知,,由反应可知,二者基本反应完全,生成白色沉淀,当向其中加入溶液时,由于远小于,所以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故答案选A;当向其中加入溶液,与电离出的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使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使完全溶解得无色溶液,所以答案选D。故答案为:A;D;②因水解而呈酸性,生成的与电离出的结合生成水,使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水解出来的与电离出的结合成水,使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③由于醋酸铵溶液呈中性,能使沉淀溶解,说明不是水解呈酸性导致溶解;当加入弱碱性的和氨水混合液时,沉淀也溶解,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因此证明沉淀溶解的根本原因是与电离出的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得无色溶液,所以猜想1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猜想1;6.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设计以下流程验证 SO2 的还原性。已知:沉淀 D 洗涤干净,加入过量盐酸时,部分沉淀溶解,剩余少量沉淀 F。(1)关于“白色沉淀 B”的成份分析:①甲同学推断白色沉淀 B 含 Ag2SO4。实验现象依据:“沉淀 F”说明“沉淀 D”中含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进而说明“白色沉淀B"中含 Ag2SO4。②乙同学认为“白色沉淀 B”中含有 Ag2SO3。实验现象依据:“沉淀 D 洗涤干净,加入过量盐酸时,部分沉淀溶解”,溶解的物质为 BaSO3, 进而推断沉淀 B 中含 Ag2SO3。为进一步证实 B 中含有 Ag2SO3,可取少量滤液 E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2)常温下,Ag2SO4 与 Ag2SO3 中 c(Ag+)与 c(SO3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Ksp(Ag2SO4)>Ksp(Ag2SO3),回答问题:①表示 Ag2SO4 的沉淀溶解平衡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 (填“a”、“b”)②Ksp(Ag2SO3)为________________mol3 L-3【答案】(1)①BaSO4 ② H2O2(或溴水、氯水等氧化剂) (2) a 1.44×10-14【分析】⑴①由题意可知,溶液C加入硝酸钡生成的沉淀D,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未溶解的沉淀F,则沉淀F为BaSO4,则沉淀D一定含BaSO4。②依据题意知,沉淀D中未溶解的为BaSO4,溶解的为BaSO3,BaSO3与HCl反应生成BaCl2、SO2,只要证明滤液E中含有SO32-即可证明B中含有Ag2SO3,所以选用的试剂是H2O2等强氧化性的溶液。(2)①当银离子浓度相同时,硫酸根离子浓度大于亚硫酸根离子浓度,因此表示Ag2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关系的曲线是a。②Ksp(Ag2SO3)为。【解析】⑴①由题意可知,溶液C加入硝酸钡生成的沉淀D,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未溶解的沉淀F,则沉淀F为BaSO4,则沉淀D一定含BaSO4,故答案为:BaSO4。②依据题意知,沉淀D中未溶解的为BaSO4,溶解的为BaSO3,BaSO3与HCl反应生成BaCl2、SO2,只要证明滤液E中含有SO32-即可证明B中含有Ag2SO3,所以选用的试剂是H2O2等强氧化性的溶液,故答案为:少量H2O2(或溴水、氯水等氧化剂)。(2)①当银离子浓度相同时,硫酸根离子浓度大于亚硫酸根离子浓度,因此表示Ag2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关系的曲线是a,故答案为:a。②Ksp(Ag2SO3)为,故答案为:1.44×10-14。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热点题型】40 沉淀溶解平衡的图像问题分析-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速练(原卷版) .doc 【热点题型】40 沉淀溶解平衡的图像问题分析-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速练(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