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型】48 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速练 通用版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热点题型】48 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速练 通用版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题型】48 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
1.沉淀洗涤的目的
(1)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沉淀物。
(2)若滤液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洗涤过滤所得到的滤渣,把有用的物质如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
2.洗涤沉淀的常用洗涤剂
(1)蒸馏水:主要适用于除去沉淀吸附的可溶性杂质。
(2)冷水:除去沉沉的可溶性杂质,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而减少沉淀损失。
(3)沉淀的饱和溶液:减小沉淀的溶解。
(4)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适用于易溶于水的固体,既减少了固体溶解,又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3.三种洗涤方式的答题模板
(1)检验沉淀完全的答题模板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沉淀剂→有无沉淀→结论。
(2)洗涤沉淀的答题模板
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
 ↓
标准(使洗涤液完全浸没沉淀或晶体)
 ↓
重复(待洗涤液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答题模板
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
 ↓
加试剂[加入××试剂(必要时加热,如检验NH)]
 ↓
现象(不产生××沉淀、溶液不变××色或不产生××气体)
 ↓
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典例精析】
1.在测定Na2SO4和NaCl的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沉淀SO,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4的质量,试问:
(1)怎样判断SO是否沉淀完全?
【答案】
在上层清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未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
(2)过滤完毕后,为什么要洗涤沉淀(即洗涤沉淀的目的)
【答案】
洗去可溶性杂质(Na+、Cl-)等。
(3)沉淀的洗涤方法?
【答案】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复2~3次。
(4)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
【答案】
取最后一次滤出液少许放于试管中,滴加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专题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用浓盐酸洗涤
B.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水洗涤
C.淀粉溶液加稀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
D.将2%的氨水逐滴滴入2%的溶液,直至沉淀恰好溶解,可制得银氨溶液
【答案】D
【解析】
A.银与浓盐酸不反应,银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而溶解,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可用稀硝酸洗涤,选项A错误;
B.苯酚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酒精,所以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酒精洗涤,选项B错误;
C.检验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应水解后冷却先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在碱性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选项C错误;
D.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配制银氨溶液,即将2%的稀氨水逐滴加入2%的AgNO3溶液中,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可制得银氨溶液,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生活因化学而精彩,化学因实验而生动,实验因“洗涤”而更加精准,关于沉淀或晶体洗涤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洗净的检验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形成沉淀的该溶液中的离子
B.洗涤的试剂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C.洗涤的目的一般是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可溶性的杂质,提高纯度
D.洗涤的操作是向过滤器里加洗涤剂,一般洗涤剂尽量多加,然后让洗涤剂自然流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沉淀洗涤,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形成沉淀的离子,故说法正确;B、洗涤试剂选择,减少物质的溶解,一般用蒸馏水、冰水、乙醇等,故说法正确;C、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沉淀表面可溶性的杂质,提高沉淀的纯度,故说法正确;D、洗涤操作是一般洗涤剂量少多次,故说法错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抽滤装置中洗涤晶体时,为减少晶体溶解损失,应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滤纸
B.制备阿司匹林时,用冷水洗涤产品,再抽干水分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应用少量酒精洗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D.洗涤沉淀时,应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得沉淀表面上的杂质溶于水中
【答案】D
【解析】
A. 在抽滤装置中洗涤晶体时,为减少晶体溶解损失,应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滤纸,使洗涤剂与晶体充分接触,A正确;
B. 制备阿司匹林时,用冷水洗涤产品,除去表面的杂质,减小阿司匹林的溶解,再抽干水分,B正确;
C. 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不溶于乙醇,水与乙醇以任意比互溶,则用少量酒精洗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C正确;
D. 洗涤沉淀时,应向沉淀中加蒸馏水,使水没过沉淀,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几次,D错误;
答案为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则SO42-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42-
B.Ksp小的物质的溶解能力一定比Ksp大的物质的小
C.为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
D.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
【答案】C
【解析】
A.生成BaSO4沉淀后的溶液中仍然存在Ba2+和SO42-,因为有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存在,选项A错误;
B.同类型物质的Ksp数值越小,溶解能力越小,不同类型的物质则不能直接比较,选项B错误;
C.从减小BaSO4沉淀损失的角度而言,用稀H2SO4洗涤效果好,因为H2SO4可以抑制BaSO4的溶解,选项C正确;
D.洗涤沉淀一般2~3次即可,次数过多会使沉淀溶解而减少,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物质的溶解都是吸热的
C.沉淀反应中常加过量的沉淀剂,其目的是使沉淀完全
D.除去溶液中Mg2+,用OH-比效果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小
【答案】B
【解析】
A.AgCl沉淀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加入盐酸,增大了c(Cl-),使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因此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故A正确;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氢氧化钙溶液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加过量的沉淀剂能使沉淀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所以沉淀反应中常加过量的沉淀剂,其目的是使沉淀完全,故C正确;
D.溶解度大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另一种沉淀,用OH-沉淀Mg2+比用CO32-效果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小,故D正确;
故选B。
6.实验室中利用FeSO4 溶液制备FeCO3 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沉淀的同时有CO2气体产生 B.过滤和洗涤均可在漏斗中进行
C.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用盐酸 D.用Na2CO3代替NH4HCO3,可能有Fe(OH)2沉淀产生
【答案】C
【解析】A. 亚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相互促进,因此沉淀的同时有CO2气体产生,A正确; B. 过滤和洗涤均可在漏斗中进行,B正确;C. 沉淀表面没有银离子,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不能用盐酸,C错误;D. 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用Na2CO3代替NH4HCO3,可能有Fe(OH)2沉淀产生,D正确;答案选C。
7.有关抽滤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滤液快达到支管口时,应先拔掉橡皮管,再从支管倒出滤液
B.在吸滤瓶和抽气泵之间应连接一个安全瓶,吸滤瓶应与安全瓶的长导管相连接
C.抽滤时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否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
D.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缓通过沉淀物
【答案】D
【解析】
A.当吸滤瓶中液面快达到支管口位置时,应拔掉吸滤瓶上的橡皮管,从吸滤瓶上口倒出溶液,而不能从吸滤瓶支管口倒出溶液,故A错误;
B.在吸滤瓶和抽气泵之间应连接一个安全瓶,吸滤瓶应与安全瓶的短导管相接,否则易使水进入安全瓶,故B错误;
C.胶状沉淀易透过滤纸而不易采用抽滤方法,故C错误;
D.在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缓通过沉淀物,防止沉淀溶解而造成损失,故D正确。
故选D。
8.利用工业FeCl3制取纯净的草酸铁晶体[Fe2(C2O4)3·5H2O]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所得Fe2(C2O4)3·5H2O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洗涤是除去沉淀表面的杂质,冰水洗涤是减少沉淀溶解损失。
【答案】
除去杂质,减少草酸铁晶体的溶解损耗
9.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
Mg2+、Fe3+、SO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选择最好的试剂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洗涤的操作为 。
【答案】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75%乙醇,使溶液完全浸没NaCl晶体,待溶液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
10.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答案】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
11.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Mn(Ⅱ)、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答案】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12.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3+、Fe2+和Mn2+等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已知:I.氢氧化亚铁呈絮状。
II.右表是25℃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对应的pH。
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Fe2+ 7.6 9.6
Fe3+ 2.7 3.7
Mn2+ 8.3 9.8
Mg2+ 9.6 11.1
回答下列问题:
(5)“操作a”包括过滤、洗涤沉淀等操作。若要检测“洗涤沉淀”是否完成,其方法是(包括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
【答案】取少量最后一次洗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洗涤已完成;反之,若产生沉淀,洗涤未完成
【解析】
(5)洗涤沉淀碳酸镁,主要是洗去表面的氯离子,检测“洗涤沉淀”是否完成方法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洗涤已完成;反之,若产生沉淀,洗涤未完成,故答案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洗涤已完成;反之,若产生沉淀,洗涤未完成
13.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钠两种溶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______,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_____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均存在。
(2)洗涤碳酸镁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如何检验碳酸镁沉淀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_。
【答案】稀盐酸 氯化钡 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使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让蒸馏水自然流下,重复上述操作次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洗净,反之,已洗涤干净
【解析】
(1)常用酸来检验CO32-,常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因为CO32-可与生成碳酸钡沉淀,干扰SO42-的检验,故在检验SO42-之前应先检验CO32-,并将其除去。可以先加入过量稀盐酸,H+与CO32-反应生成CO2,检验了CO32-的同时,也排除了CO32-对SO42-检验的干扰,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SO42-;
(2)过滤后,得到的MgCO3固体表面残留部分原混合液中的溶质离子,用蒸馏水在原过滤装置中洗涤固体即可,操作为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使蒸馏水刚好浸没沉淀,让蒸馏水自然流下,重复上述操作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净时,实际上是检验最后一挺洗涤液中是否舍有原混合液中的溶质离子,此题可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达到目的,操作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洗净,反之,已洗涤干净。
14.过滤在实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测定某含硫酸钠和碳酸钠杂质的氯化钠样品中硫酸钠的含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100 g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
②向A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沉淀剂B,使SO完全沉淀下来。
③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得到固体C,洗涤,干燥。
④称量得固体C的质量为23.3g。
(3)如何洗涤固体C:__________。如何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
【答案】 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如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解析】
(3)沉淀为BaSO4沉淀,洗涤的方法为: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BaSO4沉淀表面可能有Cl-,所以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如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题型】48 沉淀洗涤的答题规范
1.沉淀洗涤的目的
(1)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净的沉淀物。
(2)若滤液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洗涤过滤所得到的滤渣,把有用的物质如目标产物尽可能洗出来。
2.洗涤沉淀的常用洗涤剂
(1)蒸馏水:主要适用于除去沉淀吸附的可溶性杂质。
(2)冷水:除去沉沉的可溶性杂质,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而减少沉淀损失。
(3)沉淀的饱和溶液:减小沉淀的溶解。
(4)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适用于易溶于水的固体,既减少了固体溶解,又利用有机溶剂的挥发性,除去固体表面的水分,产品易干燥。
3.三种洗涤方式的答题模板
(1)检验沉淀完全的答题模板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沉淀剂→有无沉淀→结论。
(2)洗涤沉淀的答题模板
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洗涤液)
 ↓
标准(使洗涤液完全浸没沉淀或晶体)
 ↓
重复(待洗涤液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答题模板
取样(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
 ↓
加试剂[加入××试剂(必要时加热,如检验NH)]
 ↓
现象(不产生××沉淀、溶液不变××色或不产生××气体)
 ↓
结论(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典例精析】
1.在测定Na2SO4和NaCl的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沉淀SO,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4的质量,试问:
(1)怎样判断SO是否沉淀完全?
【答案】
在上层清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未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
(2)过滤完毕后,为什么要洗涤沉淀(即洗涤沉淀的目的)
【答案】
洗去可溶性杂质(Na+、Cl-)等。
(3)沉淀的洗涤方法?
【答案】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复2~3次。
(4)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
【答案】
取最后一次滤出液少许放于试管中,滴加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专题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的银镜,用浓盐酸洗涤
B.盛放过苯酚的试剂瓶中残留的苯酚,用水洗涤
C.淀粉溶液加稀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
D.将2%的氨水逐滴滴入2%的溶液,直至沉淀恰好溶解,可制得银氨溶液
2.生活因化学而精彩,化学因实验而生动,实验因“洗涤”而更加精准,关于沉淀或晶体洗涤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洗净的检验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形成沉淀的该溶液中的离子
B.洗涤的试剂一般可选用蒸馏水、冰水、乙醇、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C.洗涤的目的一般是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可溶性的杂质,提高纯度
D.洗涤的操作是向过滤器里加洗涤剂,一般洗涤剂尽量多加,然后让洗涤剂自然流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抽滤装置中洗涤晶体时,为减少晶体溶解损失,应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滤纸
B.制备阿司匹林时,用冷水洗涤产品,再抽干水分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应用少量酒精洗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D.洗涤沉淀时,应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得沉淀表面上的杂质溶于水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则SO42-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42-
B.Ksp小的物质的溶解能力一定比Ksp大的物质的小
C.为减小洗涤过程中固体的损失,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
D.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物质的溶解都是吸热的
C.沉淀反应中常加过量的沉淀剂,其目的是使沉淀完全
D.除去溶液中Mg2+,用OH-比效果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小
6.实验室中利用FeSO4 溶液制备FeCO3 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沉淀的同时有CO2气体产生 B.过滤和洗涤均可在漏斗中进行
C.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用盐酸 D.用Na2CO3代替NH4HCO3,可能有Fe(OH)2沉淀产生
7.有关抽滤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滤液快达到支管口时,应先拔掉橡皮管,再从支管倒出滤液
B.在吸滤瓶和抽气泵之间应连接一个安全瓶,吸滤瓶应与安全瓶的长导管相连接
C.抽滤时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否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
D.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缓通过沉淀物
8.利用工业FeCl3制取纯净的草酸铁晶体[Fe2(C2O4)3·5H2O]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所得Fe2(C2O4)3·5H2O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
Mg2+、Fe3+、SO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选择最好的试剂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洗涤的操作为 。
10.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11.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Mn(Ⅱ)、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12.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3+、Fe2+和Mn2+等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
已知:I.氢氧化亚铁呈絮状。
II.右表是25℃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对应的pH。
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Fe2+ 7.6 9.6
Fe3+ 2.7 3.7
Mn2+ 8.3 9.8
Mg2+ 9.6 11.1
回答下列问题:
(5)“操作a”包括过滤、洗涤沉淀等操作。若要检测“洗涤沉淀”是否完成,其方法是(包括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
13.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镁和硫酸钠两种溶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______,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_____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均存在。
(2)洗涤碳酸镁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如何检验碳酸镁沉淀是否洗涤干净?____________。
14.过滤在实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测定某含硫酸钠和碳酸钠杂质的氯化钠样品中硫酸钠的含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100 g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
②向A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沉淀剂B,使SO完全沉淀下来。
③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得到固体C,洗涤,干燥。
④称量得固体C的质量为23.3g。
(3)如何洗涤固体C:__________。如何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