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诱惑》(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拒绝诱惑》(教案)通用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拒绝诱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从远离诱惑、学会控制自我等方面了解拒绝诱惑的方法,引导学生识别身边的诱惑,形成抵制诱惑的意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待提高,给抵制不良诱惑带来一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在方法上给与指导,帮助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社会的复杂性,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诱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2、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
3、树立正确的诱惑观和敢于拒绝不良诱惑的决心,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学习方式 。
4、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运用方法拒绝诱惑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
2、树立正确的诱惑观和敢于拒绝不良诱惑的决心,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学习方式 。
3、认识吸烟、酗酒、网瘾等不良嗜好和不良习惯对身体和人生的危害。
【教学难点】
自觉抵制不良嗜好和不良生活习惯的诱惑。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 情境体验、 讨论交流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不良的诱惑,怎样才能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诱惑?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拒绝诱惑》。
学生回答,寻找答案。
设置目的:运用比较现实而且学生常有现象来导入课题,不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有针对性。
二、活动体验
(一)阅读思考
忍住一份甜
1.“忍住一份甜”中的“甜”象征着什么?
生活中的诱惑。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孩子,你会怎样做?
2.这个事例什么启示?
生活中,对于不良诱惑,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
设置目的: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领他们积极探究。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适时进行学法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
(二)案例链接 泡网吧三天猝死
1.周同学的猝死,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①要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②要做到理性上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③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不良生活习惯的诱惑。
2.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达成共识
3.抵制网络成瘾的方法
①把你的上网计划告诉父母或期友。请他们帮助你严格执行上网计划。
②安装一个“网络安全过滤器”的软件,它可以帮你滤掉不健康内容。
③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体育运动、学校各种兴趣小组),特别是要培养稳定的健康的兴趣点。
④当你不停地原谅自己,时间又在聊天或打游戏中流失,事后你一定要把流失的时间加倍补偿回来
⑤.把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多和同学交流,用真诚的态度获得同学的友谊,做生活和学习中的好朋友。
⑥.上网前,选好内容,明确自己的目标。每次花两分钟时间想一想你要上网干什么,他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列在纸上、不要认为这两分钟是多余的,它可以为你省10个两分钟,甚至100个两分钟。
⑦.上网之前先限定时间。看一看你列在纸上的任务,用分钟估计一下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假设你估计要用40分钟,那么把小闹钟定到20分钟,到时候看看你进展到哪里了。
⑧.网上交友一定要慎重。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4.朗读防迷网三字文
设置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具体生活现状,儿童为什么不宜饮酒
1.思考儿童为什么不宜饮酒?
同学们正处在生长期,身体各个器官还很娇嫩,尤其是消化系统。 因此,不能过多地承受刺激性物质。酒具有刺激性,所含的酒精对肝、胃等伤害很大。 小学生软酒还会对身体的发育带来不良后果。
2.播放视频,加深印象,巩固认知。
3.探索拒绝饮酒的方法。
(1).回避法
(2).消极拒绝法
(3).积极拒绝法
(4).进攻性拒绝法
设置目的:以具体的生活为导向,利用直观有效的视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儿童饮酒的危害。
三、活动设计
1.辨一辨
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诱惑无处不在。请你针对以下几种惑心理说说你的解决办法。
(1)“朋友们都吸烟,我不吸多没面子啊!”
你的观点: 吸烟,不是有没有面子的事,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我们要拒绝吸烟。
(2)“我吸烟的动作,多像电影里的男主角,多帅、多潇洒!”
你的观点:我们应该学习电影里的男主角的优点,但不要学习吸烟的动作,同时吸烟有损身体健康。
(3)“爸妈老师不让我抽烟,我偏要,气气他们!”
你的观点: 爸妈老师不让你抽烟,是对你身体负责,如果和他们对着干,就是错误的。
(4)“不喝酒,跟不上潮流。”
你的观点:喝酒与潮流是没关系的事,青少年喝酒有损身心健康,影响智力。
(5)“好郁闷!喝杯酒解解闷。”
你的观点:解解闷,可以找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等,但喝酒解闷是错误的,有损于身体。
(6)“昨天作业忘了做,今天肯定要挨批,老师还没来,快抄吧。”
你的观点:找别人抄袭作业是错误的,我们自己独立完成,即使晚交,说明缘由,老师也不会批评你的!
设置目的:采用讨论教学法,通过问题一步步的深入引领学生思考。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灵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深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的,贴近学生,走进内心,才能教学相长。
四.提升拓展,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方法一:避开诱因法
遇到各种不良诱惑。要设法回避和转移注意力,强迫自己迅速离开现场,以免受到更强烈的刺激而无法自控。
方法二: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
方法三:联想后果法
对自己马上要做的事,要及时考虑事件的后果,有时候跨出了第一步,便有了第二步,用后果危害来克制自己的欲望,也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方法四:请人监督法
认识到自己的自控能力差,可以让老师、家长、同学来监督自己。建立监督机制,制造环境压力,会让自己及时悬崖勒马。
方法五:直接拒绝法。
勇敢地、大声地说“不”!
方法六:加强意志锻炼,树立信心, 我能行”!
面对不良诱惑时,最有力的支持来自你自己,内心坚定的自制力是抵御不良诱惑的有力武器!
五.制订“抗拒诱惑计划”的成长档案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充满好奇,,如果缺乏辨别力和自控,碰到新鲜事物总是想一探究,完全受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会因一念之差而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六.学以致用,下列情形,怎样避开诱惑?
1.昨天作业忘了做,趁老师还没有来,要不我就快抄吧!
联想后果抵制诱惑法
2.好友塞给我一支香烟,说:“不抽算什么男子汉!”我就……
婉言谢绝法 联想后果抵制诱惑法
3.上课了,刚才的《阿衰》还没看完,我接着看……
专时专用法避开诱因法
4.许多同学都穿了名牌运动鞋,我父母下岗了,但我还是想买!
克服盲目从众 避开诱因法
设置目的:让教学回归本源,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给予学生探索和创新学习的空间。
七.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胸豁达,知足常乐,劳逸结合,坚持锻炼;生活规律,有张有弛;营养适度,预防肥胖;爱好清洁,不嗜烟酒;自尊自重,善于沟通 ,角色到位,内外和谐;博爱亲人,助人为乐;防范风险,注意安全。
设置目的:四字歌谣,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识记。
课堂小结
同学们,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并享受到生活的幸福与乐趣。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我们一定要要明辨是非,要学会拒绝。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 高尔基所说以此共勉:“每一次克制自己,都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设置目的: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板书
拒绝诱惑
辨别害处
自觉抵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