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碳的单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2、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2、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重点和难点:〔重点〕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及用途〔难点〕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碳单质相关的知识课前准备:〔教师〕查阅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及用途准备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查阅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及用途准备分组实验所需用品教学设计:学习课题 学生活动 教师调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欣赏名钻图片 通过库里南Ⅰ号引出本课内容 通过名钻欣赏引起学生学习碳单质的兴趣二、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与用途 交流课前查阅的金刚石性质与用途的资料,观看钻戒图片及金刚石性质与用途的短片 使学生认识到金刚石是矿物名称,而钻石是宝石学名称,金刚石经劈割、锯切、打磨成型之后才会脱胎换骨,成为璀璨夺目的钻石;另外,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讨论与总结概括的能力交流课前查阅的石墨性质与用途的资料,了解石墨的软、导电性以及滑腻感 展示素描作品,对学生的资料加以小结及完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不能“以貌取人”,石墨也有一技之长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石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比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思考其根本原因,通过短片加深印象 帮助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而性质又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虽然学生对于微观世界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对于该问题的理解仍然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采用了放映短片的方法便于学生的理解三、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的性质及用途 交流课前查阅的几种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资料;讨论并进行分组实验 播放木炭吸附气体的录象,指导学生进行验证活性炭吸附能力比木炭强的实验 通过直观的录象与实验,使学生感受到二者的吸附能力,认识它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交流合作的能力四、新型碳单质 观察 C60、碳纳米管及碳纤维的图片与短片,交流查阅的资料 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是发展” 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介绍化学的一些新科技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观念五、小结收获 谈本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潜移默化的认识学习化学的方法,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意义 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认识学习化学的方法,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意义六、课堂练习 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答疑解惑 使学生对本课内容加以巩固深化板书设计:颜色 硬度 导电性金刚石 五色透明 最硬 无碳原子 不同排列石墨 深灰色 软 良好决定 决定结构 性质 用途体现〔附〕1、 练习题:(1) 练习题达到的目的:练习题力求达到具有层次性、多样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相应的练习巩固本课的知识点并能灵活的加以运用。(2) 具体内容:①科索沃战争中,美军曾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造成发电厂设备短路而停电,这说明石墨具有 。②如果铁锁生锈了,倒入少量铅笔心粉末即可顺利打开,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③2005年年末,松花江发生了特大水污染事故,政府紧急调用了大批活性炭筑成拦污坝,这利用了活性炭的哪点性质?2、 作业题:(1) 作业题达到的目的:进一步巩固本课的知识点。(2) 具体内容:1 阅读化学·技术·社会: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2 教材109页3、5题3 完成教材108页家庭小实验中的实验2七、教学实录[投影]世界名钻[师] 刚才先请享用了一餐视觉盛宴,感觉如何?[生] 实在太美了﹗[师] 一个字:美呀﹗咱们再来欣赏一颗名钻。[投影]库里南Ⅰ号[师] 库里南Ⅰ号可谓是名钻中的名钻。早在1905年,南非开采出原石“库里南”,重达3106克拉,宝石界行家估计“原石”价值高达75亿美元。后来被加工成9颗大钻,98颗小钻,最大的一颗——库里南Ⅰ号。[师] 其实,我刚才提到的“原石”就是金刚石,金刚石经仔细琢磨才能成为璀璨夺目的钻石。金刚石是矿物名称,而钻石是宝石学名称。[投影]金刚石图片[师] 金刚石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生] 由碳元素组成。[师] 你还知道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生]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还有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了解几种碳的单质。板书:第六章 第一节 碳的单质[师] 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资料了,对于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你有哪些认识?[生] 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可用来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师] 大家查阅了很多关于金刚石性质和用途的资料,也有一些资料与大家一同分享。[投影]钻戒与镶有钻石的王冠[师] 作为装饰品,钻石不仅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更能使女士光彩照人,是女同胞的最爱。刚才,同学们提到了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认识金刚石究竟硬到什么程度。[投影]金刚石用途的录象[师] 金刚石可谓是削铁如泥,裁玻璃就更是不在话下了。[实物投影]请一位同学裁玻璃——优秀玻璃工就此诞生了。[师] 金刚石无坚不摧的性格决定了它的作用是别的所无法替代的。[师] 钻石是光彩夺目的,而它的亲兄弟——石墨则其貌不扬。[投影]石墨图片[师] 对于石墨的性质和用途,你又有哪些了解?[生] 石墨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作耐火材料;在铸造业中用作铸模和防锈涂料;在电气工业中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电极碳棒、电池等。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固体,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投影]石墨的性质和用途表——用途中铅笔心、电极分别设置超级链接[师] 展示用不同型号铅笔绘制的素描。你知道有哪些型号的铅笔吗?[生] 2B、HB[师] 关于铅笔的型号以及不同型号铅笔的用途,老师有一个小资料,大家一同来了解一下。[投影]铅笔的型号小资料[师] 石墨还可用作电极,干电池中就有石墨电极。[投影]干电池剖面图[实物投影]干电池中的碳棒[师] 石墨还具有滑腻感,因此可用作?[生] 润滑剂[师] 石墨还有很多用途,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投影]石墨的性质和用途录象[师] 看来,朴实无华的石墨也有非常重要的用途。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通过我们的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一样吗?[生] 不一样。[师] 我们不妨从颜色、硬度、导电性这几方面来进行对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生] 对比金刚石、石墨。[师]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生]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师] 我们来通过一段短片帮助大家进行微观想象。[投影]金刚石、石墨的原子结构录象[师] 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也就是二者的结构不同,因此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何?[生] 结构决定性质[师] 金刚石、石墨的用途也是有差异的,这又是为什么?[生]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师] 除金刚石、石墨外,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它们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你对它们了解多少?[生] 多孔性木炭不仅可以蓄留植物根部所需水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为有益于植物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炭黑的用途:制造油漆、油墨、鞋油和染料等。把炭黑加到橡胶中,能够增强轮胎等制品的耐磨性。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用于铜、锌、钛等有色金属的冶炼。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的物质,有极丰富的孔隙构造,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师] 木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它不仅可作为燃料,刚才大家还提到了它具有吸附能力,咱们通过录象来认识它的本领。[投影]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的录象[师] 木炭之所以具有吸附能力,是因为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投影]木炭的结构图[师] 木炭不仅能吸附气体,还能吸附色素,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还要强,我们不妨用数字来说话。[投影]1g木炭的表面积约为100平方米,而1g活性炭的表面积可达500~700平方米。[投影]请你动动脑:设计实验验证: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投影]实验用品[生] 讨论实验方案。[师] 该实验是为了比较二者的吸附能力,应注意什么?[生] 控制变量:棉花、木炭和活性炭、红墨水、时间、塑料瓶[投影]实验装置图[生] 实验验证——现象与结论[师] 正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活性炭的身影。你知道活性炭有哪些实际 [生] 净水器、防毒面具、冰箱去味剂。[投影]净水器图片、冰箱去味剂图片、竹碳香皂图片、炭雕图片。[师] 除木炭、活性炭外,焦炭、炭黑在生活、生产中也有非常重要的用途。[投影]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的性质和用途[师] 除金刚石、石墨外,近些年来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型碳单质,你知道有哪些吗?它们有什么重要用途?[生] 碳纤维是一种具有导电性、强度大、耐腐蚀、耐高温的新型材。碳纳米管的密度是钢的1/6,而强度却是钢的100倍。[师] 我们同样通过一段短片来了解。[投影]新型碳单质录象[投影] C60分子结构图片碳纳米管图片——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用碳纳米管制成从地球到月球的天梯。碳纤维丝、碳纤维布图片——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新型材料。[投影]雷诺碳纤维赛车[师] 你知道它有哪些优良性能吗?[生] 质量轻,不怕碰撞。[师] 碳纤维赛车在碰撞中能量的吸收能力比钢高4~5倍,可吸收所有的碰撞能量,从而确保成员舱完好无损。[师] 今天我们一同了解了几种碳的单质,你有哪些收获?[生] 我认识到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以为它们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我认识到结构决定了性质,性质决定了用途,而用途又体现了性质。[师] 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应该认识到:金刚石、石墨等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说明同种元素能够形成不同单质。另外,我们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为了深入的认识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够更好的利用物质。下面我们通过练习对本课内容加以巩固。[生] 思考并回答问题。[师] 大家对本课内容还有没有疑问?[生] 没有。[师] 我们在研究物质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投影]碳单质研究的负面影响。[师] 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生]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带来有利方面的同时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师] 正如大家所说,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注意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科学发展的两面性,驱利避害。事实上,随着科学的发展,碳单质家族的成员还在不断扩大,还存在着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