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概念的含义
2.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常用符号的正确书写,逐步记忆常见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学会用宏观微观观点看待物质的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元素符号及元素中期表的认识,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认识化学研究的规律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学会用宏观微观观点看待物质的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认识科学研究的规律性。
教学过程:
通过日常生活所见的物品,药品、食品的图片硒碘盐、加铁酱油、高钙牛奶、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等导出新课--元素
活动一:以表格形式给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氢原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氢元素概念,然后列举常见的氧原子、碳原子依次说出氧元素,碳元素概念,从而归纳元素概念。
元素是把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讨论: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元素能讲个数吗?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什么?学生叙述教师纠正。
讲解: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即将种类又讲个数;
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小组讨论: 以水分子为例,讨论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分子有原子构成。教师讲他们之间的关系醒目板演。如: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课堂练习:略
活动二:讨论P59内容归纳:
结论: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应用上述结论做以下练习:略
活动三:设计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迅速倒转烧杯,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活动四:自主学习,拓展知识。P60
地壳中前四位元素:O Si Al Fe 居第一位的金属元素:Al 居第一位非金属元素是:O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活动五:善学多思 元素的表示及元素符号的含义
阅读P61,回答
1、元素可用_______ 表示,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是:采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____________ ,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再加___________
来区别,即 “一大二小”,如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铜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用学生自制卡片做游戏帮学生记忆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从宏观上看可表示——。
从微观上看可表示——-。
如:H表----------------和----------------。
5个氮原子可表示为---------------
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和稀有气体)元素符号有三个意义:
Fe He
练习:说出Cu、N表示的含义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可从元素名称的偏旁部首区分)*
元素周期表:看课本找规律说说
元素周期表上分两大区域
横行——叫周期,7个横行就是7个周期。
、纵行——族,18个纵行16个族
(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课堂小结: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
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4、元素周期表
作业:规范书写1-20号元素名称和符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