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杰作 (教案)通用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菲的杰作 (教案)通用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上册(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苏菲的杰作
教师
主题 生命教育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活动理念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在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学生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 积极心理学主张每个人自身都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通过激发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当代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新时代,家庭与学校为儿童营造了一个而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由于家长和老师的关怀与呵护,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已养成遇到问题就寻求家长老师帮助的习惯,缺乏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能力。 因此,有必要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让儿童在小学阶段感受挫折情境,学会应对挫折事件的方法,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实现儿童的心灵成长,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向青少年过度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发展,意志发展开始从他律向自律过度,开始具有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此时是培养学生对待挫折保持良好态度的关键期。若学生能正确面对困境,可增强其挫折承受能力,从而有利于其人格的全面发展。 挫折预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创设挫折情境,引导儿童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在挫折事件之前给儿童设置挫折情境,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挫折情境,并引导儿童积极思考,寻找面对挫折的方法。通过不断创设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情境,提高儿童的抗挫能力。因此,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知挫折情境,并通过结局猜想的方式来投射学生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最后引导学生将课堂的感悟用于自己的生活,学会去分享爱,表达爱,激发学生的积极品质与积极力量。
教学目标
1.明白挫折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2.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 3.学会去表达爱,传递爱与温暖。
教学重点
重点: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 难点:学会去表达爱,传递爱与温暖。
课前准备
PPT、多媒体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激趣导入:趣味猜谜 谜语:吐出细银丝,织成天罗网,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谜底:蜘蛛 提问:你喜欢蜘蛛吗?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 活跃课堂气氛,引入绘本主题。
展开阶段 激发情感:绘本故事《苏菲的杰作》 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只蜘蛛,但它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家,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苏菲不是普通的蜘蛛。 苏菲是艺术家。 她能织出非常奇妙的网。她的朋友都称赞她,她的妈妈都以她为荣。 大家都说,总有一天,她会织出了不起的杰作。 苏菲和别的小蜘蛛一样,渐渐长大,到了该独立生活的时候,她搬到了毕克曼出租公寓里。 她一到那里,先观察环境,她看见死气沉沉的绿墙、褪色的地毯和老旧的窗帘。这个地方很需要她帮忙。 苏菲立刻开始工作,她首先要为这栋公寓的前厅织新的窗帘。 她织了一天又一天,还把太阳撒下的金线糅进她的丝里。 有一天,房东太太看到她,大声嚷着:“我的客厅里不准有蜘蛛!”拿起抹布朝苏菲打去。 苏菲知道不受欢迎的时候该怎么办,她赶快爬到墙的另一边,上了楼梯,爬进船长的衣橱里。 她安顿好以后,望望四周,只看到一片灰色:灰衬衫、灰长裤、灰毛衣。 苏菲想,这位船长需要一套新衣服,明亮一点儿的,蓝色好了,像天空的颜色。她耐心地织啊织,织了一只袖子,织了一个领子。 有一天,船长碰巧看见苏菲在工作。 他尖叫一声:“蜘蛛!” 他爬过窗台,爬到屋顶上。苏菲可不愿意有人为了她从屋顶上掉下去,她匆匆忙忙离开衣橱,穿过走廊,爬进厨师的拖鞋里。 厨师的拖鞋又脏又破。 苏菲想,我得先休息一下,然后,帮厨师织一双新拖鞋吧! 苏菲刚挤进拖鞋的前端,就立刻被甩到地板上一一是地震吗 不是。 是厨师把苏菲甩出来了。“恶心死了!”厨师气呼呼地大骂,“你这只丑八怪,臭蜘蛛!” 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感觉?如果你是苏菲,你心里会怎么想? 房东太太打她,船长怕她,厨师骂她,看来大家都不喜欢她,苏菲迎来了生命中的挫折,你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呢?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你感觉如何?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这么多人不喜欢苏菲,她会怎么做呢?会放弃编织吗?请你来猜一猜接下来的故事发展。 苏菲好伤心。不过,她抬头挺胸越过地毯,从房门底下爬出去。她经过漫长的旅途,好不容易克服陡峭的阶梯,爬进三楼一个年轻女人的房间里。苏菲已经疲惫不堪,一爬进装毛线的篮子里就睡着了。 到这个时候,对蜘蛛来说,已经过了许多年。苏菲老了,她剩下的力气只够为自己织一些小东西,比如有玫瑰图案的枕头套和八只保暖的袜子。 不过,她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有一天,那个年轻女人发现了苏菲。 噢,糟了!苏菲几乎要哭了,她已经没有力气再搬家了。 可是,这个女人没有拿抹布朝苏菲打过去。 她没有爬到屋顶上。 她没有马苏菲丑八怪。 她只是微笑。 她没有打扰苏菲。她拿起棒针开始织毛线。 苏菲看着她编织,一天又一天。 “婴儿的袜子!”苏菲喊道。 原来这个年轻女人要生小宝宝了。 她织好了小袜子,又织了一件小衣服。 毛线用完了。 她没有钱买毛线,不能为婴儿织小毯子了。 “没关系,”房东太太说,“储藏室里有条咖啡色的旧被子,你就用那个吧!” 苏菲看到过那条旧被子,破破烂烂的,颜色很灰暗,根本不适合小宝宝。 苏菲知道该怎么做,她必须织一条毯子。 她还年轻的时候,这种小事难不倒她,可是,她现在虚弱无力,小宝宝就快出生了,地来得及织完一条毯子吗 苏菲爬出装毛线的篮子。 她缓缓移动,爬上宽阔的窗台。 月光照进房间里,“好极了!”她想,“我可以把这些银白的光线织进小宝宝的毯子里,还要加上星光。” 苏菲开始工作。她不停地织,而且不断地想出新点子。她把那些好点子都织进毯子里,有散发香气的细松枝,夜晚的景色,古老的摇篮曲,快乐的雪花...... 苏菲织个不停。 她不吃,也不睡。 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疲倦,又这么坚定。 她一直织,一直织。 她织到毯子的最后一角时,听到小宝宝诞生的哭声。就在那一刻,在毯子的一角,苏菲把自己的心也织进了毯子里。 那天晚上,那个年轻女人正打算拿房东太太的旧被子给小婴儿盖时,突然注意到窗台上有东西。 那是一条毯子,好柔软,好美丽,好像为王子准备的。 她知道这不是条普通的毯子。 她满怀爱意和惊喜把毯子盖在熟睡的宝宝身上。 她入睡时,她的手抚摩着一只小小的蜘蛛留在世上的最后一件作品——苏菲的杰作。 年轻的女人是怎么对待苏菲的?苏菲看到年轻女人的态度,心里又有什么感觉?她是怎么做的?毯子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呢?什么心?她为什么要织毯子送给她? 你喜欢苏菲吗?为什么? 画一画:如果你是苏菲,你会织出什么样的毛毯来送给小宝宝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让学生在绘本故事中感知主人公面临的挫折情境,通过同学分享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临挫折。 通过猜测故事发展的方式来更深层次地投射学生内心的想法,了解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与反应,激发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通过画一画的方式来传递与延续故事中的温暖与爱。
深入阶段 3.情景感悟——故事思考 引导语:同学们,在故事中,我们看到苏菲一直在用无限的热情去装点枯燥的生活,尽管大家总是在不断地驱赶和嫌弃她,但她一直没有放弃,最后,她被怀孕的女人收留,感受到她带来的温暖后,竭尽全力地为即将出生的宝宝织一条小毯子,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最后一件杰作。 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回应和表达对身边人的爱呢 请大家讨论一下。 回归生活,将从绘本中得到的感悟运用于实际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去回应与表达爱。
升华阶段 4.情景升华:分享爱 播放小短片《我们一直拥有传递爱的权利》。 升华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明白,分享爱,爱就不会消失,学会在生活中去传递爱。
结束阶段 5.总结延伸 (1)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感悟与收获。 (2)教师小结:今天通过学习《苏菲的杰作》这个绘本故事,我们感受到了苏菲强大的生命力,遇到挫折也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永远对他人保持热心,也感受到了故事中传达的温暖与爱意,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更多的去分享与表达爱! 总结本课,表达对学生的祝福与希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