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发现美好 积极成长 (教案)通用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上册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命意义:发现美好 积极成长 (教案)通用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上册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发现美好 积极成长
课程信息 包括准备道具、场地要求、学生年龄段等 道具:学生人数相同的糖果、我的美好能量记录表 场地:日常上课的课室即可 学生年龄段:小学4年级
设计理念 包括设计理念,可支持的心理学理论等。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负面偏差是人的天性,因此在日常中人对坏事的关注度比对好事的关注度更多。积极心理学指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形成了更多关注负面信息、消极事情的倾向,关注带有危险性质的事情,逐渐形成了负面偏差,来帮助人类规避危险,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如今现代社会已经没有那么多真正会威胁生存的事情,当人更多注意他人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过度关注负面信息,会让人产生愤怒、不满、怨恨等情绪,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积极情绪能使人更健康、更乐观和更有韧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指出:小学中年级需要培养学生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2016)》指出:帮助小学中年级学生感受个人想法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三件好事”是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能有效提升人的积极情绪的方法,通过学习和坚持该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开朗、合群的健康人格,提高幸福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电影片段明白我们常因为追寻梦想忽略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如:天气晴朗、吃到好吃的、与好朋友聊天……。 情感目标:通过发现美好的事,绘制美好能量瓶,感受生活的美好。 技能目标:学生学会使用“三件好事”的方法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三件好事”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三件好事”最少坚持一周,并感受从中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
教学设计 一、暖身阶段:抓住美好瞬间 游戏规则:每人一颗糖果,听老师口令做动作,当听到老师喊“抓住小美好”的时候,以最快速度抓住糖果。 采访学生:抓住代表美好的糖果的时刻,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小游戏,迅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游戏中的糖果象征着小美好,通过游戏顺利进入课程主题。 《心灵奇旅》电影片段欣赏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影片中,主人公乔伊在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之后,为什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 教师小结:因为他发现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实现梦想,更在于看见和珍惜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点点滴滴的美好瞬间。 我的美好源泉 (一)记录“三件好事” 师:因为美好的事稍纵即逝,所以当我们发现美好时,我们要及时把美好记录下来,让它能够保存得更久! 1、什么是好事? 这些好事可以是大事也可以是小事,只要让你感觉到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好玩)、激励、敬佩和爱这些积极情绪的,都是好事。 教师生活示例 2、写下自己的三件好事 按照格式在好事记录纸上写下三件好事:好事情+我的感觉+感谢 例子: A、上午都是烈日当头,没想到中午突然来了一场大暴雨,现在凉爽多了,感谢这场及时雨! B、今天吃到了自己喜欢的零食,真满足,感谢妈妈! C、畅游在科技馆的奇妙世界中,真神奇,谢谢社区工作人员! 学生写的过程中可提醒学生注意: (1)好事可大可小;(2)美好的小事也值得说; (二)绘制自己的美好能量小瓶子 (1)绘制步骤:一个瓶子对应一件好事,选择能够表达该件好事的颜色,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然后通过颜色的浓淡和多少来表达这件好事让你感到的美好程度有多强烈。也可以给瓶子配上图案。 关于美好程度,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有点美好 比较美好 非常美好 超级美好 (2)学生开始绘制自己的美好能量瓶子。 (三)学生作品展示与分享:感恩美好 (1)小组内分享。 (2)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教学生使用“三件好事”的方法,并结合绘制小瓶子,提升趣味性,让学生更愿意坚持。在分享时给出分享的句式,培养学生发现美好感恩美好的心态。 四、团体结束阶段 1、心晴小作业:在接下来的一周,按照格式,每天记录三件好事,绘制美好能量瓶,发现身边的小美好。 2、出示“三件好事”的实验数据,证实长期坚持使用三件好事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幸福感。 3、教师总结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