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遵守规则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遵守规则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资源简介

周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课题 3.2遵守规则 课型 新授 课时:1
核心素养与 学段目标 1.政治认同: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2.道德修养: 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法治观念: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 4.健全人格: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5.责任意识: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重点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难点 维护社会规则。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案
知识点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请阅读教材第27~28页,补充完善下列问题: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1)自由不是    ,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    ,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 (2)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点拨】一方面,社会规则为我们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另一方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由此可见,规则对我们而言,不仅是限制和约束,更是一种保护。
知识点二自觉遵守规则
请阅读教材第28~29页,补充完善下列问题: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1)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   ,又需要    ,即自律。 (2)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     。 2.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知识点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请阅读教材第29~31页,补充完善下列问题: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和做法 (1)原因:规则不是     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2)做法: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    ,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     ,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探究案
1.材料一:李坤在班级开展的“畅所欲言”的主题班会上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享有自由,没有必要遵守社会规则,因为自由和规则是完全独立的,没有一丝联系。” 材料二:星期日,俊杰和爸爸准备乘公交车去图书馆看书。公交车站牌处等着乘车的人很多,大家正在依次上车时,忽然跑来一个小伙子,直往车门里挤,还差一点儿将一位老大爷撞倒了。这时,有人说道:“挤什么?按顺序上!”小伙子听后,脸一红,低下头到后面排队去了,上车秩序又恢复了正常。 材料三:明阳同学每次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籍的时候,都是轻声细语,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其他同学阅读。 根据所学知识,请评析材料一中李坤同学的观点。 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遵守社会规则的哪两种方式?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应该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2.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实行城区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工作日每天限行两个号。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了,为了减少聚集,加强个人防护,一些城市暂缓机动车限行政策,工作日机动车不限行。冬天到了,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一些城市实行城区机动车尾号限行新政策,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行驶。同时指出,限行期间遇有重度以上污染天气,需要启动更高级别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另行通告。 (1)从规则的角度看,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些道理 (两个方面即可) (2)从遵守规则角度看,你想对有车家长、亲友说些什么呢 (两个方面即可)
训练案
1.(2022 烟台)为引导养犬人依法养犬,规范养犬、文明养犬,烟台市出台了《烟台市养犬管理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小丽爸爸对于条例中诸多条款很不理解,认为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如果你是小丽,应该这样劝说爸爸(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③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④法不责众,不必在意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2 自贡)“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④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同学们下列行为属于“慎独”的是(  ) ①自习课上,同学们安静的学习②班长看见操场上散落的垃圾,主动找来笤帚清扫 ③班里个别男生躲在校园角落里抽烟④同桌非得在老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背诵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下列行为属于慎独的有(  ) A.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B.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不为 C.在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 D.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5.为引导养犬人依法养犬,规范养犬、文明养犬,烟台市出台了《烟台市养犬管理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小丽爸爸对于条例中诸多条款很不理解,认为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如果你是小丽,应该这样劝说爸爸(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③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④法不责众,不必在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  ) A.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B.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 C.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通过自省来端正自己的行为 D.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7.2022年1月1日至1月15日为非机动车遮阳强拆严管阶段,合肥市交通管理部门对路面发现非机动车安装遮阳篷的,一律强制拆除,视情依法查处。每个市民都必须遵守该规定,是因为(  ) ①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②自由是有边界的③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必然受到行政处罚④他律是保证社会规则得到遵守的唯一办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慎独,作为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是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能严守道德准则。追求“至善”境界,从“慎独”角度来看,青少年要(  ) A.养成自省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 B.懂得廉耻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C.懂得欣赏自己,不盲目责备自己 D.凡事做到最好,让自己变得完美 9.《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下列做法符合慎独要求的是(  ) ①走到十字路口,虽然没有车,小明还是等绿灯亮了才过马路②自习课上,虽没有老师监督,小敏还是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③在附近没有找到垃圾桶,晓月随手把垃圾扔到了地上④小磊捡到一支崭新的钢笔,马上交给老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风筝想要自由,挣脱了线的束缚,结果就一头栽了下来。火车想要自由,脱离了轨道的限制,结果车毁人亡。这两则材料共同告诉我们(  ) A.我们认为的自由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 B.自由就是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C.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D.我们想要的自由就是随心所欲,没有限制
参考答案: 1.(1)李坤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没有意识到自由和规则是不可分的。因为: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材料二:他律;材料三:自律。 (3)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②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1)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规定车主行为的界限;随着社会发展及条件的变化,规则需要暂缓执行或者改进;规则制定改进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等等。
(2)关注时事,及时了解车辆限行规定(规则);发自内心敬畏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等等。 ABACA DAABC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