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延续文化血脉》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延续文化血脉》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5.1《延续文化血脉》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内涵和作用;了解如何肩负传承文化使命?,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明确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2.通过列举事实,分析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弘扬传统美德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重难点】
重点:1.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内涵。
2.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因及做法。
难点: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过程】
一、自学质疑
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勾画出来。
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
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二、知识填空
学生仔细阅读教材p58--66页,完成下列内容
1.中华文化的介绍:
(1)形成:中华民族__________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_________,浩如烟海的 ,名扬世界的 ,异彩纷呈的 ,等等。
(3)特点:源远流长、____________、 、 。
2、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 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 。
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______。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______________。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_______。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___________________,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_____。
5、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 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 的坚定信念,是 、 、 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 、 、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
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 ,就没有中华民族 。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 、 和 的传承发展
6.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做法: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_______________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______,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_________。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_____________、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 、 。
8、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 , 。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______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品格,有自尊互敬、_________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_____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9.青少年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方法: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______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__________。
三、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的一位作家曾说过:岁月失语,唯石能言。粗朴的岩石画中镌刻了逝去的无形无迹的光阴,文化符号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勇气和情感。文化遗产作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也为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这启发我们(  )
①越是悠久的文化越应该得到继承和保护 ②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 ③坚守民族特性,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 ④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些具体文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赋予了今天的领导干部清正廉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③传统美德的内涵凝固不变 ④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下列选项体现文化自信的是(  )
①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穿着特色鲜明的中式服装出席正式外交场合 ②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我国热播,受到追捧 ③我国珠算成功申请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河南某中学师生高考前下跪祭拜祈求金榜题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4.“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口号。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②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固守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秘不外传、代代守护 ③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北京冬奥会会徽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融为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这种设计(  )
①吸收了外国最优秀文化的核心元素 ②能展示汉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③体现着世界各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④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与创新性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的一位作家曾说过:岁月失语,唯石能言。粗朴的岩石画中镌刻了逝去的无形无迹的光阴,文化符号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勇气和情感。文化遗产作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也为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这启发我们(  )
①越是悠久的文化越应该得到继承和保护 ②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 ③坚守民族特性,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 ④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一些具体文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7.“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口号。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②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固守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密不外传、代代守护 ③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孝”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更多地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更多地赋予了主动孝敬父母、自觉报效祖国的内涵。“孝”的演变说明(  )
A.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传承,创新发展
C. 发扬中华文化必须全盘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D. 传统道德已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
9.联合国总部门前有个醒目标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2500年前孔子说的,意思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其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这一富有哲理的名言被联合国认为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原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 孔子的思想是建设美好世界的指导思想
C.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D. 世界文明的宝库主要是由中华文明构成的
10.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B. 只有抵制外来文化才能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
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11.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进入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中华文化屹立世界潮头,担负起凝聚民族复兴之魂的历史重任。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
B.只有抵制外来文化才能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
C.中华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12.观察漫画,文化遗产保护要“警钟长鸣”,这是因为它( )
①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 ④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对此,下列评论你不赞同的是( )
A.弘扬中华美德重在宣传,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
B.中华传统美德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
C.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D.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1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令人惊叹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中国风”赛道、“S”形“雪如意”跳台……这些承载着中国元素的设计体现了中华文化 ( )
A.历经沧桑,引领世界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全盘吸收,兼收并蓄
15.2022年4月23日,第十四届海南书香节暨2022年海南全民阅读活动启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助于( )
①全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②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③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④坚定文化自信,延续文化血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由国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龢(读音hé)—中国早期乐器文化”展,今年5月1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下图为部分展品。本次展览为期3个月,主办方将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讲座,将乐器背后的技术、文化理念传播给公众。中国早期的乐器文化( )
①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②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优秀文化
③代表中华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④它的传播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五位大学生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用戏腔演唱的古风歌曲,或展示京剧戏服、扮相、手势等,让大众了解戏曲文化。很多人在她们影响下感受到国粹魅力,主动搜索京剧、了解京剧,更愿意让孩子学习京剧。网友纷纷点赞:她们让非遗有了更加夺目的生命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非遗,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②非遗文化内涵丰富,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发展
③对非遗实现创新性转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④让非遗走近大众和生活,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三星堆文明中大量精美的青铜面具和青铜神树等文物,不仅极大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最优秀的文化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影响日益扩大
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三星堆文物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2021年11月,《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中央综合频道播出,张桂梅等68人获此殊荣。他们平凡的行动演绎出了人间的真爱,谱写出了大爱无疆的和美篇章。他们( )
①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 ②彰显中华民族的气质和中国人的品格
③担起了国家机关服务于民的本色使命 ④传承了为国担当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0.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对中华传统美德认识正确的是( )
A.推动中华文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 B.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C.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 D.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二、非选择题
21、央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五千年的文明,沉淀经典,弥足珍贵。我们被歌曲吸引,被诗词感动,被文化折服。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永远为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而倍感自信自豪。
请你具体谈谈《经典咏流传》之类的文化节目的热播对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有何启示。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的孔融让梨。“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朱冲还牛……
材料二 “中国好人榜”发布,太原市刘豫泉、李小姣成功入围,上榜理由为助人为乐和敬业奉献。刘豫泉的血型为RH阴性血,就是俗称的“熊猫血”。30多年来,刘豫泉坚持献血,到目前为止刘豫泉已经救了将近8个人。为了帮助自闭症孩子,李小姣拿着借来的10万元钱,成立了灵星社区服务中心。如今的大原灵星服务社区中心,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为了一个有29位老师、80个孩子的温馨家园。
(1)历史典故杜环侍老、孔融让梨、陶母拒鱼、朱冲还牛分别反映出中华民族具有哪些传统美德
(2)有人认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全部传统道德。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 为什么
(3)“中国好人”刘豫泉、李小姣的事迹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3、.材料一 阅读右图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的自信哪里来?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
(1)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
(2)为什么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这启发我们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我们应怎样推进文化自信的建设?
答案
1.B 2.C 3.B 4.D 5.C 6.B 7.C 8.B 9.C 10.B 11.B 12.C 13.D 14.B15.B16.C17.D18.D 19.A 20.C
21、要积极展现以古诗词、古典音乐、汉字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推动文化创新,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气息;丰富文化传播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增加中华文化的群众基础和文化认同感;等等。
22.(1)杜环侍老:孝亲敬老;孔融让梨:谦让有礼;陶母拒鱼:清正廉洁;朱冲还牛:宽以待人。
(2)不赞成。因为传统道德当中包含着许多现在应该抛弃的东西,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传统道德不等于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一部分。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规范中的精华,这些精华是现代仍应弘扬的,如仁、义、礼、智、信。古人留下的东西,并不都是好的,对待传统道德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并结合时代特点使之发扬光大。
(3)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身体力行,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23.(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①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②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4)①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②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 ,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