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系列第01讲 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精讲)1.物质的量(n)(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为mol。(2)数值:1 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3)描述对象: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分子、原子、离子等)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原子团、官能团等)。2.物质的量作为研究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桥梁,其单位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如1 mol氢(不确切)和1 mol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3.阿伏加德罗常数(NA)(1)概念: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微粒数,通常用6.02×1023 mol-1表示。(2)物质的量、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为n=。4.摩尔质量(M)(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g/mol。(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为n=。5.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 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三者的含义不同,单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1 mol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6.求解气体摩尔质量“五”方法(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g·mol-1)。(4)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M1×a%+M2×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1)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2)12 g 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为6.02×1023( )(3)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4)氧化钙的摩尔质量为56 g( )(5)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6)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 )(7)氖气的摩尔质量(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8)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9)58.5 g NaCl晶体中所含的粒子数目约为6.02×1023( )(10)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A。( )【答案】(1)× (2)√ (3)× (4)× (5)×(6)× (7)√ (8)× (9)× (10)×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C.2 mol H2O是1 mol H2O摩尔质量的2倍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答案】D【解析】A项:物质的构成粒子有分子、原子或离子,如水由 分子构成,1mol H2O含有6.02×1023个分子,而NaCl由离 子构成,不存在分子,1mol NaCl含有1mol Na+和1mol Cl-,故A不正确;B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B不正确;C项:对具体的物质,其摩尔质量是确定的,不随物质的量的多少而变化,也不随物质的聚集状态而变化,故C不正确;D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D正确,本题选D。2、(1)1 mol H2SO4中约含有 个硫原子,所含氧原子与 g水所含氧原子数相同。 (2)含0.4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 mol S,Al3+的物质的量 (填“>”“<”或“=”)0.8 mol。 (3)若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 Na+,Na2X的摩尔质量是 ,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4)4 g D2和20 g 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 g O。 【答案】(1)6.02×1023(或NA) 72(2)1.2 < (3)62 g·mol-1 16 (4)22[解析] (2)n(S)=3n[Al2(SO4)3]=3×0.4 mol=1.2 mol,0.4 mol Al2(SO4)3中含有0.8 mol Al3+,由于在溶液中Al3+水解,故Al3+的物质的量小于0.8 mol。(3)1 mol Na2X中含有2 mol Na+,0.2 mol Na2X中含有0.4 mol Na+,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M(Na2X)==62 g·mol-1;X的相对原子质量=62-46=16。(4)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计算生成O的质量。D2不足,18O2过量。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2.气体摩尔体积(Vm)(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单位为L·mol-1(或L/mol)和m3/mol(或m3·mol-1)。(2)特例:标准状况(0 ℃,101 kPa)下,Vm为22.4 L·mol-1。(3)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为n=。3.①使用对象必须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如水、酒精、SO3、CCl4等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②22.4 L·mol-1的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与温度、压强有关;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是22.4 L·mol-1,也可能不是22.4 L·mol-1。故1 mol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是标准状况,如气体在273 ℃和202 kPa时,Vm也为22.4 L·mol-1。4.阿伏加德罗定律(1)含义: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条件 结论公式 语言叙述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体积成正比T、p相同 =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T、V相同 =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5.①“任何气体”既包括单一气体,也包括混合气体。②推论不必死记硬背,可由pV=nRT(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推导。(1)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 L。( )(2)标准状况下,1 mol CO2与80 g SO3的体积相同。( )(3)同温同体积条件下,等质量的SO2和O2对应的压强之比为1∶2。( )(4)标准状况下,11.2 L辛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2.5NA。( )(5)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2C18O和14N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2和CO的体积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答案】(1)× (2)× (3)√ (4)× (5)√ (6)×1、[2021·宜昌一中月考]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 L CH4与5 L NH3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4B.常温常压下,11.2 L 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大于1.5NA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N2和CO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及密度均相同D.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气体的密度之比为7∶11【答案】B [解析]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CH4和NH3所含分子数相同,则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4,A项正确;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则11.2 L O3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所含氧原子个数小于1.5NA,B项错误;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N2和CO的物质的量相同,由于二者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则二者的密度相同,C项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CO和CO2的密度之比为7∶11,D项正确。2、(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为2.857 g·L-1,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可能是_______气体。(2)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3)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则①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_______g·L-1。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 g·mol-1。【答案】(1)64 (2) SO2 64 (3)①1.61 ②36【解析】(1)M=ρ×22.4 L·mol-1≈64 g·mol-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推测可能是二氧化硫气体。(2) 。(3)CO燃烧发生反应:2CO+O22CO2,CO的体积与生成CO2的体积相等,燃烧后CO2的总体积为11.2 L,故18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11.2 L,在标准状况下,18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设CO的物质的量为x mol,CO2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解得x=0.25,y=0.25。①原混合气体的密度==≈1.61 g·L-1。②=ρ·V=ρ·22.4 L·mol-1=1.61 g·L-1×22.4 L·mol-1≈36 g·mol-1。1.物质的量浓度(cB)(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2)表达式:cB=;单位:mol·L-1或mol/L。(3)两种溶液的比较(①1 mol/L KCl溶液、②1 mol/L BaCl2溶液,请用“相同”或“不同”填表):取不同体积的KCl溶液 取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c(溶质) 相同 相同ρ(溶液) 相同 不同n(溶质) 不同 相同2.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m(B)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表示。(2)表达式:w(B)=×100%。3.①NH3溶于水溶质为NH3·H2O,质量分数要以溶解NH3的质量计算。②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质量分数不能以CuSO4·5H2O的质量计算。(1)1 mol·L-1 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 )(2)用100 mL水吸收0.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1 ( )(3)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OH溶液,可将40.0 g NaOH溶于1.00 L水中 ( )(4)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体积比为3:2:1,则S浓度之比为3:2:3( )(5)将标准状况下44.8 L HCl溶于10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384 g·m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 ( )(6)将1 mol·L-1的NaCl溶液和0.5 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0.75 mol·L-1 ( )【答案】(1)× (2)× (3)× (4)× (5)× (6)×【解析】(1)1 mol·L-1 NaCl溶液是指每升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2)用100 mL水吸收0.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00 m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就不是1 mol·L-1。(3)溶液的体积不是1 L。(4)三种溶液中S浓度之比为1∶1∶3。(5)所得溶液中,n(溶质)=44.8 L÷22.4 L·mol-1=2 mol,V(溶液)=(2 mol×36.5 g·mol-1+100 mL×1 g·mL-1)÷1.384 g·mL-1×10-3 L·mL-1=0.125 L,c=2 mol÷0.125 L=16 mol·L-1。(6)二者c(Cl-)是相等的,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不变,仍为1 mol·L-1。1、[2020·重庆第一中学高三检测] 在Na2SO4、NaCl、NaOH的混合溶液中,Na+、S、OH-的个数之比为8∶1∶2,则溶液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B.1∶4∶2C.1∶2∶4 D.1∶3∶2【答案】B 【解析】混合溶液中,Na+、S、OH-的个数之比为8∶1∶2,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也是8∶1∶2,结合电荷守恒推知Na+、S、O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8∶1∶2∶4。OH-全部来源于NaOH,S全部来源于Na2SO4,Cl-全部来源于NaCl,从而推知c(Na2SO4)∶c(NaCl)∶c(NaOH)=1∶4∶2。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中正确的是( )A.0.3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总物质的量为0.9molB.当1L水吸收22.4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1,只有当22.4L氨气溶于水制得1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mol·L-1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那么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D.10℃时0.35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mL,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ol·L-1【答案】D【解析】A项:已知Na2SO4溶液的浓度,而未知体积,则无法求出Na2SO4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求出Na+和的总物质的量,故A不正确;B项: 只告诉NH3的体积,而没有告诉该体积是否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所以无法确定22.4LNH3的物质的量,故B不正确;C项: 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如果Na+和S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l-的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故C不正确;D项: 蒸发溶剂后恢复到10℃,该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同一温度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应是相同的,故D正确。答案选D。3、[2020·陕西汉中中学高三检测] 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答案】D 【解析】题中涉及反应:Mg2++2OH-Mg(OH)2↓、Ba2++SBaSO4↓ 。由题意可知,每份溶液中含有 mol Mg2+和b mol S,据电荷守恒可知,每份溶液中含有K+为(2b-a) mol,故原混合溶液中c(K+)== mol·L-1。4、(2022·上海静安区·高三二模)将V L浓度为0.3mol/L的盐酸浓度扩大一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将溶液加热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B.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C.加入3mol/L的盐酸0.2V L,再稀释至1.5V LD.加入等体积0.9mol/L的盐酸,混合均匀【答案】C【解析】A项:将溶液加热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时,由于HCl的挥发,不能使其浓度扩大一倍,A不合理;B项:标准状况下6.72LHCl的物质的量为0.3mol,但向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时溶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所以浓度不能扩大一倍,B不合理;C项:V L浓度为0.3mol/L的盐酸中有0.3VmolHCl,3mol/L的盐酸0.2V L含HCl的物质的量为0.6Vmol,稀释至1.5V L,浓度为=0.6mol/L,C合理;D项:两种盐酸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加和,所以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原来的2倍,D不合理;综上所述答案为C。5、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w、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c、ρ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mol·L-1 (2) mol·L-1 (3)×100% (4) g【解析】(1)c= mol·L-1= mol·L-1。(2)c== mol·L-1。(3)w=×100%=×100%。(4)=,S= g。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2.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1)构造及用途(2)查漏操作3.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注意: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②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③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4.配制过程(1)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为例)①计算: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5.9 g。②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③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④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 100 mL容量瓶。⑤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⑥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⑦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⑧装瓶、贴签。(2)配制流程图示5.误差分析(1)分析依据(2)常见的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m(溶质) V(溶液)托盘天平 ①天平的砝码粘有其他物质或生锈 增大 不变 偏大②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固体)时间过长 减小 不变 偏小③用称量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固体) 减小 不变 偏小量筒 ④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增大 不变 偏大⑤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减小 不变 偏小烧杯及玻璃棒 ⑥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 减小 不变 偏小⑦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不变 偏小容量瓶 ⑧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不变 减小 偏大⑨从烧杯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减小 不变 偏小⑩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减小 不变 偏小 定容后,轻轻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 不变 增大 偏小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不变 减小 偏大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不变 增大 偏小6.容量瓶读数误差的图示分析:①仰视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②俯视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1)配制48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选用500 mL 的容量瓶 ( )(2)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所用的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3)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 ( )(4)为了配制方便,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或量筒)中进行溶解(或稀释) ( )(5)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 )(6)配制0.400 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立即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 )(7)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读数,则所得稀硫酸浓度偏大 ( )【答案】(1)√ (2)× (3)× (4)× (5)× (6)× (7)√【解析】(1)没有480mL的容量瓶,配制480mL溶液时,应选用500mL容量瓶。(2)缺少托盘天平。(3)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5)应重新配制,否则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小。(6)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冷却后,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然后定容。1、(2022·安徽联考)某学习实验需要用240 mL 0.1 mol·L-1FeSO4溶液。下列有关配制该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选用250 mL容量瓶B.可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被完全氧化C.引流时玻璃棒要紧靠容量瓶刻度线之下D.若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答案】B【解析】A项:实验室不存在240 mL的容量瓶,因此配制 240 mL 溶液,选择250 mL容量瓶,A正确;B项:KSCN可用来检验Fe3+的存在,当FeSO4被氧化后,滴加KSCN,溶液会立即出现红色,但无法判断是否被完全氧化,B错误;C项:引流时玻璃棒要紧靠容量瓶刻度线之下,操作正确,C正确;D项:若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D正确。2、某学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其中不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B.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C.定容时,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答案】B【解析】A项:没有进行洗涤操作,导致浓度偏低;B项: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C项:吸出一部分溶质,导致浓度偏低;D项:仰视刻度线导致加水量过多,使浓度偏低。3、(2022·浙江月考)用密度为1.84 g·mL-1、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80 mL 2 mol·L-1稀硫酸。下列各步骤中操作正确的是( )A.计算、量取:用 20 mL 量筒量取19.6 mL 浓硫酸B.溶解、稀释:将浓硫酸倒入烧杯,再加入80 mL左右的蒸馏水,搅拌C.转移、洗涤: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转入容量瓶重复2~3次D.定容、摇匀: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摇匀,最后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答案】C【解析】A项:由于没有180 mL容量瓶,需配制250 mL溶液,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有V ×1.84 g·mL-1×98%=0.250 L× 2 mol L-1×98 g· mol-1,解得V≈27.2 mL,应选用50 mL 量筒量取浓硫酸,A项错误;B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向水中逐滴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B项错误;C项:冷却后的硫酸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后,为减小实验误差,应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且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C项正确;D项: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可用于贮存溶液,定容、摇匀后,应将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注明溶液成分及浓度,D项错误。4、用NaOH固体配制450mL0.2mol/L的NaOH溶液。请回答(1)用托盘天平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2)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______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3)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B.用已经部分变质了的固体试样进行配制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转移洗涤液时不小心将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重新配制时继续使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答案】(1)4.0g(2)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3)ABC【解析】(1) 用NaOH固体配制450mL0.2mol/L的NaOH溶液应选用500mL的容量瓶,需要NaOH的质量为500mL×10-3L×0.2mol/L×40g/mol=4.0g,故答案为:4.0;(2) 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答案为: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3)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所配制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故A正确;B.用已经部分变质了的固体试样进行配制,氢氧化钠质量变小,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故B正确;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所配置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D.转移洗涤液时不小心将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重新配制时继续使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溶质质量增大,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高,故D错误;故选ABC。5、某学生欲配制3.0 mol·L-1的H2SO4溶液100 mL,实验室有质量分数为90%、密度为1.80 g·mL-1的硫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所用质量分数为9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保留1位小数)。 (2)配制该硫酸溶液应该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 mL。 (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A、C补充完整。A.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90%的硫酸溶液 mL,沿烧杯壁倒入少量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B.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C. ; D.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4)如果省略操作C,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进行操作B前还需注意 。 (6)进行操作E时超出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 ,不能将超出部分吸走,须 。 【答案】(1)16.5 (2)100(3)18.2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4)偏小 (5)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6)偏小 重新配制【解析】(1)实验所用9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6.5 mol·L-1。(2)配制100 mL该硫酸溶液,选择100 mL的容量瓶。(3)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3.0 mol·L-1×100 mL=16.5 mol·L-1×V,解得V≈18.2 mL,所以用量筒量取18.2 mL 90%的硫酸溶液,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稀释并不断搅拌;待溶液恢复至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然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4)由于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烧杯及玻璃棒上沾有溶质,若不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根据c=可知,溶质的n偏小,则溶液的浓度就偏小。(5)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若不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溶液至容量瓶中,定容后,溶液温度恢复至室温,溶液的体积就小于100 m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可知,这时溶液的浓度就偏大。(6)加水定容时超出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实验失败且无法补救,需要重新配制。1、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光缆的主要成分为Si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O2的摩尔质量为60B.标准状况下,15 g SiO2的体积为5.6 LC.SiO2中Si与O的质量比为7∶8D.相同质量的SiO2和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答案】C 【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SiO2为固体,B项错误;SiO2中Si与O的质量比为28∶32=7∶8,C项正确;SiO2和CO2的摩尔质量不同,D项错误。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 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A. B. C. D.【答案】D 【解析】a g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 mol,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 g·mol-1,所以b 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 L。3、(2021·沧州模拟)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C. mol·L-1 D. mol·L-1【答案】C 【解析】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那么Mg2+就有 mol,硫酸镁也就是 mol。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那么硫酸根离子有b mol。所以硫酸钾有b- mol,钾离子就有2mol=(2b-a)mol。其浓度就是 mol·L-1,即 mol·L-1,C项符合题意。4、(2021·潍坊模拟)实验室欲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10.6 g Na2CO3·10H2O晶体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500 mL容量瓶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答案】D 【解析】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m=1 mol·L-1×286 g·mol-1×0.1 L=28.6 g,A项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等,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B项错误;定容时,需要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所以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C项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可知溶液浓度偏高,D项正确。5、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2.3 g乙醇含有________个H原子,所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其中官能团羟基所含的电子数为________。(2)某条件下,8 g氧气所占的体积为6 L,则在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_。(3)9.5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 mol Cl-,则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4)6.72 L CO(标准状况)与一定量的Fe2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与CO2)后,生成Fe的质量为________ g,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答案】(1)0.3NA 0.4 mol 0.45NA (2)24 L·mol-1 (3)95 g·mol-1 (4)11.2 0.6NA【解析】(1)2.3 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0.05 mol乙醇分子中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6=0.3 mol,含有H原子数为0.3NA;1个乙醇分子共含有8个共价键,则0.05 mol乙醇分子中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8=0.4 mol;0.05 mol乙醇分子中含0.05 mol 羟基,0.05 mol羟基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9×0.05 mol=0.45 mol,含有电子数为0.45NA。(2)8 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0.25 mol氧气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为6 L,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4 L·mol-1。(3)9.5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 mol Cl-,则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95 g·mol-1。(4)标准状况下6.72 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3 mol,0.3 mol CO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4-2)=0.6 mo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根据电子守恒,反应生成铁的物质的量为=0.2 mol,质量为56 g·mol-1×0.2 mol=11.2 g。6、(2021·宁波模拟)硝酸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NO与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可用氨氧混合气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处理。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4NO+4NH3+O24N2+6H2O;6NO2+8NH37N2+12H2O。某硝酸厂排放的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为2 490 mg·m-3(体积已折算至标准状况),其中NO与NO2物质的量之比为4∶1。设尾气中氮氧化物与氨氧混合气恰好完全反应。(1)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2)尾气中NO的含量为________ mg·m-3。(3)要处理5 m3的尾气,需要氨氧混合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L。(4)另一种处理氮氧化物的方法是用烧碱进行吸收,产物为NaNO2、NaNO3和H2O。现有含0.5 mol氮氧化物的尾气,恰好被一定体积的25% NaOH溶液(密度1.28 g·cm-3)完全吸收。①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体积为________ mL。②已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0.35 mol NaNO2。若将尾气中NO与NO2的平均组成记为NOx,通过计算求x=________。【答案】(1)33.2 (2)1 800 (3)10.64 (4)①8 62.5 ②1.8【解析】设1 m3尾气中NO2的物质的量为x,则NO的物质的量为4x,4x×30 g·mol-1+x×46 g·mol-1=2.49 g,x=0.015 mol,所以1 m3尾气中NO2的物质的量为0.015 mol,则NO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根据4NO+4NH3+O24N2+6H2O知,0.06 mol NO需要0.06 mol NH3,0.015 mol O2,根据方程式6NO2+8NH37N2+12H2O知,0.015 mol NO2需要0.02 mol NH3,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1)尾气中氮氧化物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3.2 g·mol-1,所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3.2。(2)1 m3尾气中NO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所以其含量为m=n·M=0.06 mol×30 g·mol-1=1.8 g=1 800 mg。(3)处理1 m3尾气需要氨氧混合气体的体积=(0.06+0.02+0.015)mol×22.4 L·mol-1=2.128 L,则要处理5 m3的尾气,需要氨氧混合气的体积为2.128 L×5=10.64 L。(4)①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8 mol·L-1,根据原子守恒知,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V==62.5 mL。②已知发生如下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和NO+NO2+2NaOH===2NaNO2+H2O,根据氮原子守恒知,生成0.35 mol亚硝酸钠则生成0.15 mol硝酸钠,生成0.15 mol硝酸钠需要0.3 mol二氧化氮,同时生成0.15 mol亚硝酸钠,0.2 mol亚硝酸钠需要0.1 mol一氧化氮和0.1 mol二氧化氮,所以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0.4 mol,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0.1 mol,根据氧原子守恒得x==1.8。7、(2021·天水模拟)某实验需要1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①把称量好的固体Na2CO3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搅拌;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2)若没有操作④,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3)若所配溶液的密度为1.06 g·mL-1,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4)若取出20 mL配好的Na2CO3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c(Na+)=0.01 mol·L-1的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mL。(5)在配制1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中的________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请用序号填写)。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答案】玻璃棒 1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1)①②④③⑤ (2)偏低 (3)1% (4)400 (5)ac【解析】加快溶解的正确操作是用玻璃棒搅拌;配制100 mL溶液时就需要用100 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用胶头滴管。(1)根据配制的原理及实验要求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④③⑤。(2)若没有操作④,部分溶质损失,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低。(3)根据c=可知,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1%。(4)稀释前钠离子的浓度是0.2 mol·L-1,而稀释后钠离子的浓度是0.01 mol·L-1,所以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400 mL。(5)根据c=可知,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则溶质减少,浓度偏小;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的体积减小,所以浓度偏高;反之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浓度偏低;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答案选a、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系列第01讲 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精讲)1.物质的量(n)(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为 。(2)数值:1 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3)描述对象:微观粒子(如 、 、 、 、 、 等)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 、 等)。2.物质的量作为研究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桥梁,其单位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如1 mol氢(不确切)和1 mol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3.阿伏加德罗常数(NA)(1)概念:1 mol任何粒子所含的微粒数,通常用 表示。(2)物质的量、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为n= 。4.摩尔质量(M)(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 。(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 。(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为n= 。5.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 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同的,但三者的含义不同,单位不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1 mol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6.求解气体摩尔质量“五”方法(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 。(4)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密度(D=ρ1/ρ2):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M1×a%+M2×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1)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2)12 g 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为6.02×1023( )(3)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4)氧化钙的摩尔质量为56 g( )(5)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6)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 )(7)氖气的摩尔质量(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8)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9)58.5 g NaCl晶体中所含的粒子数目约为6.02×1023( )(10)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A。(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C.2 mol H2O是1 mol H2O摩尔质量的2倍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2、(1)1 mol H2SO4中约含有 个硫原子,所含氧原子与 g水所含氧原子数相同。 (2)含0.4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 mol S,Al3+的物质的量 (填“>”“<”或“=”)0.8 mol。 (3)若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 Na+,Na2X的摩尔质量是 ,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4)4 g D2和20 g 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 g O。 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2.气体摩尔体积(Vm)(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单位为 (或L/mol)和m3/mol(或m3·mol-1)。(2)特例:标准状况( )下,Vm为 。(3)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为 。3.①使用对象必须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如水、酒精、SO3、CCl4等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②22.4 L·mol-1的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与温度、压强有关;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是22.4 L·mol-1,也可能不是22.4 L·mol-1。故1 mol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是标准状况,如气体在273 ℃和202 kPa时,Vm也为22.4 L·mol-1。4.阿伏加德罗定律(1)含义: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条件 结论公式 语言叙述T、p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体积成正比T、p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T、V相同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5.①“任何气体”既包括单一气体,也包括混合气体。②推论不必死记硬背,可由pV=nRT(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推导。(1)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 L。( )(2)标准状况下,1 mol CO2与80 g SO3的体积相同。( )(3)同温同体积条件下,等质量的SO2和O2对应的压强之比为1∶2。( )(4)标准状况下,11.2 L辛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2.5NA。( )(5)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2C18O和14N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6)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2和CO的体积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1、[2021·宜昌一中月考]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 L CH4与5 L NH3的原子个数之比为5∶4B.常温常压下,11.2 L 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大于1.5NA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N2和CO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及密度均相同D.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气体的密度之比为7∶112、(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为2.857 g·L-1,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可能是_______气体。(2)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3)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则①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_______g·L-1。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 g·mol-1。1.物质的量浓度(cB)(1)概念:表示 。(2)表达式:cB=;单位: 。(3)两种溶液的比较(①1 mol/L KCl溶液、②1 mol/L BaCl2溶液,请用“相同”或“不同”填表):取不同体积的KCl溶液 取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c(溶质)ρ(溶液)n(溶质)2.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m(B)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表示。(2)表达式:w(B)= ×100%。3.①NH3溶于水溶质为NH3·H2O,质量分数要以溶解NH3的质量计算。②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质量分数不能以CuSO4·5H2O的质量计算。(1)1 mol·L-1 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 )(2)用100 mL水吸收0.1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1 ( )(3)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OH溶液,可将40.0 g NaOH溶于1.00 L水中 ( )(4)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体积比为3:2:1,则S浓度之比为3:2:3( )(5)将标准状况下44.8 L HCl溶于10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384 g·m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 ( )(6)将1 mol·L-1的NaCl溶液和0.5 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0.75 mol·L-1 ( )1、[2020·重庆第一中学高三检测] 在Na2SO4、NaCl、NaOH的混合溶液中,Na+、S、OH-的个数之比为8∶1∶2,则溶液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B.1∶4∶2C.1∶2∶4 D.1∶3∶2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中正确的是( )A.0.3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总物质的量为0.9molB.当1L水吸收22.4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1,只有当22.4L氨气溶于水制得1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mol·L-1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那么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D.10℃时0.35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mL,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ol·L-13、[2020·陕西汉中中学高三检测] 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4、(2022·上海静安区·高三二模)将V L浓度为0.3mol/L的盐酸浓度扩大一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将溶液加热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B.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C.加入3mol/L的盐酸0.2V L,再稀释至1.5V LD.加入等体积0.9mol/L的盐酸,混合均匀5、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w、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c、ρ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2.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1)构造及用途(2)查漏操作3.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注意: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②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③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4.配制过程(1)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为例)①计算: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 g。②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用 称量NaCl固体。③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④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 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 容量瓶。⑤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次,洗涤液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⑥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 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 。⑦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⑧装瓶、贴签。(2)配制流程图示5.误差分析(1)分析依据(2)常见的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m(溶质) V(溶液)托盘天平 ①天平的砝码粘有其他物质或生锈 不变②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固体)时间过长 不变③用称量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固体) 不变量筒 ④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不变⑤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不变烧杯及玻璃棒 ⑥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 不变⑦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不变容量瓶 ⑧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不变⑨从烧杯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不变⑩定容时,蒸馏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不变 定容后,轻轻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蒸馏水 不变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不变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不变6.容量瓶读数误差的图示分析:①仰视使所配溶液体积 ,浓度 ;②俯视使所配溶液体积 ,浓度 。(1)配制48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选用500 mL 的容量瓶 ( )(2)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所用的仪器只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3)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 ( )(4)为了配制方便,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或量筒)中进行溶解(或稀释) ( )(5)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 )(6)配制0.400 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立即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 )(7)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读数,则所得稀硫酸浓度偏大 ( )1、(2022·安徽联考)某学习实验需要用240 mL 0.1 mol·L-1FeSO4溶液。下列有关配制该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选用250 mL容量瓶B.可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被完全氧化C.引流时玻璃棒要紧靠容量瓶刻度线之下D.若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2、某学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其中不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B.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烘干C.定容时,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3、(2022·浙江月考)用密度为1.84 g·mL-1、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80 mL 2 mol·L-1稀硫酸。下列各步骤中操作正确的是( )A.计算、量取:用 20 mL 量筒量取19.6 mL 浓硫酸B.溶解、稀释:将浓硫酸倒入烧杯,再加入80 mL左右的蒸馏水,搅拌C.转移、洗涤: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转入容量瓶重复2~3次D.定容、摇匀: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摇匀,最后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4、用NaOH固体配制450mL0.2mol/L的NaOH溶液。请回答(1)用托盘天平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2)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______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3)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B.用已经部分变质了的固体试样进行配制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转移洗涤液时不小心将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重新配制时继续使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5、某学生欲配制3.0 mol·L-1的H2SO4溶液100 mL,实验室有质量分数为90%、密度为1.80 g·mL-1的硫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所用质量分数为9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保留1位小数)。 (2)配制该硫酸溶液应该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 mL。 (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A、C补充完整。A.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90%的硫酸溶液 mL,沿烧杯壁倒入少量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B.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C. ; D.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4)如果省略操作C,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进行操作B前还需注意 。 (6)进行操作E时超出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 ,不能将超出部分吸走,须 。 1、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光缆的主要成分为Si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O2的摩尔质量为60B.标准状况下,15 g SiO2的体积为5.6 LC.SiO2中Si与O的质量比为7∶8D.相同质量的SiO2和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 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A. B. C. D.3、(2021·沧州模拟)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C. mol·L-1 D. mol·L-14、(2021·潍坊模拟)实验室欲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10.6 g Na2CO3·10H2O晶体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500 mL容量瓶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5、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2.3 g乙醇含有________个H原子,所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其中官能团羟基所含的电子数为________。(2)某条件下,8 g氧气所占的体积为6 L,则在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_。(3)9.5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 mol Cl-,则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4)6.72 L CO(标准状况)与一定量的Fe2O3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与CO2)后,生成Fe的质量为________ g,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6、(2021·宁波模拟)硝酸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NO与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可用氨氧混合气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处理。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4NO+4NH3+O24N2+6H2O;6NO2+8NH37N2+12H2O。某硝酸厂排放的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为2 490 mg·m-3(体积已折算至标准状况),其中NO与NO2物质的量之比为4∶1。设尾气中氮氧化物与氨氧混合气恰好完全反应。(1)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2)尾气中NO的含量为________ mg·m-3。(3)要处理5 m3的尾气,需要氨氧混合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L。(4)另一种处理氮氧化物的方法是用烧碱进行吸收,产物为NaNO2、NaNO3和H2O。现有含0.5 mol氮氧化物的尾气,恰好被一定体积的25% NaOH溶液(密度1.28 g·cm-3)完全吸收。①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体积为________ mL。②已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0.35 mol NaNO2。若将尾气中NO与NO2的平均组成记为NOx,通过计算求x=________。7、(2021·天水模拟)某实验需要1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操作配制:①把称量好的固体Na2CO3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快溶解可以使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搅拌;②把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2~3次,每次洗涤的溶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1)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2)若没有操作④,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3)若所配溶液的密度为1.06 g·mL-1,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4)若取出20 mL配好的Na2CO3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c(Na+)=0.01 mol·L-1的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mL。(5)在配制1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中的________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请用序号填写)。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d.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系列:第01讲 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精讲)(学生版).doc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系列:第01讲 化学常用计量(知识精讲)(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