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系列第0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和性质(知识精讲)1.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理解几组概念名称 含义原子、分子和离子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单质和化合物 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2.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②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如CuSO4·5H2O、KAl(SO4)2·12H2O等物质。③分子式为C5H10的物质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3.简单分类法(1)树状分类法①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4.酸、碱、盐、氧化物的含义酸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与弱碱、可溶性碱与难溶性碱等盐 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 分为可溶性盐与难溶性盐,酸式盐、碱式盐与正盐等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等②树状分类法在无机物分类中的应用(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5.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④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⑤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1、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3、由NaHA是正盐知H2A是一元酸。( )4、冰醋酸、纯碱和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 )5、CO2、N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故两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6、HCOOH、H2CO3、H2S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7、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8、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二元弱酸( )【答案】1、× 2、√ 3、√ 4、× 5、× 6、× 7、× 8、×1、(2021.6·浙江高考试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油 B.食醋 C.漂白粉 D.小苏打【答案】D【解析】A项:汽油是碳原子个数在5—11的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B项:食醋是乙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项:漂白粉为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C错误;D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2、(2022·江西高三二模)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 ③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④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 ⑤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⑥植物油、直馏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答案】C【解析】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①正确;②聚乙烯、聚氯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②错误③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③正确;④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④正确;⑤分馏是物理变化,干馏、裂化是化学变化,⑤错误;⑥植物油中含碳碳双键,植物油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直馏汽油不能与溴水反应,⑥错误;正确的是①③④,答案选C。3、(2022·山东省临沂调研)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淀粉、CuO、HClO、CuB.普通玻璃、H2O、Fe(SCN)3、葡萄糖C.水玻璃、CaO·Na2O·6SiO2、AgCl、SO3D.KAl(SO4)2·12H2O、KClO3、NH3·H2O、CH3CH2OH【答案】B【解析】A项:淀粉属于混合物,CuO属于氧化物,HClO属于弱电解质,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B项:普通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H2O属于氧化物,Fe(SCN)3属于弱电解质,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B正确。C项: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aO·Na2O·6SiO2是硅酸盐,属于盐类,AgCl属于强电解质,SO3属于非电解质, C错误。D项:KAl(SO4)2·12H2O、KClO3均属于盐类,NH3·H2O属于弱碱,是弱电解质,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 D错误。4、(2021·邵东一中月考)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O2、SO2、P2O5均属于酸性氧化物B.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氢氧化铁胶体都是胶体C.醋酸、氨水、氢氟酸都是弱电解质D.石墨烯、天然橡胶、聚乙烯塑料都是高分子材料【答案】B 【解析】SO2、P2O5均属于酸性氧化物,NO2是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质粒子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因此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氢氧化铁胶体都是胶体,故B正确;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H3·H2O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5、(2020·北京海淀区一模)下列关于各物质的所属类别及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物质 乙烯 氯化钠 氢氧化铁胶体 生铁类别 烃 离子化合物 混合物 合金性质 不可燃 熔融态能导电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易发生电化学腐蚀【答案】A【解析】乙烯由C、H元素组成,属于烃类,乙烯可燃烧生成CO2和H2O,A错误;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熔融时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能导电,B正确;氢氧化铁胶体属于分散系,属于混合物,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生铁是铁碳合金,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D正确。6、(2021·河北高考试题)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C.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D.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答案】B【解析】A项:芦苇中含有天然纤维素,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故A正确;B项:聚氯乙烯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有毒气体,因此不能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故B错误;C项:淀粉为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故C正确;D项: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因此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故D正确;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B项,1.物质性质与变化之间的关系(1)图示(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从宏观上判断 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从微观上判断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3)常见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①化学变化:结晶水合物的脱水、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蛋白质的变性、电解、水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与裂解等。②物理变化:焰色反应、活性炭的吸附、盐析、蒸馏、升华、潮解等。2.物质转化及其规律(1)化学反应的分类(2)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试举例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反应过程(合理即可)①金属+盐―→盐和金属:Zn+CuCl2===ZnCl2+Cu②金属+酸―→盐和氢气:Fe+H2SO4===FeSO4+H2↑③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Ca―→CaO―→Ca(OH)2―→CaCl2④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S―→SO2―→H2SO3―→CaSO3⑤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CaO+SO3===CaSO4⑥碱+盐―→碱+盐:2NaOH+CuCl2===Cu(OH)2↓+2NaCl较强碱+较弱碱的盐―→较强碱的盐+较弱碱(强碱制弱碱):NaOH+NH4Cl===NH3.H2O+NaCl⑦酸+盐―→酸+盐:H2SO4+BaCl2===BaSO4↓+2HCl较强酸+较弱酸的盐―→较强酸的盐+较弱酸(强酸制弱酸):HF+CH3COONa===NaF+CH3COOH⑧盐+盐―→盐+:NaCl+AgNO3===NaNO3+AgCl↓3.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八化 溶化、汽化、液化、酸化、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4.①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NaCl电离等。②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1)蛋白质的变性、焰色反应都是化学变化。( )(2)碘的升华、煤的液化和煤的气化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 )(3)通过化学变化可将水直接变为汽油。( )(4)在水溶液中,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5)一定条件下,232Th转化成233U属于化学反应。( )(6)Na2CO3·10H2O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8)NH4Cl溶液除铁锈是化学变化,食盐水导电是物理变化。( )(9)化学变化中有化学键的断裂,故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0)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解析】 (1)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而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2)煤的液化和气化均属于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的元素。(4)NaHCO3+NaHSO4=Na2SO4+H2O+CO2↑。(5)一定条件下,232Th转化成233U,原子核发生了变化,故不属于化学变化。(8)食盐水导电时发生电解,为化学变化。1、(2022·福建三明市·高三二模)下列体现我国悠久金属矿物开发历史的诗文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D.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答案】A【解析】A项: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此过程为金的富集,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B项: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为硫化汞受热分解,遇冷后重新生成硫化汞,为化学变化,B与题意不符;C项: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单质铜,为化学变化,C与题意不符;D项: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为昆吾的宝石被炼成宝剑,通红的炉火,剑锋上射出紫色的光焰,为化学变化,D与题意不符;2、(2022·北京高三期末)下列工业生产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合成氨 B.制漂白粉 C.冶炼Fe D.煅烧石灰石【答案】D【解析】A项: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为氧化还原反应,A与题意不符;B项: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为氧化还原反应,B与题意不符;C项:工业用黄铁矿在空气中煅烧,在加入单质碳还原冶炼Fe,为氧化还原反应,C与题意不符;D项: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3、(2022·广东)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为氧化性气体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 与 互为同位素【答案】D【解析】A.H2具有还原性,是还原性气体,A不符合题意;B.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SiO2、Al2O3等,B不符合题意;C.乙酸钠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D.与是质子数均为92,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D符合题意;4、(2022高三上·江苏月考)周期表中II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硼熔点很高,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单质硼可以溶于热的浓硝酸生成硼酸(H3BO3),硼酸是有重要用途的一元弱酸,能溶于水,可用作防腐剂;硼烷(B2H6,常温下为气态)是一种潜在的高能燃料,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B2O3固体和液态水,燃烧热为2165kJ mol-1;氨硼烷(H3NBH3)是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与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沸点却比硼烷高得多;BF3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催化剂;Al2O3熔点很高,是两性氧化物,可溶于强酸、强碱;砷化镓(GaAs)是一种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硼酸呈弱酸性,可用作防腐剂B.BF3呈气态,可用作催化剂C.Al2O3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D.砷化镓难溶于水,可用作半导体材料【答案】C【解析】A.根据信息,硼酸是有重要用途的一元弱酸,能溶于水,可用作防腐剂,两者没有直接对应关系,故A不选;B. BF3呈气态,可用作催化剂,物质的状态和用作催化剂没有对应关系,故B不选C .Al2O3熔点很高,不易熔化,可用作耐火材料,有对应关系,故C选;D.砷化镓(GaAs)难溶于水,可用作半导体材料,两者没有对应关系,故D不选;5、(2022·河东模拟)绢本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红色来自赭石(赤铁矿),黑色来自炭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制品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孔雀石受热易分解C.赭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D.炭黑由松枝烧制,该过程是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不符合题意;B.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受热分解为氧化铜、二氧化碳、水,故B不符合题意;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C符合题意;D.炭黑由松枝烧制,有新物质炭生成,该过程是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6、(2022·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答案】D【解析】A.漂白粉中的Ca(ClO)2与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Cl2,会降低消毒效果,A不符合题意;B.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和氮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C.棉花、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蛋白质不属于碳水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产生“云雾”现象,D符合题意;7、(2022·菏泽模拟)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事实与解释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纯碱可以直接与油污反应B 常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C 利用氯化铁溶液可以制作铜质印刷线路板 溶液置换出铜单质D 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 溶入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变质【答案】D【解析】A.油污在碱中完全水解成可溶于水的物质,纯碱为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H2OHCO3-+OH-,温度升高,促进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不是碳酸钠直接与油污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生石灰作用时干燥剂,无抗氧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发生Cu+2Fe3+=2Fe2++Cu2+,没有置换出铜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D.Ag+为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变质,故D符合题意;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直观表示如下:(3)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1 nm 1~100 nm >100 nm分散质微粒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高分子或多分子(离子)集合体 巨大数目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静置有沉淀或分层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2.①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1 mol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粒数目远小于NA,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一个分子可能就形成一个胶体微粒。②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粒子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3.胶体(1)胶体的分类按分散剂状态 气溶胶 雾、云、烟液溶胶 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固溶胶 烟水晶、有色玻璃按分散质 粒子胶体 分散质粒子是很多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如Fe(OH)3胶体分子胶体 分散质粒子是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使胶体聚沉的方法:①加入电解质;②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③加热(应用:三角洲的形成;明矾、铁盐溶液净水;盐卤制豆腐)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如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应用:工厂静电除尘)4.①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②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③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而不是丁达尔效应。(3)Fe(OH)3胶体的制备①图示:②方法: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③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5.①不能用自来水制备Fe(OH)3胶体,因为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用蒸馏水。②不能过度加热,否则Fe(OH)3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③书写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的胶体不加沉淀符号“↓”,应注明“胶体”二字。(1)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2)淀粉溶液、鸡蛋清溶液、FeCl3溶液都属于胶体。 ( )(3)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 )(4)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 )(5)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6)Fe(OH)3胶体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答案】(1)× (2)× (3)√ (4)× (5)× (6)×【解析】(1)溶液、胶体与浊液区分的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2)FeCl3溶液不属于胶体。(4)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5)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沉淀。(6)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1、(2022·云南高三二模)我国科学家近来研制出的“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碳海绵”,是迄今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错误的是A.光束照射时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B.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C.可用于处理海面的漏油 D.其净水过程是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A项:“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碳海绵”属于胶体,因此光束照射时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A正确;B项:碳的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酸、碱发生反应,因此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B正确;C项:由于胶体具有吸附性,因此可用于处理海面的漏油,C正确;D项:其净水过程利用的是吸附原理,没有产生新物质,因此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D错误;2、(2021·重庆三十七中月考)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还是救人。这种做法利用的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 B.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胶体的布朗运动 D.胶体的聚沉【答案】D 【解析】血液属于胶体,其分解质粒子带电荷,盐属于电解质,“往伤口上撒盐”使血液在伤口发生聚沉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D符合题意。3、(2021·湖南衡阳八中模拟)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碳酸钙粒子直径是几纳米至几十纳米),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正确的是( )A.纳米碳酸钙的水溶液会浑浊不清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D.纳米碳酸钙的粒子不可以透过滤纸【答案】B 【解析】纳米碳酸钙的水溶液属于胶体,是澄清透明的液体,故A错误;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形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原来碳酸钙相同,故C错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所以纳米碳酸钙的粒子能透过滤纸,故D错误。4、(2022·舟山模拟)当光束通过下列各组物质时,一定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Al(OH)3胶体 ②白酒 ③云或雾 ④FeCl3溶液 ⑤淀粉溶液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④【答案】B【解析】①Al(OH)3胶体能出现丁达尔效应;②白酒是溶液,不能出现丁达尔效应;③云或雾是胶体,能出现丁达尔效应;④FeCl3溶液是溶液,不能出现丁达尔效应;⑤淀粉溶液是胶体,能出现丁达尔效应;因此②④一定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B符合题意。5、(2022·唐山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明矾使海水淡化来解决饮水危机B.雾是一种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化学腐蚀D.工业上运输浓硫酸可以使用铝制槽罐车,因为铝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答案】B【解析】A.明矾是净水剂,可以起到净水的作用,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A不符合题意;B.雾是一种气溶胶,具有胶体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B符合题意;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腐蚀,故C不符合题意;D.工业上运输浓硫酸可以使用铝制槽罐车,因为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并不是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6、(2022高一下·盐城期末)当光束通过下列液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A.碘酒 B.氢氧化铁胶体C.蒸馏水 D.硫酸铜溶液【答案】B【解析】A.碘酒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A;B.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B;C.蒸馏水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C;D.硫酸铜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D;7、(2022·南平模拟)冬奥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大家喜爱,利用彩泥自制冰墩墩可以实现“一户一墩”。一种轻质彩泥的主要成分包括粘结剂聚乙烯醇、凝胶剂硼砂(主要成分为 )、填料塑料空心粒子(直径15~90μm)、湿润剂甘油以及水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醇是一种纯净物 B.硼砂的水溶液显中性C.塑料空心粒子溶于水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D.甘油可与水任意比互溶【答案】D【解析】A.聚乙烯醇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由于聚合度n值不同,则它是一种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B.硼酸是一种弱酸,故硼砂是一种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因水解显碱性,B不符合题意;C.塑料空心粒子(直径15~90μm即15000~90000nm>100nm),故其溶于水形成悬浊液,不可产生丁达尔现象,C不符合题意;D.甘油中的三个羟基均可与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且甘油和水分子均为极性分子,故甘油可与水任意比互溶,D符合题意;1、(2022·浙江高三二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钝化 B.升华 C.干馏 D.裂化【答案】B【解析】A项:钝化是指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氧化膜,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B项:升华指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正确;C项: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D项:裂化是石油馏分在高温下由长链大分子变为短链小分子的过程,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2、(2022·山东济南市·高三一模)下列叙述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热纯碱液去除油污 B.用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C.用双氧水清洗伤口 D.用焰色反应鉴别KCl溶液和NaCl溶液【答案】D【解析】A项:纯碱为碳酸钠,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碱性,加热条件下促进水解,碱性增强,油污主要成分为油脂,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从而除去油污,涉及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项:甲醛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甲醛可与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变性,不易腐烂,具有防腐的作用,可用于浸泡动物标本,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项: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细菌,因此可用于清洗伤口杀菌消毒,涉及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项: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3、(2022·河南信阳市·高三零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钾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氧化钾是电解质B.强电解质一定是含有离子键,弱电解质中一定含弱极性共价键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D.纳米铁粉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可以通过吸附的方式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答案】C【解析】A项:氧化钾溶于水能导电,是氧化钾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钾导电,不能推出氧化钾是电解质,A错误;B项:强电解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比如HCl等强酸均是强电解质,均不含离子键,B错误;C项: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正确;D项:纳米铁粉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d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是因为铁可以将这些离子还原,不是吸附作用,D错误,4、(2022·广西柳州市·高三三模)唐代陈子昂诗句“山水丹(丹砂:HgS)青[石青:Cu(OH)2 2CuCO3]杂,烟云紫翠浮”中相关化学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丹砂常温下性质稳定 B.烟、云均属于气溶胶C.石青能与强酸发生反应 D.石青被誉为“水蓝宝石”,可耐高温【答案】D【解析】A项:常温下S和Hg反应生成丹砂(HgS),该物质,常温下性质稳定,故A正确;B项:分散剂为气体的胶体为气溶胶,烟、云均属于胶体,分散在空气中,空气为分散剂,因此都属于气溶胶,故B正确;C项:石青的成分为Cu(OH)2 2CuCO3,碱与碳酸盐均能与强酸发生反应,故C正确;D项:石青被誉为“水蓝宝石”,其成分中的Cu(OH)2和CuCO3受热均会发生分解,故D错误;5、(2022·安徽马鞍山市·高三一模)佩戴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冠疫情扩散。有关口罩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人使用丝巾遮盖口鼻,丝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医用口罩过滤层由聚丙烯熔喷布构成,熔喷布是天然高分子材料C.一次性防尘口罩可防烟、雾,烟、雾的分散质是空气D.氯气泄漏时,可戴上用NaOH溶液润湿过的口罩【答案】A【解析】A项:古人使用丝巾遮盖口鼻,丝巾即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正确;B项:医用口罩过滤层由聚丙烯熔喷布构成,熔喷布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错误;C项:烟、雾,烟、雾的分散剂是空气,C错误;D项:由于NaOH溶液碱性太强,具有强腐蚀性,故氯气泄漏时,应该戴上碱性更弱的碳酸氢钠溶液润湿过的口罩,D错误;6、(2022·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所示物质间转化合理的是A.Mg(OH)2MgCl2(aq)MgB.CuCuSO4Cu(NO3)2C.浓盐酸Cl2漂白粉D.FeOFeCl3(aq)无水FeCl3【答案】C【解析】A项:电解氯化镁应该在熔融状态下,而不是溶液,A项错误;B项:铜与稀硫酸不反应,B项错误;C项:MnO2+4HCl(浓)MnCl2+Cl2↑+2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项正确;D项:氯化铁溶液蒸发过程中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HCl挥发,加热促进HCl挥发,水解正向移动,所以产物为氢氧化铁并不是无水氯化铁,D项错误;7、(2022·山东济南市·高三一模)如图所示为处理含氟、磷污水的工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工艺中涉及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B.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容易造成水华C.“调整pH”时需加入过量NaOHD.实验室模拟上述流程需选用烧杯、玻璃棒、漏斗、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答案】C【解析】A项: 该工艺中上清液属于溶液、絮凝沉淀属于胶体、含磷、氟污水属于浊液,故A正确;B项: 含有大量磷元素的污水进入河流会使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华,故B正确;C项: “调整pH”时若加入过量NaOH,过滤后上清液中仍有大量氢氧化钠,有强碱性,不能达标排放,故C错误;D项: 烧杯、玻璃棒、漏斗用于过滤,胶头滴管用于调整pH,故D正确;8、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2)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3)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利用了胶体的一种性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4)向制得的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加入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丙(2)FeCl3+3H2OFe(OH)3 (胶体)+3HCl(3) 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能观察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 丁达尔效应(4)产生红褐色沉淀 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发生聚沉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溶解【解析】(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答案选丙;(2)根据上述分析,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胶体)+3HCl。(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能观察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证明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4))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电解质饱和硫酸铵溶液,电离出的离子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所以产生的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原因是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发生聚沉;因为硫酸能和氢氧化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铁,所以若加入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溶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系列第0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和性质(知识精讲)1.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理解几组概念名称 含义原子、分子和离子 ①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②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一种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③离子是 。元素 具有相同 (即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存在 和 两种形式。单质和化合物 ①单质是由 组成的 。②化合物是由 组成的 。纯净物和混合物 ①纯净物:由同种 或 组成的物质。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 变化。2.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②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如CuSO4·5H2O、KAl(SO4)2·12H2O等物质。③分子式为C5H10的物质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3.简单分类法(1)树状分类法①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4.酸、碱、盐、氧化物的含义酸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与弱碱、可溶性碱与难溶性碱等盐 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 分为可溶性盐与难溶性盐,酸式盐、碱式盐与正盐等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等②树状分类法在无机物分类中的应用(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5.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④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⑤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1、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3、由NaHA是正盐知H2A是一元酸。( )4、冰醋酸、纯碱和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 )5、CO2、N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故两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6、HCOOH、H2CO3、H2S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7、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8、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二元弱酸( )1、(2021.6·浙江高考试题)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油 B.食醋 C.漂白粉 D.小苏打2、(2022·江西高三二模)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 ③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④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 ⑤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⑥植物油、直馏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3、(2022·山东省临沂调研)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淀粉、CuO、HClO、CuB.普通玻璃、H2O、Fe(SCN)3、葡萄糖C.水玻璃、CaO·Na2O·6SiO2、AgCl、SO3D.KAl(SO4)2·12H2O、KClO3、NH3·H2O、CH3CH2OH4、(2021·邵东一中月考)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O2、SO2、P2O5均属于酸性氧化物B.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氢氧化铁胶体都是胶体C.醋酸、氨水、氢氟酸都是弱电解质D.石墨烯、天然橡胶、聚乙烯塑料都是高分子材料5、(2020·北京海淀区一模)下列关于各物质的所属类别及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物质 乙烯 氯化钠 氢氧化铁胶体 生铁类别 烃 离子化合物 混合物 合金性质 不可燃 熔融态能导电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易发生电化学腐蚀6、(2021·河北高考试题)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芦苇可用于制造黏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C.淀粉是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几十万的天然高分子物质D.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可降解材料1.物质性质与变化之间的关系(1)图示(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从宏观上判断 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从微观上判断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3)常见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①化学变化:结晶水合物的脱水、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蛋白质的变性、电解、水解、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与裂解等。②物理变化:焰色反应、活性炭的吸附、盐析、蒸馏、升华、潮解等。2.物质转化及其规律(1)化学反应的分类(2)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试举例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反应过程(合理即可)①金属+盐―→盐和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金属+酸―→盐和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Ca―→______―→______―→CaCl2④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S―→SO2―→______―→______⑤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碱+盐―→碱+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强碱+较弱碱的盐―→较强碱的盐+较弱碱(强碱制弱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酸+盐―→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强酸+较弱酸的盐―→较强酸的盐+较弱酸(强酸制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盐+盐―→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八化 溶化、汽化、液化、酸化、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4.①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NaCl电离等。②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1)蛋白质的变性、焰色反应都是化学变化。( )(2)碘的升华、煤的液化和煤的气化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 )(3)通过化学变化可将水直接变为汽油。( )(4)在水溶液中,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5)一定条件下,232Th转化成233U属于化学反应。( )(6)Na2CO3·10H2O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8)NH4Cl溶液除铁锈是化学变化,食盐水导电是物理变化。( )(9)化学变化中有化学键的断裂,故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0)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1、(2022·福建三明市·高三二模)下列体现我国悠久金属矿物开发历史的诗文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D.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2、(2022·北京高三期末)下列工业生产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合成氨 B.制漂白粉 C.冶炼Fe D.煅烧石灰石3、(2022·广东)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为氧化性气体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 与 互为同位素4、(2022高三上·江苏月考)周期表中III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硼熔点很高,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单质硼可以溶于热的浓硝酸生成硼酸(H3BO3),硼酸是有重要用途的一元弱酸,能溶于水,可用作防腐剂;硼烷(B2H6,常温下为气态)是一种潜在的高能燃料,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B2O3固体和液态水,燃烧热为2165kJ mol-1;氨硼烷(H3NBH3)是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与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沸点却比硼烷高得多;BF3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催化剂;Al2O3熔点很高,是两性氧化物,可溶于强酸、强碱;砷化镓(GaAs)是一种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硼酸呈弱酸性,可用作防腐剂B.BF3呈气态,可用作催化剂C.Al2O3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D.砷化镓难溶于水,可用作半导体材料5、(2022·河东模拟)绢本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红色来自赭石(赤铁矿),黑色来自炭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制品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孔雀石受热易分解C.赭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D.炭黑由松枝烧制,该过程是化学变化6、(2022·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7、(2022·菏泽模拟)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事实与解释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纯碱可以直接与油污反应B 常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C 利用氯化铁溶液可以制作铜质印刷线路板 溶液置换出铜单质D 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 溶入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变质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根据 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直观表示如下:(3)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分散质微粒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高分子或多分子(离子)集合体 巨大数目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 _____,静置__________ _____ _____,静置__________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_____ _____ _____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 _____ _____ _____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2.①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1 mol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粒数目远小于NA,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一个分子可能就形成一个胶体微粒。②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粒子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3.胶体(1)胶体的分类按分散剂状态 气溶胶 雾、云、烟液溶胶 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固溶胶 烟水晶、有色玻璃按分散质 粒子胶体 分散质粒子是很多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如Fe(OH)3胶体分子胶体 分散质粒子是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使胶体聚沉的方法:①加入_____;②加入与胶粒__________的胶体;③加热(应用:三角洲的形成;明矾、铁盐溶液净水;盐卤制豆腐)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如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应用:工厂静电除尘)4.①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②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③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而不是丁达尔效应。(3)Fe(OH)3胶体的制备①图示:②方法: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向 中逐滴加入1~2 mL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 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③原理: 。5.①不能用自来水制备Fe(OH)3胶体,因为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用蒸馏水。②不能过度加热,否则Fe(OH)3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③书写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的胶体不加沉淀符号“↓”,应注明“胶体”二字。(1)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2)淀粉溶液、鸡蛋清溶液、FeCl3溶液都属于胶体。 ( )(3)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 )(4)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 )(5)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6)Fe(OH)3胶体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1、(2022·云南高三二模)我国科学家近来研制出的“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碳海绵”,是迄今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错误的是A.光束照射时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B.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C.可用于处理海面的漏油 D.其净水过程是化学变化2、(2021·重庆三十七中月考)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还是救人。这种做法利用的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 B.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胶体的布朗运动 D.胶体的聚沉3、(2021·湖南衡阳八中模拟)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碳酸钙粒子直径是几纳米至几十纳米),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正确的是( )A.纳米碳酸钙的水溶液会浑浊不清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D.纳米碳酸钙的粒子不可以透过滤纸4、(2022·舟山模拟)当光束通过下列各组物质时,一定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Al(OH)3胶体 ②白酒 ③云或雾 ④FeCl3溶液 ⑤淀粉溶液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④5、(2022·唐山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明矾使海水淡化来解决饮水危机B.雾是一种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化学腐蚀D.工业上运输浓硫酸可以使用铝制槽罐车,因为铝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6、(2022高一下·盐城期末)当光束通过下列液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A.碘酒 B.氢氧化铁胶体C.蒸馏水 D.硫酸铜溶液7、(2022·南平模拟)冬奥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大家喜爱,利用彩泥自制冰墩墩可以实现“一户一墩”。一种轻质彩泥的主要成分包括粘结剂聚乙烯醇、凝胶剂硼砂(主要成分为 )、填料塑料空心粒子(直径15~90μm)、湿润剂甘油以及水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醇是一种纯净物 B.硼砂的水溶液显中性C.塑料空心粒子溶于水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D.甘油可与水任意比互溶1、(2022·浙江高三二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钝化 B.升华 C.干馏 D.裂化2、(2022·山东济南市·高三一模)下列叙述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热纯碱液去除油污 B.用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C.用双氧水清洗伤口 D.用焰色反应鉴别KCl溶液和NaCl溶液3、(2022·河南信阳市·高三零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钾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氧化钾是电解质B.强电解质一定是含有离子键,弱电解质中一定含弱极性共价键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D.纳米铁粉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可以通过吸附的方式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4、(2022·广西柳州市·高三三模)唐代陈子昂诗句“山水丹(丹砂:HgS)青[石青:Cu(OH)2 2CuCO3]杂,烟云紫翠浮”中相关化学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丹砂常温下性质稳定 B.烟、云均属于气溶胶C.石青能与强酸发生反应 D.石青被誉为“水蓝宝石”,可耐高温5、(2022·安徽马鞍山市·高三一模)佩戴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冠疫情扩散。有关口罩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人使用丝巾遮盖口鼻,丝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医用口罩过滤层由聚丙烯熔喷布构成,熔喷布是天然高分子材料C.一次性防尘口罩可防烟、雾,烟、雾的分散质是空气D.氯气泄漏时,可戴上用NaOH溶液润湿过的口罩6、(2022·北京顺义区·高三二模)在给定条件下,下列所示物质间转化合理的是A.Mg(OH)2MgCl2(aq)MgB.CuCuSO4Cu(NO3)2C.浓盐酸Cl2漂白粉D.FeOFeCl3(aq)无水FeCl37、(2022·山东济南市·高三一模)如图所示为处理含氟、磷污水的工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工艺中涉及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B.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容易造成水华C.“调整pH”时需加入过量NaOHD.实验室模拟上述流程需选用烧杯、玻璃棒、漏斗、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8、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2)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3)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利用了胶体的一种性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4)向制得的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加入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系列:第0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和性质(知识精讲)(学生版).doc 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系列:第0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和性质(知识精讲)(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