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阅读某地区气温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掌握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技巧。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教学重点:运用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认识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一、导入新课每天,我们都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听到或读到气温这个词。那么,什么是气温?提示:大气冷热的程度称为大气温度,简称气温。教师过渡:气温是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和气候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气温的有关知识。二、探究新知(一)气温的变化1.学生依据切身的感受,独立思考:我们应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针对学生众说纷纭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3的内容,作出小结:人们了解气温一般关注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54的“阅读材料”,了解气温的观测,知道测量气温的工具及方法。3.学生阅读教材P53图3.10“日平均气温”及有关文字内容,了解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提示:日平均气温:把一天四次(2时、8时、14时、20时)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4,就得到当天的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把一月中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当月的天数,就是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把一年中的月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12,就是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4.多媒体出示教材P53图3.11“气温日变化”,完成下列任务:(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什么时间?(2)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什么时间?(3)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多少?(4)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提示:(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2)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3)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约6 ℃。(4)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午后2时(14时)左右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降低。5.多媒体出示教材P53图3.12“气温年变化”,完成下列任务:(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几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几月?(2)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是多少?(3)一年中,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提示:(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2)约30 ℃。(3)该地1月气温最低,随后气温逐渐上升;7月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下降。6.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南北半球海洋与陆地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 提示:月平均气温 北半球 南半球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最高值 7月 8月 1月 2月最低值 1月 2月 7月 8月 7.完成教材P54-55活动。(二)气温的分布1.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阅读教材P55图3.16“等温线模式图”,思考:我们通过阅读等温线图,可以得到某个区域气温分布的哪些信息?提示:(1)依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例如,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温差。(2)依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读气温差异的大小。例如,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3)依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可以判读高低温中心的分布。例如,中心气温低,表示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4)依据等温距(即任意两条相邻等温线的数值差),可以估算某一地点的温度值范围。2.多媒体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世界年均温>20 ℃的分布在什么地区?(2)世界年均温<-10 ℃的分布在什么地区?(3)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4)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什么?提示:(1)年均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2)低于-10 ℃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3)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密集,南半球等温线比较稀疏;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4)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3.多媒体出示“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任务:(1)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3)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提示:(1)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都呈逐渐递减的变化规律。(2)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的密集,7月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密集。(3)北半球同纬度地带,1月大陆气温低于海洋,7月大陆气温高于海洋。4.阅读教材P56图3.18“气温的垂直变化”,完成图中的活动,认识气温随海拔垂直变化的规律。教师点拨: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拓展探究:探讨等温线的判读技巧,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依据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判断气温分布的变化?结论: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2)如何依据陆地上等温线的闭合特征及等温线的疏密特征判断地形特征?结论:高温中心往往是盆地,低温中心往往是山峰。等温线稀疏,地形平缓;等温线密集,地形坡度陡。(3)如何依据东西延伸的等温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判定等温线图所在区域的半球位置?结论: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表明位于南半球,反之,位于北半球。见课件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活动和读图较多,意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当中,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因人而异,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尽自己所能表现自己。探究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启迪学生思考,培养探究思维。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在问题设置上过于平淡,今后教学中可以考虑设置一些趣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