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家住平原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家住平原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课 家住平原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如果我们去湄公河平原旅游,不太可能看到的是( )
A.农田采用大面积的自动灌溉方式 B.民居多为高脚屋
C.大面积的麦田 D.举办“御耕节”
2.下列图片反映了湄公河平原生产特色的是( )
A. B. C. D.
3.仔细阅读下列四幅地图,对图中数字所在区域人文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甲、乙、丙三地为世界著名平原,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4.甲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大麦 C.水稻 D.马铃薯
5.对甲、乙、丙三平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丙两平原濒临太平洋 ②甲、乙两平原位于北半球
③乙、丙两平原位于中纬度 ④人口密度甲最大,丙最小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③④
读下图,今年春季东南亚各国旱情严重,我国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缓解了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的旱情,据此回答2-4题。
6.我国开闸放水是因为( )
A.湄公河流域气候干旱水源得不到补充 B.湄公河的河水只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澜沧江
C.在我国境内降水多于下游各国 D.沿岸国家“同饮一江水”
7.根据资料判断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8.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越南 B.老挝 C.泰国 D.柬埔寨
9.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①地处热带,光热条件好②农业人口比例高,劳动力充足
③土壤肥沃,水源丰富④平原面积广,耕地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读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地区生产专业化 C.生产过程自动化 D.商品化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1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图2美国沿36°地形剖面图
11.甲地形区为( )
A.阿尔卑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大分水岭
12.美国两个小麦区自然条件的主要差异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热量
13.图中所示乙区域以“用机械种庄稼”为生产特点,其主要原因有( )
①密西西比河贯穿该流域,灌溉较便利 ②地形平坦,土地辽阔
③该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好 ④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农业是商品性农业,体现在( )
①产量高
②剩余多
③自给自足
④输出便利
⑤贮存条件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下图是黄河干流的示意图,其中哪一段河由于大量泥沙淤积,使河床高于两岸平原,形成地上河(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选项中,你认为进行商品性农业生产所必备的条件有(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人均产量高
③交通运输方便
④气候高温多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疫情期间,受物流运输等因素影响,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农产品出口受到强烈冲击。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因素关系密切的有( )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19.下列东南亚国家能直接与中国进行陆上贸易的是( )
A.菲律宾 B.文莱 C.缅甸 D.印度尼西亚
读某年亚洲四国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
中国 4 400 2.14
泰国 168 4.36
印度 2 950 4.23
日本 1 036 1.80
20.根据表格,当年水稻总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
A.泰国 B.中国 C.印度 D.日本
21.比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泰国比日本高的自然条件是19.
A.人口数量多 B.热量条件好 C.技术力量强 D.机械化程度高
22.湄公河平原农业生产与美国中部大平原农业生产最大的区别是:前者以精耕细作的人工生产为主,而后者则以农业机械生产为主。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19.
A.气候条件 B.地形条件 C.经济和科技水平 D.人口多少
23.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作为支撑,悬空架设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19.
A.湄公河平原 B.美国中部大平原 C.东欧平原 D.日本关东平原
24.下列各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19.
A.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B.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C.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
D.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如水上木偶戏,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25.中南半岛的城市与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沿岸和河口三角洲,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②地势平坦,易于灌溉③交通便利④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写出图5甲、乙两个平原的名称,并把图1,2,3,4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平原 名称 气候类型(填写图号) 生产特点(填写图号)
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图表,分析平原“乙”生产特点的成因。
27.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拥有发达的畜牧业,因此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___”。
(2)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区之一,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形区)。根据美国地形图,A是__________山,B是_________河。根据气候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美国分别拥有发达的畜牧业和农业,其共同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C
6.D
7.B
8.B
9.C
10.B
11.B
12.D
13.C
14.D
15.D
16.B
17.A
18.C
19.C
20.C
21.B
22.C
23.A
24.C
25.A
26.(1)湄公河平原;2;3;美国中部大平原;1;4
(2)地形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辽阔;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多;以旱地为主;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贯穿平原,灌溉便利;科技发达。
27.(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美国中部大平原;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3)地广人稀;工业基础好;科技发达,生产力水平高;交通便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