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干旱的宝地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干旱的宝地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 干旱的宝地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有人说:“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造成中东地区水资源紧张的自然原因是(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B.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C.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多 D.石油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
2.“沙漠绿洲”以色列是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它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
①高效的喷灌、滴灌技术保证农业对水的需求
②努力开发节水作物,避免种植高耗水的作物
③加大种植水果、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出口
④非常重视畜牧业的研究和机械、技术的应用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3.读图,下列关于波斯湾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②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③全年气候高温多雨
④居民大多信仰佛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利用智能浇灌(喷灌、滴灌)实现了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大花园”的西亚国家是( )
A.以色列 B.沙特阿拉伯 C.伊拉克 D.伊朗
5.波斯湾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下列国家不属于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是( )
A.科威特 B.伊拉克 C.委内瑞拉 D.沙特阿拉伯
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迥然各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图中两地传统民居特色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差异 B.气候条件 C.河流分布 D.土壤因素
7.关于图中两地生产生活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的石油资源储量丰富②乙地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贡多拉
③甲地是欧洲人的“大菜蓝”④乙地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某节历史与社会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张地图(见下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与山为邻——热闹的山谷
B.干旱的宝地——石油宝库
C.草原人家——现代化的大牧场
D.傍水而居——水乡孕育的城镇
9.以色列西北部地区所濒临的海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地中海 D.红海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水域为黑海 B.以白色人种为主
C.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 D.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
11.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石油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在海运输往东亚的过程中,走最短路程需经过的海峡是( )
A. B. C. D.
12.乙区域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其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 )
①发展喷灌、滴灌 ②修建水利工程,南水北调
③海水淡化 ④生产和生活用水处理后再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受到的限制因素有( )
①降雨量少 ②土壤贫瘠 ③夏季高温 ④开源和节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波斯湾地区被誉为“世界石油的宝库”,一艘油轮从浙江省宁波港出发前往波斯湾,沿途最有可能经过( )
A.位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海域
B.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
C.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麦哲伦海峡
D.扼太平洋和印度洋咽喉的马六甲海峡
15.以色列国土面积的45%是沙漠。它要实现“让沙漠开满鲜花”,必须改造的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16.假如你来到以色列,不能感受到的情景是( )
A.绿洲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B.收获的季节到了,田里翻滚着金黄色的稻浪
C.成片的枣椰树 D.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的输水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
17.在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投资大、成本高,以色列集中力量种植的是( )
A.低价值的粮食及饲料 B.高耗水的作物
C.水果、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 D.胡杨树
18.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图中信息显示了该国的自然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地势四周高中部低,呈环状分布
B.大部分地处热带、亚热带
C.气候湿热,河流密集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国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甲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0.乙图中①海峡( )
A.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咽喉要道
B.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咽喉要道
C.是印度洋和红海之间的咽喉要道
D.是印度洋和波斯湾之间的咽喉要道
21.乙图中②海域及附近地区在全球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输往到英国,必经乙图中的通道是( )
A.曼德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二、非选择题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西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其中三洲是指亚洲、______和____。A海峡的名称是________,B国家的名称是_____。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B国种植椰枣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C国被誉为“欧洲果篮”。该国一方面培育适应当地种植的樱桃、西红柿、葡萄、西瓜等多种农产品,便于浇灌、剪枝和采摘;另一方面由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大大节约了水肥;同时该国是最早开发利用微咸水的国家之一,农业水源中约一半是经过高度处理的废水。
(3)C国的气候条件和B国十分相似,但农业却比较发达,结合材料分析该国的成功经验。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碱化,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材料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德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1)请写出大洋A和山脉B的名称。
(2)结合材料分析甲乙两地之间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C
6.B
7.D
8.B
9.C
10.B
11.C
12.C
13.A
14.D
15.C
16.B
17.C
18.B
19.A
20.D
21.D
22.(1)欧洲、非洲;霍尔木兹海峡;沙特阿拉伯。
(2)热量充足满足椰枣喜高温的要求;降水少满足低湿的要求;热带沙漠地区,多沙壤土满足排水良好的需要。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或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或开发节水作物;重视资源的节流或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开源或扩大水资源的利用范围。
23.(1)印度洋。喜马拉雅山。
(2)水资源匮乏;改善土质。
(3)建设港口,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建设公路铁路,有利于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形成水陆联运通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