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草原人家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温州某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去M国的甲、乙两个农业带研学。结合下图,回答小题。 1.M国( )A.东临印度洋 B.属于大洋洲 C.地处高纬度 D.位于西半球2.出发前,学生上网查到乙农业带附近某城的气候特征是“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符合此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3.比较图中甲、乙两农业带的畜牧业,发现甲农业带( ) ①生产的经济效益高②潜在的生态威胁大③天然草场的面积广④气候湿润降水量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某学习小组在预习“现代化的牧场”一课时,收集到澳大利亚的相关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①南回归线横穿,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 ②四面环海,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③中部大盆地地下水含盐高,利于种植业 ④畜牧业发达,美利奴羊在世界久负盛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澳大利亚畜牧业和美国中部大平原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之处有( )①地广人稀 ②降水丰富 ③交通发达 ④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读下图,下列与马赛人游牧生活相关的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所处半球不同,导致降水期不同B.四季循着一定路线迁移放牧,在热带雨林区穿行C.10月到达基塔莱,等待次年湿季来临D.逐水草而居,不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开展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只要用减少的碳排放量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树”,公益组织就会在沙漠地区种下一棵真树。实施一年多,阿拉善地区栽种了111万棵梭梭树。据此回答以下问题。7.阿拉善地区所属省级行政区划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陕西省C.西藏自治区 D.甘肃省8.下列对阿拉善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河流稀少 B.蒸发量大 C.沙漠广布 D.位于非季风区9.至 2017年8月底,蚂蚁森林用户已经超过2.3 亿人,种植、维护真树 1025万棵,种植总面积超过16万亩。该活动 ( )①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改善了阿拉善等地的生态环境③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④增强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结合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位置示意图(下图),下列对第24届冬奥会举行期间各区域景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上古城威尼斯开始进入漫长雨季 B.丰饶的湄公河平原忙着收割水稻C.莫斯科冰雪消融,结束漫长冬季 D.传统的马赛人已逐着水草南迁放牧11.根据如图中的游牧路线、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量柱状图,马赛人这样迁移的理由是( )①基塔莱与多多马干湿季相反 ②5月从多多马往基塔莱迁移③5月到10月多多马是旱季 ④利用干湿季,逐水草而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读图,回答以下各题:12.图中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 )①气候类型相同 ②南北半球位置相同 ③湿季时间相同 ④东西半球位置相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图中所示地区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的生产生活特色是( )A.耕海牧渔 B.定居放牧 C.与山为邻 D.逐水草而居14.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视草原为心目中的神灵。以下属于马赛人利用草原创造出的生活特色是( )A.垂直的生计——以放牧羊驼和骆马为生B.逐水草而居——每年随着干湿季迁徙游牧C.现代化牧场——依靠先进科技发展畜牧业D.沙漠绿洲——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15.下侧世界地图简笔画中的数字与其所示区域特色描述一致的是( )A.①所示的山区人们因地制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B.②所示的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C.③所示的国家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素有“石油宝库”之称D.④所示的国家畜牧业发达,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6.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树,叫波巴布树,它的树干很粗,湿季时能储存大量水分,最多能达2吨之多,干季时人们可从树干中取水饮用,据此分析该树主要分布的气候区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7.下图为某大洲气候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有( )(1)①该大洲是非洲 ②该大洲以热带气候为主 ③D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④气候分布大致以赤道为界,呈南北对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蒙内铁路是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一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标轨铁路。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18.关于蒙巴萨所在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半球 北半球 B.西半球 北半球C.西半球 南半球 D.东半球 南半球19.以下关于铁路沿线风景,正确的是( )A.铁路两旁是大片的玉米、小麦B.身披红色斗篷的人在追赶牛、羊C.铁路沿线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高脚屋D.铁路穿过了茂密的热带雨林地区20.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生长着奇特的树叫作纺锤树。有雨时,它会在高高的树顶上生出稀疏的枝条和心脏形的叶片,好像一个大萝卜。没雨时,绿叶纷纷凋零,红花却纷纷开放。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以下哪种环境的结果(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21.“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面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有( )①区域环境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②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 ③要因地制宜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图1,讲述马赛人这样迁移的理由。(2)结合图2,说说澳大利亚的降水有何特点。并分析其与牧羊带之间的关系。(3)列表比较两地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异同点。马赛人 澳大利亚牧民不同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相同点(4)综合上述问题,请你思考:造成马赛人与澳大利亚牧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3.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判断某地所属气候类型,一是根据降水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二是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结合图1、图3中信息,可以判断A、B两处是____气候。(2)图1中河流流量最大的是____河,请你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3)结合图1、图2中提供的信息,分析C、D两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4)《动物世界》栏目中曾播放过非洲动物大迁徙的景象。图中A、B两地的动物,每年的1月份向____半球迁徙;7月份向____半球迁徙。请简要解释一下出现这一景象的原因。参考答案1.B2.D3.C4.B5.C6.A7.A8.D9.D10.D11.C12.B13.D14.B15.D16.B17.B18.D19.B20.B21.B22.(1)多多马位于南半球,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澳大利亚降水分布大致呈现向西开口的半环状特征。牧羊带与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呈半环状。(3)游牧 机械化生产 “逐水草而居” 定居 都发展畜牧业(4)主要是自然环境,特别是地形、气候的差异,导致了两者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23.(1)热带草原气候。(2)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多。(3)地形地势。(4)北;南;原因:热带草原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南北半球在季节上是相反的。每年的1月份,动物向北半球迁徙,此时南半球是从湿季将进入干季;7月份,向南半球迁徙,北半球从湿季将进入干季,而南半球由干季将进入湿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