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傍水而居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1.一位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河就是街道,船就是车辆,行走在那里,不是徒步就是坐船。”据此推测这位游客可能来自( )A.巴黎 B.威尼斯 C.巴西利亚 D.蔚山2.朱自清曾这样描述一个城市:这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大运河穿过这个城市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贡多拉”(Gondola)是一种摇橹的小船,这个城市所特有,它哪儿都去。这个“别致的地方”位于( )A.地中海沿岸 B.墨西哥湾沿岸C.北海沿岸 D.大西洋沿岸3.被称为“水上都市”的威尼斯位于(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4.威尼斯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 )A.造船业发达 B.威尼斯人有经济头脑C.优越的地理位置 D.资源缺乏5.下列能体现威尼斯水城风光的有( )①城内纵横交错的水道 ②船是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③无数的宫殿和教堂 ④3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日本和威尼斯都傍水而居,但两地的生产特色却各不相同,这体现了( )A.可持续发展原则 B.优势互补原则C.因地制宜原则 D.人定胜天原则7.威尼斯是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业港口,还一度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这体现了威尼斯( )A.因水而生 B.因水而兴C.因水而美 D.因水而忧8.日本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渔业资源丰富 ②工业基础雄厚 ③优良港湾众多 ④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亚洲大陆相比(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 B.年较差大,降水多C.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热降水多 D.年较差小,降水少10.“二战”后,日本远洋捕捞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市场对鱼的需求量大增 B.近海海域鱼类的增多C.造船业的发展和捕鱼装置与技术的进步 D.大量的人工养殖的出现11.下列关于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①沿海海域鱼类饵料丰富 ②冷冻保鲜设备优良③地处热带,光照充足 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A.④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观察下图中的民居,我们可以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 )A.炎热潮湿 B.寒冷干燥C.炎热干燥 D.贫困艰苦13.我国每年6-9月在不同海域都会实行“禁渔期”,这是为了( )A.保障渔民的休息 B.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C.减少居民的鱼类消费 D.加强文化教育14.读下侧某流域图,下列关于该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是太湖,盛产“三白”②毗邻港澳,“世界工厂”③著名水乡,临河建屋④冰雪运动,特色旅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秦阳利用暑假的时间和父母到日本东京旅游,他所写日记中其中不可信的是( )A.日本人和我们中国人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黑眼睛、黄皮肤,用筷子吃饭B.东京港口的货船很繁忙,每天有大量的木材被装船运往国外C.在东京的街头,有穿和服的,也有许多穿现代服饰的人在逛街D.在日本,有许多古代风格的建筑,像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城市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场景。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各题。16.对以上世界典型区域生活特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②以船只代步,逐水草而居③以米饭为主食,喜好赛马、摔跤④民居悬空架设,崇尚谷神、稻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7.图③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 ) ①加强东西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②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业③照搬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模式④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草原广布,畜牧业发达,人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B.瑞士坐落于洛基山脉,是典型的山地之国,被称为“大山之子”C.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耕海牧渔,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D.以色列地处地中海沿岸,大力种植水稻、花卉等,成为了欧州人的大花园19.丽水市碧湖平原的通济堰是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依然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功能。但历史上曾经常堵塞,危及粮田的灌溉,联系通济水系图(部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通济堰灌溉区的果道呈树枝状分布,枝杈多B.通济水系引水源头河流——松阴溪含沙量大C.丽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丰水期降水过多D.碧湖平原地势平坦,丰水期溪水带来大量沙沉积20.由下图可知,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 )A.雨水和湖泊水 B.地下水和冰雪融水C.雨水和冰雪融水 D.湖泊水和地下水21.下列关于河湖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湿润地区河湖众多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位于南美洲③河流被誉为大地的明珠④干旱地区大多为季节性河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22.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图和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的分配图,回答问题。(1)由图1可知,中南半岛主要河流的流向是____;据此可以判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是____。(2)根据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的分配,描述曼谷的气候特征:_________。据此判断湄公河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湄公河平原种植水稻的良好条件。(4)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既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其生产方式的影响。试列举一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与自然环境或生产活动的关系。23.阅读南亚相关地图,回答问题。(1)观察图1、图2,填写图2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高原 B____平原 C____高原(2)观察图1,孟买与班加罗尔都处于____带。(填温度带)(3)观察图3、图4,班加罗尔全年平均气温要比孟买____(填高或低),全年降水量要比孟买____(填多或少),其主要原因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4)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除了具有图中所示的优越自然条件外,还与哪些人文条件有关?参考答案1.B2.A3.C4.C5.B6.C7.B8.A9.A10.C11.D12.A13.B14.B15.B16.C17.B18.C19.D20.A21.C22.(1)自北向南;北高南低。(2)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季节变化大;5—10月流量大,11月至次年4月流量小。(3)地处低纬,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网密布,灌溉便利等。(4)示例: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3.(1) 青藏 恒河 德干(2) 热。(3) 低 少,地形。(4)政府的大力扶持;班加罗尔高校云集,培养出众多高素质的IT人才;印度人编写程序的能力,得益于古代印度文明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深厚积淀;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印度人无论是编写软件还是与客户沟通,都没有语言障碍;软件园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