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地理(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地理(word版)

资源简介

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阶段性考试(四)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1. D 2. B
3~4、 3. C 4. B
5~7、 5. A 6. D 7. B
8~10、 8. D 9. A 10. A
11~12、 11. B 12. D
13~15、 13. C 14. C 15. A
16~17、 16. A 17. C
18~19、 18. C 19. D
20~21、 20. B 21. A
22~23、 22. C 23. D
24~25、 24. A 25.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东南风。理由:此时玛依塔斯东部地面为高压中心;气流从中心流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
(2)盛行西风带来的暖湿水汽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相遇,暖湿水汽快速降温,水汽凝结形成降雪。
(3)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气温低;谷地地形,冷空气沿坡地下滑,在谷地大量堆积,受冷气团控制时间长;盛行西风通过西部山口带来充足的暖湿水汽,暖湿水汽遇冷气团产生大量降雪;玛依塔斯地形为狭长谷地,“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强劲。
(4)风吹雪致使公路大量积雪,阻碍车辆通行;风吹雪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27、 (1)深潭位于河流的凹岸附近,河谷较深,坡度大,地势较低;浅滩位于河流凹凸岸之间的过渡区,河谷较浅,坡度小,地势较高。
(2)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水流较慢,曲流处形成一个向凹岸外侧及下侧有强侵蚀力的螺旋状环流;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大,环流底流侵蚀凹岸,使得凹岸坡后退,在凹岸底部形成深潭。
(3)河道浅滩部位河底地形变化较大,多暗沙,经常堵塞船舶航道;河道浅滩部位河流水位较浅,通航船舶容易搁浅。
28、 (1)中海拔地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较低的灌木层对下层草本植物的光照干扰较小,使草本植被生长条件好。
(2)高寒气候,降水少,冬季寒冷、漫长,生长期短;土壤肥力较差;适合少数耐旱性强的物种生存。
(3)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单优势种的群落优势度较大;系统的稳定性较差,需要保护祁连山脆弱的生态系统;重点保护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29、 (1)人口集聚程度自五级临海区向一级临海区增强;人口集聚规模差异逐渐增大。
(2)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内部城市化发展失衡,导致常住人口增长量仍集中在京津两大城市的渤海湾沿岸;区域内公共服务存在显著不平衡,京津地区的就业岗位以及工资水平相对较高,成为其吸引人口的重要因素;而冀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工资水平都较低,造成该地区成为京津冀的人口塌陷区。
(3)人口集中分布在京津、冀中南主要交通干线地区;冀北山区、环京津贫困带人口集聚度低;河北省中小城市发育不成熟,除石家庄外其他城市人口集聚度低。
PAGE
12022~2023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阶段性考试(四)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学生利用假期到陕西榆林市(110°E,38.5°N)参加研学旅游,拍摄了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此时图中路牌的影子朝向(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北方向
2. 该学生拍摄照片时,当地的地方时最可能是( )
A. 6:00 B. 10:20 C. 12:30 D. 18:00
索科特拉岛是印度洋西部一群岛的主岛,该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了约1800万年,岛上终年降水稀少,岛上居民主要从事捕鱼、采珠和小规模农业。下图示意索科特拉岛地理位置及洋流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洋流( )
①属寒流,对索科特拉岛起降温减湿作用
②属暖流,对索科特拉岛起增温增湿作用
③为向岸流,使海域海平面上升
④为离岸流,导致底层海水上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 岛上居民出海捕鱼旺季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风是由气团之间存在的温差及垂直面上的气压梯度力形成的气体运动。辽宁省地处东北平原南部,地形东西两侧较高,中部平坦。近50年来,辽宁省平均风速以0.125m/(s·10a)的速率降低,且随季节变化显著,年均风速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下图为1964~2019年辽宁省各年代平均风速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辽宁省年平均风速的分布特点是( )
A. 从中部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 B. 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C. 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 D. 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6. 影响辽宁省中部地区风速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类活动 B. 海陆位置 C. 植被 D. 地形
7.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地区间年平均风速差异增大
②地区间年平均风速差异减小
③年平均风速整体减小
④年平均风速整体增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冬半年,来自我国西北、东北的冷锋相遇,使得锋前的暖空气被抬升到高空,形成华北锢囚锋。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华北地区锢囚锋发生概率升高。锢囚锋锋面附近天气恶劣,多暴雪。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暴雪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此时图中华北地区的气流特征是( )
A. 暖气流势力强盛 B. 暖气流主动北上
C. 冷暖气流势力相当 D. 冷气流主动向南移
9. 此时华北地区锢囚锋导致的降雪( )
A. 持续时间较长 B. 强度较小 C. 地面积累少 D. 位于冷锋锋前
10. 春季,华北地区锢囚锋发生概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 B. 春季大气对流运动强
C. 春季冷气团移动速度加快 D. 春季水分蒸发量较大
天然气管道的输气温度可以调节,输气温度越低,气体流经管道内壁的摩擦阻力越小,输气效率越高。但在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的融化地段,当低于冰点(0℃)的管线穿过非冻土区时,尤其是在有水的地方,很容易产生冻胀举升,故冬季采用冷输气温度(-5℃);夏季输气温度趋向于大气温度。下图示意西伯利亚地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冷输气管道引起土体冻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冬季管道采用冷输气温度的主要目的是( )
A. 吸收未冻层的水热,维持冻结锋面的稳定
B. 减小管壁内摩擦力,防止冻土层升温解冻
C. 缩小天然气体积,防止天然气管道爆裂
D. 降低冻土层温度,提高冻土层的紧实度
12. 相比非连续多年冻土区,连续多年冻土区输气管道( )
A. 管基土冻胀更频繁 B. 水分迁移更显著
C. 局部弯曲变形更大 D. 冻结锋面更稳定
板块构造的聚散经历了从板块离散—大洋形成—洋、陆俯冲到陆、陆汇聚和碰撞造山的过程。位于亚洲大陆内部的青藏高原经历了大洋地壳向北俯冲以及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过程,下图为其形成过程各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示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 C. 乙、丁、甲、丙 D. 丁、乙、丙、甲
14. 丁阶段地势起伏较为和缓主要是由于( )
A. 岩浆活动 B. 地壳抬升 C. 外力侵蚀 D. 外力沉积
15. 现已广泛认为蛇绿岩层是贴附于大陆边缘或岛弧上的洋壳碎片,其岩层性质自下而上的顺序一般为( )
A. 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B. 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C. 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D.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三峡水库自正常运行以来,每年汛期(6-9月)会维持最低水位;汛期结束后的9月开始蓄水并保持到12月,这段时间称作蓄水期;1月水位逐步回落,将1-5月称为消落期。依据三峡水库、溪洛渡水库、向家坝水库建坝蓄水时间,将三峡水库建库后(2004-2020年)、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建库前(2004-2011年)、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建库后(2011-2020年)不同时段(年内、消落期内、汛期内、蓄水期内)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与历史平均流量进行对比得到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序列 年内/% 消落期/% 汛期/% 蓄水期/%
三峡水库建库后水库(2004~2020年) -8.76 6.51 -14.09 -22.89
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建库前(2004~2011年) -13.37 0.41 -17.51 -28.16
溪洛渡—向家坝水库溪向建库后(2011~2020年) -3.84 18.63 -14.75 -20.39
16. 建库后三峡水库来水量与历史时期相比( )
A. 年来水量总体呈减小趋势 B. 消落期来水量变化率最大
C. 汛期来水量加速下降 D. 蓄水期来水减小量最大
17. 三峡水库消落期来水量在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建库后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化,冬季降水量增加 B. 非生育期农田耗水量较小
C. 上游水库枯水期向下游补水 D. 上游水库洪水期向下游放水
入海冰川冰流注入海洋,其流速变化直接影响入海冰流量和全球海平面升降。北极地区是地球上主要的冰冻圈,北冰洋中各岛屿沿岸广泛分布着入海冰川。格陵兰冰盖是仅次于南极冰盖的世界第二大冰盖,冰下基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其北海岸入海冰川主要注入北冰洋,平均流速最低,格陵兰岛东海岸入海冰川平均流速约为6.13m·d-1,高于西海岸的4.14m·d-1。下图示意格陵兰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导致格陵兰岛北海岸入海冰川流速最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势 B. 海平面 C. 纬度 D. 降水
19. 格陵兰岛东岸入海冰川向南流速比西岸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岸海岸线平直,且海域较开阔 B. 东岸盛行东北风,且处于迎风坡
C. 东岸河流发育多,且冰盖易崩塌 D. 东岸地势落差大,且受寒流影响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气候具有大陆性和高原气候综合的特点,气温变化幅度大,降水量分配不均,气温、降水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规律。土壤和植被因气候垂直差异形成明显的垂直分布带。下图示意祁连山区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导致祁连山阴坡和阳坡基带相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拔 B. 气候 C. 地形 D. 风向
21. 除基带外,祁连山阴坡植被带分布下限均比阳坡低,主要原因是阴坡( )
A. 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B. 土壤肥沃,养分充足
C. 坡度陡峭,人类活动少 D. 光照较强,热量充足
人口扩张指标测度是指某区域某时期总人口与该时期劳动力人口的差值与劳动力人口数量之比。当比值大于0时,表示该地区出现人口扩张;当比值小于0时,表示该地区人口收缩。下图示意2011~2015年非洲地区人口增长率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非洲地区人口扩张分布整体呈现特征是( )
A. 东部强,西部弱 B. 中部弱,南北强 C. 南北弱,中部强 D. 东北强,西南弱
23. 2011~2015年,导致图示地区形成人口呈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水源短缺 B. 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C. 沙漠广布,耕地不足 D. 政局动荡,战乱多发
基尼系数可测度中国省际异质性劳动力迁移网络的不平等程度。下图示意1995~2015年中国异质性劳动力迁移的基尼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1995~2015年,普通劳动力迁移强度一直高于高技能劳动力,主要原因是( )
A. 普通劳动力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失业风险较大
B. 普通劳动力获取的就业机会多,就业选择范围较广
C. 高技能劳动力人口数量少,迁移基尼系数较低
D. 高技能劳动力对薪酬要求高,就业选择机会较少
25. 图示期间劳动力迁移基尼系数的变化,反映出( )
A.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 B. 经济发达地区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
C.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迷期 D. 两种劳动力人口数量均大幅度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玛依塔斯位于新疆塔城盆地额敏县东部,是世界知名的风雪灾害区之一。玛依塔斯路段是进入塔城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新疆联系内地、中亚及欧洲的“咽喉要道”。地形为狭长谷地,西面是塔城盆地,东部与准噶尔盆地之间有南北分布的吾尔喀什尔山和加依尔山,中间衔接部为一狭长的东北—西南向鞍状地形,地势低洼,是塔城和准噶尔两盆地之间的气流通道。每年玛依塔斯路段冬季风吹雪发生频率高,造成严重的灾害。下图分别示意玛依塔斯风区范围及某年冬季发生风吹雪时的地面气压场(单位:hPa)。
(1)指出玛依塔斯此时的风向,并说明理由。
(2)说明玛依塔斯此次降雪的形成过程。
(3)分析玛依塔斯成为世界风雪重灾区的原因。
(4)简述玛依塔斯路段风吹雪灾害的具体表现。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南方平原地区,天然河流河道弯曲,浅滩和深潭经常交替出现于河道中,其与河漫滩、阶地等河流地貌一样,都是河流常见的河床地貌。由于河道的滩险潭急,经常威胁通航船舶的安全。下图为我国南方平原地区某河流深潭浅滩地貌序列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河水流向)。
(1)根据深潭与浅滩的位置关系,推测河流深潭和浅滩的地形差异。
(2)说明我国南方平原地区河流深潭的成因。
(3)在河流地貌中通常浅滩部位通航条件较差,请对此做合理的解释。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丛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森林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以及维持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祁连山北麓中段某流域内的灌丛群落(包括灌木层、草本层)组成较为简单。下图示意该流域五种典型灌丛群落的生长地基本情况。
典型群落 海拔/m 坡度/° 土壤类型 坡向 平均高度/m 覆盖度/% 生长状况
1 3300 40 高山草甸土 东北 0.6 60 一般
2 3300 32 高山草甸土 东北 1.4 55 良好
3 2900 33 高山草甸土 东 0.9 90 好
4 2600 30 栗钙土 西 1.8 70 一般
5 2600 22 栗钙土 西南 1.4 50 一般
(1)分析群落3生长状况好的原因。
(2)研究表明,该流域灌丛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单优势种优势度高,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根据该流域灌丛群落结构特点,说明对保护灌丛群落生物多样性启示。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15年底,京津冀地区区域生产总值总量占全国的10.2%,面积占全国的2.3%,常住人口总数占全国的8.11%。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2015年末常住人口分别为2170.5万人、1547万人和7424.9万人。京津冀经济基础雄厚,聚集大量高素质人口,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2010~2015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集聚态势表现出明显的临海性。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人口集聚临海性地理分区及规模变化。
(1)指出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人口集聚临海性各地理分区的变化特征。
(2)分析京津冀地区人口集聚临海性特征的成因。
(3)推测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的格局。
PAGE
10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