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地理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学会阅读地图教材内容分析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形成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养。“学会阅读地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第一部分的内容。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地球相关知识的延伸,又为第三节第二部分内容“选择适用的地图” 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他们学习的驱动力是以兴趣为主。本节课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教学情境设计多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导学,环环相扣,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学习更高效。学生在小学时对地图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地图的正确使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已经学过“方向”“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但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比较低,尤其在运用比例尺公式计算和单位换算方面比较薄弱。课程设计通过精讲精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突破难点。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3、正确识别常见图例。教学重点1、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把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相互换算。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正确辨别方向。教学难点1、根据比例尺把图上距离换算成实地距离,并正确进行单位换算。2、在中高纬度地区地图上依据经纬线辨别方向。课程标准内容解读本课体现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内容: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自我介绍明确目标 同学们好,欢迎走进初中地理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希望大家准备好课本、笔、尺子和纸,耐心地聆听,积极地思考。 这是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件出示) 大家都明确学习的目标了吧。今天的学习要开始了。(停顿) 课堂热身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活情境引入:大家小学毕业后,一定很想知道自己即将入读的初中在哪里吧!这时可以让地图告诉我们。不过地图有自己的语言哦,我们要学会地图的“语言”才能更好的跟地图沟通呢!你都了解了吗? 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初步认识地图,了解地图的语言 一、学会阅读地图 1、展示图片:《台湾岛卫星影像》,《台湾岛地图》 2、老师引导提问一:卫星图像和地图有何异同?学生观察图片(停 5 秒) 3、师:是的。《台湾岛卫星影像》,《台湾岛地图》都能让我们了解到台湾岛的大致轮廓形状,但是卫星影像是照片,而地图有自己的语言,能告诉我们很多照片无法反映出来的信息。 4、老师引导提问二:你能在“台湾岛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图片(停 5 秒) 5、师:嗯!同学们都很认真开动脑筋了,真棒!地图通过自己的语言告诉我们:台北市在台湾岛的北方,台湾岛上的铁路线是环状的,台湾岛的最高峰-玉ft海拔 3952 米等等。让我们一起 通过卫星影像和地图的比较,让学生初步认识照片和地图的区别。地图可以通过地图三要素表达地球上的各种地理事物。同时训练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进一步了解地图的“语言”。 6、老师引导提问三:你能在《台湾岛地图》上找出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吗? 学生观察图片(停 2 秒) 7、教师小结:大家速度真快!是的,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播放视频:地图比例尺的重要性动画 过渡语:因为地图缺少比例尺,孩子们无法判断图中的两点间实际距离是多少。我们该如何计算和运用比例尺呢?地 图 的 “语言” ——地图三要素详解 地图的“语言”1:比例尺 展示图片:《经纬网地图》 1、学生活动一:量得图中济南至青岛的直线距离是 3.5 厘米,实地距离是多少千米? 学生计算两地实地距离(停顿 30 秒)。其间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厘米和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3.老师讲解:同学们都算出来了吗?我们一起看看计算过程。 运用比例尺计算及辨识方向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亦是难点。本环节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讲解地图三要素,引入情境和游戏等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方法一)找出地图中的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 1:6000000也是一个分式,根据比例尺公式,我们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计算得出: 然后进行单位换算:1 千米=1000 米=1000000 厘米,得出: (方法二)我们还可以用线段式比例尺计算。根据比例尺公式,我们可以写成如下形式:(注意左右两边分子单位相同,分母单位相同) 计算得出: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还会影响图幅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让我们一起看下面的动画,同学们一边观看一边认真观察左下角比例尺的变化,图幅范围的变化和内容详略的变化。 播 放 视 频 : 比 例 尺 范 围 和 内 容 详 略 展 示 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提问:观察三幅截图的比例尺,谁的比例尺大?谁的比例尺小? 教师归纳:随着比例尺增大,地图中展示的范围越来约小,内容越来越详细。随着比例尺缩小,地图中展示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简单。 地图的“语言”2:方向 过渡语:刚才我们学会了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那么地图上的方向又该如何判断呢? 1、展示图片《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师:想想平时我们是怎么确定方向的呢?对了,我们可以面向北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再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提问:在地图上怎么辨别方向呢?师:我们可以跟据指向标或经纬线确定方向。3、用指向标判断方向,展示《某校园平面图》 情境 1:某校园里的早晨,同学们在食堂吃完早餐,准备回课室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了。教师引导提问一:左图中,主教学楼在食堂的什么方向?(停顿) 情境 2:一天的课程结束,男同学们想去篮球场活动活动。教师引导提问二:左图中,篮球场在主教学楼的什么方向?(停顿) 情境 3:打完篮球,同学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教师引导提问三:左图中,校园大门在篮球场的什么方向?(停顿) 师:真好!有了地图的帮助,我们很快能熟悉校园了。展示示意图 教师引导提问: 观察地图 指向标与校园平面图,有什么不一样吗?4、用经纬网判断方向,展示《经纬网地图》 师: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经纬网地图中,我们可以用经线和纬线判别方向。 老师引导提问一:斯瓦尔巴群岛大致在新地岛的什么方向?学生思考回答(停顿 5 秒) 师:斯瓦尔巴群岛在东经 60 度经线以西,北纬 80 度纬线附 近,新地岛在东经 60 度经线附近,北纬 70 度纬线以北,由此可以判断出斯瓦尔巴群岛大致在新地岛的西北方向。 老师引导提问二:拉普捷夫海大致在新地岛的什么方向?学生思考回答(停顿 3 秒) 师:拉普捷夫海大和新地岛都在北纬 70 度经线至北纬 80 度经线之间,纬度位置相当,由此可以判断拉普捷夫海大致在新地岛东方。 地图的“语言”3:图例 展示图片《一些常用图例》师:同学们,能看懂这些常用的图例,我们就能在地图中读出很多的信息啦!回忆一下我们以前看过的地图,看看你能认得或记住的图例有哪些? 在野外迷路了该如何辨别方向呢?我们来看看专家教授的妙招: 播放视频:在野外探险轻松辨别方向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谁连线又快又准!预备,开始!课堂总结练习巩固 课堂总结:读懂地图的“语言”,学会阅读地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地图“语言”的含义,下面我们一起和地图“对话”吧! 学生活动:练一练 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通过练习尝试与地图对话,读懂地图。加深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理解和应用课后任务建议 拓展实践板书设计(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